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MRI融合图像在盆腔肿瘤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研究

2018-01-28范治军高翠娴徐晓颖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勾画靶区盆腔

范治军 高翠娴 徐晓颖

1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放疗科 (辽宁 大连 116023)

2 大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 (辽宁 大连 116033)

现阶段,临床经常采用CT扫描图像对盆腔肿瘤进行放疗定位,可其能将骨组织状况反映出来,而在显示上效果欠佳[1]。NRI可呈现良好的软组织,将肿瘤及其附近组织清晰显示出来,在对盆腔肿瘤和附近组织关系判断上显著优于CT。CT与MRI有机联合,将CT/MRI融合图像形成,将其应用于放疗计划当中,成为当下医学图像难点和焦点问题[2]。本文研究就针对CT/MRI融合图像在盆腔肿瘤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进行有关探讨与分析,现将详细探究内容进行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的50例探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接收的盆腔肿瘤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放疗指症,在研究前均签署了研究协议书。其中有男性患者27例,有女性患者23例,年龄最小为36岁,最大为64岁,平均(46.35±4.02)岁。全部患者当中,有低位直肠癌患者13例,22例前列腺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有8例诊刮报告子宫内膜癌,有7例宫颈活检证实宫颈鳞癌。所有患者均进行盆腔CT、MRI定位检查措施,并依照检查结果编制放疗计划。

1.2 方法

1.2.1 获取图像

采用本院规定的CT检查仪器,将各参数值调至适当范围,对其进行常规与增强所描。在扫描前,患者先进行真空袋固定定位,并于行模拟定位机下,采用铅材料对定位标识点进行设定,确保与CT扫描具有一致性;由耻骨联合下缘5cm至髂前上棘上5cm为扫描范围;在进行扫描前,对其进行清洁灌肠准备,同时将尿液排空,之后饮用少许剂量CT对比剂的温开水300mL,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让患者服用定量阿托品,使肠胃蠕动功能降低;间隔20min后,采用对比剂碘佛醇注射液100mL,进行CT增强扫描方式。

采取本院规定使用的MRI扫描仪器,同样采用真空袋对患者进行固定定位,将定位标识点采用鱼油材料进行设定,扫描范围与CT具有一致性。通常而言,在实施CT扫描后的第二天准备MRI扫描措施,在进行扫描之前,对其准备清洁灌肠处理,同时将尿液排空,之后饮用300mL温开水,15min后对其进行MRI序列扫描,确保膀胱充盈度和CT具有一致性,降低肠胃蠕动,使图像融合得到保证;对比剂应用钆双胺注射液,同时让患者服用定量阿托品,使肠胃蠕动功能降低;并得到3D扫描T1横断位、WAVE增强和T2横断位的图像。

1.2.2 勾画、测量肿瘤靶区

采用本院规定使用的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依照MRI、CT以及融合图像勾画出肿瘤靶区。以W300和L40胃CT勾画靶区的窗宽设置和窗位设置,而W600和L400为MRI的窗宽设置和窗位设置,勾画标准为肿瘤边缘位置,并由同一名医生完成勾画。经过放疗计划系统结合MRI、CT勾画的肿瘤靶区,将靶区的体积GTVCT、GTVMRI、GTVFUSION记录下来。

1.3 观察指标

共同参照MRI、CT图像获得的GTV则为GTVFUSION;将CT靶区中MRI、CT共同体积部分除去则为GTVCT-MRI;将MRI靶区中MRI、CT共同体积部分除去则为GTVMRI-CT。在GTVFUSION中,GTVCT、GTVMRI两种比例值呈现出两种图像的优缺点。丢失靶区大小或误差大小由两种差值结果反应,为此,在理想状况下会得到GTVFUSION/GTVMRI=1或GTVFUSION/GTVCT=1;GTVMRI-CT=0或GTVCTMRI=0。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到SPSS219.0统计学软件中,并整理此次研究结果。组间差异经P值判断,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GTVCT平 均 值 为94.66cm3,GTVMRI平 均 值 为89.85cm3,GTVFUSION的平均值为100.65cm3。对比GTVCT,GTVMRI降低5.20%,而相比GTVCT,GTVFUSION增高6.24%,GTVMRI增高11.82%。GTVCT-MRI的平均值为23.35cm3,占GTVCT的24.67%,GTVMRI-CT的平均值为12.66cm3,占GTVMRI的14.05%。

3.讨论

现阶段,临床主要采用MRI和CT对肿瘤进行诊断,其分期诊断精确率较高,而且在确定放疗计划临床靶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通常认为,在对骨质破坏状况反应时,CT明显优于MRI。CT图像具有自己的优势,无畸变图像定位出现,且能经过CT值对电子密度转换剂量进行计算;而MRI会受到非均匀磁场或磁场影响,畸变在图像边缘出现,进而使MRI成像出现移位症状,导致图像不具准确性,使其精确度降低,进而提升并发症发生率[4]。可是MRI观察软组织方面明显高于CT,其能有效区分肿瘤边界肌肉和血管,明确勾画出肿瘤,并对其进行定位,并对受侵临近组织交界面进行定位勾画。多方面的图像数据共同应用,并结合多源数据信息,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进而使医学图像具有容错能力、稳定性和可靠性,称之为医学图像融合[5]。比如CT与MRI融合,可对肿瘤靶区和关键器官进行有效确定,不但可应用MRI经靶区将正常组织确定出来,还可以采用CT值计算出剂量。在手动融合过程中误差出现几率较大,而自动融合可将主观造成的误差避免,提升图像融合的准确度。通过此次研究结果可知,对比GTVCT,GTVFUSION提高6.28%,GTVMRI提高11.84%,表明融合图像对盆腔肿瘤靶区勾画显著高于单独MRI图像或CT图像。经过将两种图像进行融合可明显发现,其能将肿瘤靶区的遗漏最大程度的减小,将其局控率大大提升。由本次研究表明,MRI图像与CT图像融合技术,在显示血管与肿瘤及骨盆与肿瘤关系方面上,明显优于MRI图像或CT图像。本组50例盆腔肿瘤分别使用CT、MRI和CT、MRI融合3种方式勾画靶区,研究显示CT/MRI融合图像呈现平均靶区体积明显大于CT图像或MRI图像,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经过对原因进行考虑探究,融合后图像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价值,使医师勾画靶区和准确性提升。

总而言之,在对盆腔肿瘤靶区采取CT/MRI融合图像融合技术,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所以有效提升了盆腔肿瘤靶区勾画诊断精确率,便于临床治疗患者病情,提升其治疗成效,降低肿瘤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1]郑丽艳.探讨医学影像融合技术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9):123-124.

[2]王永斌.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医,2016,30(9):672-673.

[3]宋永浩,夏海波,周诚忠,等.CT/MRI图像融合在骨转移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和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3):412-414.

[4]甘晓根,徐子海,廖福锡,等.CT/MRI图像融合技术在鼻咽癌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11):163-165.

[5]王东,孟宪平,陈则君,等.SPECT/CT融合图像与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瘤诊断的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4):126-129.

猜你喜欢

勾画靶区盆腔
头颈部肿瘤中手工勾画危及器官的组间和组内差异性
18F-FDG PET/MR融合图像对宫颈癌大体肿瘤靶区的影响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4D-CT在肺转移瘤个体化精准放疗中的研究
基于U-Net的自动分割方法对乳腺癌危及器官的自动勾画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找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