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学习,爱上民族音乐
2018-01-28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淞南幼儿园朱晓慧
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淞南幼儿园 朱晓慧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我们应该重视儿童的音乐教育,用音乐来丰富幼儿的生活,陶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的性情通过音乐的洗练,而达到至精至纯的陶冶,以至于引导儿童以快乐的精神来塑造自己的生活。”因此,音乐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独特的文化氛围,拥有着不同的审美习惯的音乐元素。这对长期生活在江南一带的孩子们,无疑是新鲜的音乐教育元素。而且民族民间音乐来自于生活,来自于民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孩子们一定会喜欢。于是,我便深入地开展了以民族民间音乐为主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以此来拓展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民族音乐的热情。
一、多方位创设民族环境,熏陶感染幼儿
在一日活动中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和氛围,引导幼儿倾听、感受民族音乐,在民族环境中陶冶性情、增加对民族音乐的了解,从而激发热爱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情感。
1.四周萦绕,悦耳动听
由于音乐具有弥漫性的特点,放学时播放《亲亲茉莉花》这首具有浓厚汉族风味的音乐,让孩子们听着优雅的旋律踏着轻盈地步伐离园,让民族音乐时时萦绕孩子身边,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2.侧面互动,美观实用
利用互动墙,用绘画的方式把音乐元素展示出来,通过幼儿与墙面互动,来引发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关注。这不仅是孩子们绘画技能的展示,又形成了可以看唱的图谱,一举两得非常实用。
3.正面展示,感受深刻
民族舞的姿态是本民族文化的象征,如:玲珑的孔雀造型是傣族舞的象征;惟妙惟肖的锦鸡造型是苗族舞的杰作;展翅的雄鹰是蒙古族舞蹈的代表。为了让孩子们清楚地感受民族舞优美的姿态,用图片的形式展示,供孩子们看看学学,感受民族舞蹈的美丽!
二、多通道了解民族文化,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我们应该帮助幼儿对接触一些美好的事物,提升孩子们的审美体验。所以,在让孩子们学习民族音乐的同时,先要让孩子了解民族文化,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民族音乐的内涵与魅力。
1.视听结合的多媒体视频
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轻松地了解民族文化,我给孩子们播放了几段介绍名族风情的视频。一群藏族人欢庆着新年,他们围成圈唱着歌、跳着舞;吃着烤全羊、喝着酥油茶、品着青稞酒,惬意极了!伴着热情、高昂的音乐声,孩子们了解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感受了他们待客的热情,知道了藏族人民以献哈达表示祝福的民族文化。
2.生动有趣的故事内容
听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在学习国粹京剧《戏说脸谱》时,利用故事教学法,通过讲述生动形象的故事内容,让孩子们了解京剧中的人物形象。在“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中认识了勇猛的张飞;知道了京剧中白脸是奸臣的形象;还聆听了多尔顿盗御马的故事,孩子们十分喜欢!
3.直观形象的图片资料
直观形象的图片资料是使用最方便最广泛的资源。在学习蒙古舞蹈《森吉德马》前,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蒙古族的特点,通过图片的欣赏,孩子们爱上了蒙古族辽阔的大草原。让孩子们感受民族文化的趣味无穷!
三、多途径感受民族情趣,激发学习热情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步,如何使幼儿对民族音乐感兴趣呢?我将带着孩子接近民族音乐,让孩子们听听、唱唱、玩玩等多途径进行感受民族音乐的内在魅力。
1.跳一跳——跳出特色
体态律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结合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把各民族的特色文化放进了舞蹈的编排中。如:在学习藏族舞蹈《北京的金山上》时,我把献哈达这一藏族的传统文化融入进去,孩子们一看到老师跳“巴扎嘿”的动作,就明白这是献哈达的意思。在跳跳玩玩中尽情地感受着民族音乐的魅力。
2.玩一玩——玩出花样
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应尽量选择具有游戏性的教学方式,才能够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唱一唱——唱出新意
民族音乐的演唱形式也是异彩纷呈的。除了我们传统的独唱、齐唱的演唱形式外,还有对唱。我带着孩子们一起学唱了刘三姐的经典桥段《什么结子高又高》。分成男生女生两组,一起吆喝,男生唱女生答;女生也用歌声作出回应,就在这一吆一喝间,孩子们了解了什么对山歌,感受了山歌曲调自由、情趣绵绵的特征。
4.扮一扮——扮出情趣
幼儿多数喜欢色彩艳丽、明快活泼的,结合此类特征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道具、服装以及头饰。表演时既体现舞蹈作品的风格,又增强孩子的表演兴趣。
在感受不同的音乐氛围中,孩子们欣赏、感染、参与着,从中发现少数民族音乐的活力与魅力,向往更进一步的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热爱之情油然而生,为祖国拥有这样美好的民族音乐而自豪!
【l】许卓娅,孔起英.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实施指导丛书(艺术)【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卫民.湘西土家族幼儿民族艺术教育体系探析【M】.学前教育研究,1999(3)
【3】杨立梅.浅析语言声调对于幼儿音乐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M】.学前教育研究,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