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推进中国老年教育事业创新发展
2018-01-28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老年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所有的进步和成绩,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成果。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精辟地指出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五项任务,“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这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老年教育责无旁贷的使命任务。今天,仅就全国老年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要求,全面开创新时代我国老年大学发展的新局面,谈三点意见,与大家交流。
一、高举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老年教育发展
2018年是全党全国人民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还是我国老年教育事业开创35周年,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成立30周年;同时,也是我们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重要一年。这一系列的大事、喜事,就是我们的责任担当。其中的核心、灵魂,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是我们老年教育创新发展的根本遵循,是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老年教育新征程的旗帜。
党的十九大报告,庄重而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豪迈气概,回答了关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关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关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提出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的历史性飞跃。这一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体现了对时代特征、历史趋势和现实条件的深刻把握,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对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深刻反映,体现了对治国理政方略的深刻运用,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总纲、灵魂和精髓,也是我们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旗帜。
旗帜引领方向,旗帜指明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老年教育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开辟了新的实践天地。这个科学思想体系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以人民为中心放到最高位置,为老年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实现老年大学的办学宗旨确立了崇高的价值追求。这个科学思想体系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中国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不容置疑的政治方向,强化了矢志不渝的政治定力。这个科学思想体系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老年教育增强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亲和力、吸引力,为培养和塑造“现代老人”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这个科学思想体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老年教育在发展实践中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创新方法、创新路径,赋予了实践指南。这个科学思想体系强调在社会和谐发展中突出社会公平正义,为老年教育进一步有机融入社会整体发展、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惠及全体老年人提供了强大动力。这个科学思想体系凸显教育优先和教育现代化方略,为我们在新时代大力普及和提高老年教育奠定了理论依据。这个科学思想体系坚持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调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为老年大学党的建设确立了“总开关”。这个科学思想体系包含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无不与新时代老年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坚持政治建校的思想航标、推进改革创新的力量引擎、提升队伍素质的精神支撑、建设人民满意的老年大学的旗帜引领。
二、探索新路:矢志不渝地坚持以创新为发展老年教育的第一动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老年教育必须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坚定的步伐,更务实的作风,更科学的举措,走新路、办新事、创新业。一系列的“新”,聚焦于一个鲜明的时代主题——创新发展。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这个新作为就是创新发展,就是新时代、新征程赋予我们的重任。
置身于新时代,直面创新发展的历史重任,我们首先要弄清和回答一系列重要问题:在今天,创新的实践基点是什么,创新的内容指向是什么,创新的路径方法是什么、创新的主旨目标是什么,等等。我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弄清和回答这些重要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根本遵循。
习近平同志指出,“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这就启示我们,老年教育创新发展的基点,就是已经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写下的浓墨重彩的三十五年的实践。要立足这个实践。总结这个实践,研究这个实践,由此引导出对中国老年教育的规律性认识,指导创新发展。
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这就启示我们,老年教育创新发展的起点,就是要在肯定三十五年丰硕成果的基础上捕捉问题、发现问题,从而去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可大可小,揭示一条规律是创新,提出一种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这就启示我们,老年教育的创新发展,必须坚持求真务实,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创造具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有“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这就启示我们,老年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指向,是以创新的时代力量,努力构建富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老年教育体系,让世界知道“老年教育的中国”。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就启示我们,老年教育创新发展的价值取向,要顺应人民的新期待,满足人民的新需要,这是老年教育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同志曾经在他的一次重要讲话中引用马克思的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问题是呼唤,老年教育面临的问题,就是老年教育谋求发展的呼唤。
老年教育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是什么呢?概括地讲——
在办学宗旨上:怎样与时俱进,赋予“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以更具时代特征、中国特色、老年教育特点的内涵。
在政治建校上:怎样面对新课题,加强老年大学党的建设,发挥老年大学党员学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发展路径上:怎样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让更多的老年人共享老年教育资源。
在思想建设上:怎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增添正能量。
在领导体制上:怎样建立既符合本地实际,又利于开拓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在课程设置上:怎样满足需求,又引领需求、提升需求。
