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言文教学的反思
2018-01-28江苏省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顾丽玉
江苏省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 顾丽玉
每新接一个初三班,上第一堂文言文教学时,我常担心,几年前的一幕会再次出现。
记得那个班思维活跃,课堂上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所以才有了这样的一幕:那天是上《始得西山宴游记》。我认为这篇文章的立意好,布局也好,都和题目“始得”二字有密切关系。全文五次或明或暗点出“始得”之意,所以需要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应仔细加以体会。这篇文章要求背诵,我觉得这样在背诵中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立意方面的理解。所以课堂还剩几分钟下课,我安排了自己背诵环节。刚说完,平日里思维活跃,积极发言的几个同学举手,我以为他们几个是对课文内容及其他方面还有疑惑,于是让他们分别站起来说。谁知第一个同学开口就说他不想背这课文。我说为什么,他说他是现代人,又不说文言文了,不写文言文了,干嘛还要背呢?第二个同学更离谱,说是应该建议教育部门取消文言文教学,理由同上,还强调了学文言文费时,除了考试用得上,现实中无用,所以费这么多时间不划算。我用了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反驳了他们。由于时间紧,这场辩论也就延续到了课外。大部分同学都赞同他们的意见,我一个人势单力薄,最后不了了之。但我心里一直认为他们说得有些道理,但始终认为他们怕背文言文,所以才厌恶学文言文的,根本没从自己的教学方面反思。
前不久,读了上海闵行区教育学院殷秀老师的《小石潭记》教学的简案,才顿悟学生不爱文言文教学毛病出在自己身上,怨不得学生。殷老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他认为《小石潭记》的经典性不仅在于语言意境的优美与作者将自己的情绪委婉,曲折地折射到景物描写之中有关。由此,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读全文后思考:全文共5段,能否删去一段?大多数同学毫不犹豫地选择删去最后一段,理由是交代同行之人和文章主旨关系不大,教师请学生读第四段并追问:既然有5位同行者,作者为何说:“寂寥无人”呢?又为何说“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其境过清”呢?学生答曰:被贬永州。教师要引导学生读1——3段并追问:一开始就是这样的感受吗?学生逐渐感受到作者的感情由“乐“到“伤”的,作者的情感变化是寂寞空虚的,是贬谪的客观原因带来的主观感受。关键的转变在文章的第三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明灭可见是看不见的意思,“不可知其源”是不知源头的意思。这两者带给作者这样的信息——未来的生活是迷茫的,所以下文才会出现“凄寒”之字,此乃“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最后一段介绍了同行者,更加深了这种感受。尽管有一位好朋友、一位同贬之人,还有自己的亲弟弟,但都无法打消自己的寂寞空虚之感。拜读完这个教学片段,我陷入了沉思。我的文言文教学太功利性了,课上一切教学内容都围绕了考试内容。课伊始,检查预习,就是读准音,接着疏通课文。为了考试,逐句翻译,无视学情,无视学生的需求,无视学生的兴趣,一味地夯实词句的基础,什么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什么特殊句式,这些内容充斥课堂,学生哪有不厌之理!对于课文内容的把握,文章的经典性的把握,也是紧扣考试内容,海量搜寻历年的相关考试题目,以问题的形式抛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支离破碎,哪能让学生享受到文言文的经典之美呢?说实话,能够被编入教材的文言文,都是广为流传的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但是像我这样的教学:注重词语解释,而忽略对文学美的赏读,注重条分缕析,而忽视了对内容结构美的领悟,哪能让学生从中汲取各种文化营养呢?
经典文学作品中蕴涵文化精神、哲学思想、审美趣味、民族智慧和理想人格。这些内容我们在备课时是忽略的,或者说是研读得不透的。而这些内容正是让学生受益一辈子的,这些内容正是通过老师的引领才能汲取。所以,教师的备课要不仅仅落在考试内容上,更应该落在文言文的经典性上。像上例殷老师的教学,正是抓住了《小石潭记》一文的经典性,才使学生领悟了《小石潭记》的文学魅力。
所以,文言文教学,要落在文学的经典性上,还要落在打通过去与现在这个交融性上,要让学生能有一个体验,而不单单是结论,这样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是有滋有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