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振师道尊严 树立时代风尚

2018-01-28王建锋

教育家 2018年45期
关键词:师道师道尊严引路人

文 | 王建锋

《学记》中记载:“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就我理解,它有这样几层含义。其一,指为学之道。只有尊师,才能重道;只有重道,才能信道;只有信道,才能行道,才能在社会中形成浓郁且纯正的教育氛围。其二,指为师之道。所谓有道之师,不仅要求“学高”,而且要求“身正”。为人师者,必须正其道、善其德、端其行。其三,彰显尊师重道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师道尊严受到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过于追求物质,知识无用论充斥社会,致使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也渐渐不太受社会尊重了。同时,“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使教育失去了自己的方向。体罚学生、有偿补课等违反师德,甚至违反法律的事件,损害了教师声誉,人们开始感叹“师道之不存”。也有人把对教育现状的不满情绪,错误地转嫁到普通教师身上,“辱师”事件时有发生,教师的尊严与人格受到严重威胁。

重振师道尊严需要教师修师德强内功。在社会进入转型期的今天,个别教师素质与师德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师道尊严。虽然这种情况并不是主流,但只要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存在,就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多项制度,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以“零容忍”筑牢师德高压线,守住师德“红线”,维护了教师的职业荣誉,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教师是立德树人的神圣事业,修师德、练师功、强师能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作为教师,我们真诚地接受社会和家长善意的批评和合理的建议,我们也理应不忘初心,以更高标准从严要求自己。

重振师道尊严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师道的光辉,源自教师的坚守,也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要求“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等问题,提出六点做法: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改革教师编制配备制度;振兴师范教育,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教师队伍;要给教师“压担子,指路子,出点子,给位子,发票子”,让其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提高用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保障,保护教师合法权益;全社会要提倡尊师重教。我们相信,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会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实施好这些好政策,好措施。

重振师道尊严是新时代的要求。进入新时代,教育肩负的使命更加艰巨而光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教育改革、教育公平、教师责任、学生成长、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寄予殷切期望,“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些重要讲话让广大教师备受鼓舞,更加体会到教师这一职业的光荣和崇高。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我认为师道神圣,不可违反。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违反了师道,迟早是要受到惩罚的。”这一重振师道尊严的提法备受社会关注。

新时代赋予“师道尊严”新内涵,新时代赋予广大教师新要求。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国家。要让教师有幸福感、有获得感,进而有责任感,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就需要整个社会付之以尊重、爱护、理解。重振现代师道,保证教师尊严,须在全社会形成共识。

猜你喜欢

师道师道尊严引路人
做好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引路人
学党史 强信念 做好学生“引路人”
尊重学生维护师道
以“师道”重塑社会风尚
浅议“师道”
试论“师道尊严”对构建双向型师生关系的积极意义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母亲是孩子的引路人
从《师说》看唐代“师道不存”的现象
带头人·引路人·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