在服务社会上:怎样引导老年学员“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
在对外开放上:怎样开展国际交流,展示中国老年教育的形象,提升中国老年教育的声誉。
面对上述问题,需要调查研究、深入剖析、学习借鉴。每个省份、每个地区、每个学校,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也往往有不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表现形式。破解的思路、途径、方法、策略也是有差异的。今天我着重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提出研究问题、破解问题,从而致力创新、实现创新的方法论,为创新发展,给予一种思路、给予一种视野、给予一种选择。
之所以讲这些,旨在强调创新的基本立足点,就是科学把握“实际”、全面回应“实践”、致力实现“发展”。这三个点,从宏观视野凸现了当前老年教育创新发展的总思路、总布局。这就是——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变为依据,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以《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顶层设计为蓝图,以“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广泛、灵活多样、特色鲜明、规范有序的老年教育新格局”为目标,坚持把老年大学建设成为老年人“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求知学园、健康乐园、温馨家园作为创新的实践指向;坚持把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在办好现有老年教育的基础上,将老年教育的增量重点放在基层和农村,形成以基层需求为导向的老年教育供给结构,优化城乡老年教育布局,促进老年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创新的现实突破口;坚持把教育和教学理念科学化、教育和教学管理规范化、教育和教学方式现代化作为创新的关键着力点;坚持把人才强校、质量立校作为创新的重要支撑;坚持把课程设置层次性、多元性、合理性、实践性、提升性作为创新的核心内容;坚持把“广开渠道、整合资源,社会参与、多样办学,扩大规模、普惠老人”“办好人民满意的老年大学”“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老年教育”“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培养和塑造现代老人”,作为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凝聚力量:坚持以奋发有为、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开创老年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发展老年教育,压力在肩、动力在心,任重道远。要扛起新使命,实现新目标,再创新辉煌,同样需要一种精神力量,需要我们坚持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畏艰难、不懈奋斗。这种精神力量,说到底,就是要奋发有为。今天,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着力推进老年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中,弘扬这种精神、引领实践发展,集中显现为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凝聚力量、奋发有为。围绕这样一种精神风貌、精神状态、精神力量,我想讲“五个力”。
要始终保持定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老年教育的创新发展,同样需要保持定力。这个定力在老年大学建设中,就是坚持政治建校方向。以高度的自觉性和强烈的责任感,把老年大学建设成为学习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阵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展示和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打牢和夯实民族复兴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阵地;把办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和塑造现代老人上,让我们的老年学员成为“政治坚定、理想永存”“思想常新、精神常青”“境界升华、正气浩然”的现代老人。保持定力,坚持政治建校方向,是老年大学“建校育人”的“铸魂工程”。
要努力增强动力。这里应该有三方面的动力:思想动力、政策动力和实践举措动力。三种动力首先来自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仅10多年来,从党中央全会到国家有关老龄、教育工作的规划、纲要、白皮书中,无不把老年教育纳入其中,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老年教育”;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更是从国家层面给中国老年教育描绘了远景蓝图,也为老年大学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动力和政策动力。这些动力,推动了老年教育资源供应更加充裕,发展路径更加宽阔,发展机制更加创新,法规制度建设更加完善,队伍建设更加壮大,经费投入渠道更加多元,全社会支持老年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老年教育和老年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更加充足。
要积极迸发活力。事业发展,要有活力。活力哪里来,从改革中来,从创新中来。迸发活力,说到底,是迸发创造力,提升竞争力。要真正迸发出活力,我们老年大学的工作就要有新视野,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发展。在迸发活力方面,《老年教育发展规划》阐述得非常详尽,极其到位。《规划》提出,“以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为关键,整合社会资源、激发社会活力,提升老年教育现代化水平”;坚持“开放便利、灵活多样。促进各类教育机构开放,运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开展老年教育,为全体老年人创造学习条件、提供学习机会、做好学习服务。畅通学习渠道,方便就近学习,办好家门口的老年教育”;“丰富老年教育内容和形式。积极开展老年人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养生保健、心理健康、职业技能、法律法规、家庭理财、闲暇生活、代际沟通、生命尊严等方面的教育,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品质,实现人生价值”;“创新教学方法,将课堂学习和各类文化活动相结合,积极探索体验式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等模式,引导开展读书、讲座、参观、展演、游学、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改革创新是动力,是迸发活力的源泉;而源于改革创新的活力,正是老年教育发展的生命力。
要充分彰显魅力。老年大学教育的魅力,是老年大学活力的外在显现,是老年大学办学成果的精神写照。老年大学的魅力,应该有五个要素构成,即“名、特、深、精、新”。“名”,就是有名师;“特”,就是有品牌课、特色课,特别是带有地方特色的人文品牌课和带有本土特质的艺术课;“深”,就是循序渐进,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满足老年人对新知识、新技能的追求;“精”,就是不仅仅有精品课、精品专业,还要出老年大学学员的精品成果,“精”还要求我们有精准的管理、精细的服务和精美的校园人文环境;“新”,就是要倡导创新、鼓励创新。课程设置要创新,教学内容要创新,授课方式要创新,管理模式要创新,队伍建设要创新。“新”在今天最重要的时代内涵,就是培养和塑造新时代老人。老年大学要以更高的质量、更新的成果,彰显自身独特的魅力。
要科学凝聚合力。今天,老年教育强调凝聚合力,至少要从两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一方面从老年教育、老年大学教育的社会角度看:是形成全社会支持老年教育的合力氛围。另一方面从老年教育、老年大学教育的自身角度看:老年大学的班子要形成合力,切实增强做好老年大学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班子和全体工作人员要形成合力,能够矢志不渝热爱老年教育事业;老年大学要和全体教师形成合力,坚持以老年学员满意为中心,勇于改革、善于创新,勤于钻研、乐于奉献;老年大学要和各级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指导委员会、老年大学校务委员会)形成合力,观念上同向,工作上同心,服务上同干,敬老上同德,竭诚为老年大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发光发热;老年大学要和全体老年学员形成合力,充分发挥“现代老人”在办学中的作用。我们已经有了以上种种合力,但还必须更强化,让合力以更强劲的力量推进老年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进入新时代,老年教育前景光明,挑战严峻。“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我们要高举旗帜、探索新路,以坚韧不懈、奋发有为、凝聚力量、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奋力开创中国老年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局面!(本文系张晓林会长在全国第十三次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