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仪改善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
2018-01-28刘敏江西省鄱阳县人民医院江西上饶333100
刘敏 江西省鄱阳县人民医院 (江西 上饶 333100)
随着交通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使得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相较于其他脏器损伤,颅内外伤起病快,病情发展迅速,可能导致脑积水、脑膨出、脑水肿、颅内高压、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疾病预后恶化[1]。因此为了使颅脑外伤患者的疾病预后得到改善,就需要为患者采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在对颅脑外伤进行治疗时,亚低温治疗仪的应用十分广泛,有资料报道称,亚低温治疗仪可使颅脑外伤患者的体温得到有效调节,由此使患者脑内的缺氧以及缺血状况得到有效改善[2]。本次研究就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8例,探讨亚低温治疗仪改善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男38例,女6例,年龄16~53岁,平均(41.6±5.1)岁;观察组男39例,女5例,年龄18~51岁,平均(40.8±4.7)岁。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纳入标准:体温超过38˚C;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脑功能不全患者;对本次研究用药存在过敏情况的患者;精神异常患者;机体存在重大恶性肿瘤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联合物理降温,药物为氯丙嗪(吉林美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3681),剂量为25mg,以肌肉注射方式给药;物理降温所采用的材料为冰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仪(上海谱罗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型号HK5500)进行治疗,将降温速度设置为每小时0.5~1.0˚C/h,目标体温设置为36~37˚C,水温设置为25~35˚C。当患者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后,则将亚低温治疗仪停机12h,观察患者是否再次出现发热症状,若有发热症状出现,则再次启用。在采用亚低温治疗仪为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需对患者的耳廓、枕部以及头顶部进行保护,通过肛门将温度探测仪置入直肠,复温方式为自然升温,同时先将治疗仪停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出血部位、出血量、治疗前后脉搏、体温和呼吸水平以及预后情况。预后指标包括恢复良好、轻度残疾、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状态以及死亡。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s)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出血部位、出血量比较
对照组基底节出血25(56.82%)例,小脑出血7(15.91%)例,丘脑出血12(27.27%)例;观察组基底节出血28(63.64%)例,小脑出血3(6.82%)例,丘脑出血13(29.54%)例,两组出血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血量为(22.03±5.49)mL,观察组出血量为(22.74±5.47)mL,两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体温为(38.37±1.42)˚C,脉搏为(114.15±8.46)次/min,呼吸为(22.56±4.42)次/min,观察组治疗前体温为(38.37±1.36)˚C,脉搏为(114.07±8.08)次/min,呼吸为(22.48±4.36)次/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体温为(37.75±0.65)˚C,脉搏为(88.54±6.03)次/min,呼吸为(19.11±2.64)次/min,观察组治疗后体温为(36.33±0.43)˚C,脉搏为(72.51±5.70)次/min,呼吸为(18.14±2.13)次/min,观察组治疗后的体温、呼吸和脉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对照组恢复良好14(31.82%)例,轻度残疾14(31.82%)例,中度残疾8(18.18%)例,重度残疾3(6.82%)例,植物状态4(9.09%)例,死亡1(2.27%)例;观察组恢复良好36(81.82%)例,轻度残疾4(9.09%)例,中度残疾2(4.54%)例,重度残疾2(4.54%)例,植物状态0(0)例,死亡0(0)例。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亚低温治疗仪的组成部件包括主机、温度传感器和降温毯,在对中枢性高热进行治疗时,亚低温治疗仪可使患者的脑内缺血缺氧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并可使患者机体的脑细胞代谢得以降低,从而使患者存在的脑水肿情况得以减轻。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采用亚低温治疗仪进行应用后,患者的体温、呼吸和脉搏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时患者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提示亚低温治疗仪可有效促使颅脑外伤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稳定,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这也和前人的研究报道相符。
在对亚低温治疗仪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对以下几点要格外注意:(1)要防止降温过快导致患者出现寒战反应,对患者的体温变化进行密切观察;(2)尽量将降温毯放置在靠近患者头部的位置,对患者机体四肢末梢循环进行保护;(3)在对患者机体开展维持降温期间,需避免昏迷患者出现躁动,将温度传感器进行良好固定。对患者的机体皮肤情况进行监护,避免由于循环不畅导致压疮的出现;(4)在对亚低温治疗仪进行撤停期间,需每隔2h对患者的体温开展一次监测,若患者的机体体温出现升高,则对降温毯进行启用;(5)将患者的头部抬高20~30˚,使其静脉回流得以增加,使其颅内压得以降低;(6)为患者开展常规吸氧,使其呼吸道保持通畅。
综上所述,亚低温治疗仪可促使颅脑外伤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稳定,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
[1]谭宝玲.亚低温治疗仪在脑卒中伴发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应用[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7,38(2):112-114.
[2]王为文,李扬,刘备.颅脑外伤后早发性癫痫危险因素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1(11):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