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2018-01-28福建省南平市新光学校陈国鸣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8年5期
关键词:民风畲族范文

福建省南平市新光学校 陈国鸣

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作文

指导是教师讲,学生听;作文过程是教师看,学生写……这就导致了教师怕教,学生怕写,也可以说是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那么,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呢?下面我就结合我上的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民风民俗”这一公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运用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想说

兴趣是行为的一种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我国古代大教育

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丝毫的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小学的情境作文教学强调“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入手进行作文训练”。诱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形成表白自我,抒发感兴,交际往来,传递信息等主动发展的动因,是情境作文教学得以成功的前提条件。因此,激发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使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把写作当成一种表达内心想法的自觉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如:我在导入新课环节,除了旁白: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伴随着悠悠历史共同发展的是丰富深厚的民风民俗文化。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无时无刻不沉浸于丰富的民风民俗之中。 还充分利用了电教媒体,播放了北京的春节、藏戏、客家民居、傣家竹楼和皖南民居等图片,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调动起了学生想说、想写的兴趣和欲望。

二、列举身边民风民俗,让学生有话可说

在导入新课之后,我先让学生小组交流自己课前所搜集到的“民风民俗”相关资料,接着由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全班汇报交流,然后我有列举了我们身边的民风民俗,如:樟湖镇的七夕蛇节、夏道二月二龙抬头、岭炳洋的三月三畲族对歌会、西芹镇的畲族乌饭节和畲族服饰、建瓯板鸭、正宗沙县小吃、峡阳镇的正月十六庙会和小吃铜盘粉、筷子面、桂花糕,以及古建筑等。这样一来,因为学生有的参加过七夕蛇节,有的去过夏道过二月二,有的看过岭炳洋的对歌会,还有的亲眼目睹过正月十六的庙会,让学生口述,学生也就有话可说了。学生平时要么吃过铜盘粉,要么知道筷子面的味道,要么还回味着桂花糕的香甜,要么还想与同学分享板鸭的美味,甚至知道板鸭的制作过程。我选用学生身边的美味小吃,即便他们没品尝过,也略有所闻,并不觉得陌生,引导他们说一说,学生也就有话可说了。

三、给予学生习作提示,让学生有据可依

(一)交流提示

我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出示“交流提示”如下:1.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你的资料是从哪里得来的?2.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3.认真倾听同学的讲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及时询问。引导学生针对这些提示,把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民风民俗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这样一来,学生有明白怎么跟同学介绍了,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

(二)评价要点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我还让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这时,我出示了以下评价要点:1.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2.内容是否具体充实。3.表达是否流畅。4.语言是否简洁。引导学生依据这四条的评价要点,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这样学生也就懂得听完同学的民风民俗的介绍如何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加以补充。既培养了说的能力,又养成了听的习惯。

(三)回顾写法

我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安排了回顾写法这个环节,让学生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在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学生各抒己见,我加以小结如下:1.按一定的顺序(时间、逻辑等)。2.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3.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4.自然段中用总起句开头。5.灵活运用过渡句。6.详略得当。这么做就使学生有的放矢地汲取这些写作方法并灵活地加以运用,就不会漫无边际地随意写了。

(四)列提纲提示

通过前面的指导,学生基本上明确了这次习作的内容,也知道借鉴本单元的写法,但如何布局谋篇呢?我相机指导学生列提纲,交流并小结出下面四条列提纲提示,供学生参考。1.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2.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3.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4.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订什么题目?让学生懂得在独立习作之前要先列个作文提纲,明确要写哪些内容,对哪些内容要详写,哪些内容只要略写,心里有数。

四、给予学生范文引导,让学生有样可学

1.好的开头

我选用了家喻户晓的“峡阳桂花糕”的习作的开头“中国之大,摇篮之广,我国的美食也数不胜数。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具有特色的峡阳桂花糕。”和学生平时亲眼看到同学穿的“畲族服装”的作文开头“因为学校举行校运会,我们班的同学穿着各种不同少数民族的服装进行表演。我穿的是畲族服装。我非常喜欢这件衣服,据我所知畲家服饰种类繁多。”以及同学们都听说过的“牛郎织女”的传说的文章的开头“七夕——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词语,在岁月的冲刷中,似乎风华已逝。”结合这些好的开头引导学生欣赏,鼓励学生借鉴。

2.精彩的结尾

教学中,我还出示了相应的精彩的结尾,如:“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秋日,风姑娘把阵阵清香送入校园;今昔,桂花糕将桂香永久留在我们心间……”“我穿上这套畲族服装,感觉变成了一个畲族的小男孩。我走在操场上感觉真自豪。”“七夕,一个永恒的节日,同时也是一个逐渐被人们遗忘的情人节。这样的传说故事,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允许学生模仿着写,如此一来,学生也就有样可学了。

3.同龄的范文

最后,我把同龄人的范文《夏道的三月三》予以出示。三月三这一传统节日是大家所熟悉的,让学生看一看同龄人是怎样把自己身边的这一节日写得内容详实、绘声绘色,即便是学困生也可以模仿着范文写。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上作文课时想方设法地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列举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通过各种提示,结合范文引路,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了。

猜你喜欢

民风畲族范文
非遗活态传承下畲族银饰创新设计及营销策略探索——以畲族银饰品牌“珍华堂”为例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永安“三月三”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畲族民歌
多彩民风
春色几许(简谱)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王岐山: 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
覃士泉:俚俗乡风入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