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州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优势、差距和发展建议
——基于与淮海经济区以及国家部分重点城市的比较分析

2018-01-28徐州市统计局课题组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8年5期
关键词:徐州比重中心

□徐州市统计局课题组

2017年6月国务院在批复《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明确徐州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重要职能。为加快推进徐州中心城市建设,文本从统计比较的角度探讨徐州市建设中心城市的优势、差距和难点,提出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持续提升徐州城市首位度和综合竞争能力,发挥区域中心城市作用的建议。

徐州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基础和优势

(一)从经济中心角度,徐州市经济规模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首位度和主要指标在区域均保持较大领先优势

1.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区域第一位,远超区域平均水平。2016年,徐州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下同)在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在第35位、居淮海经济区20个城市第1位。地区生产总值为5808.52亿元,居区域第1位,占区域比重为11.9%,较2012年提升0.3个百分点;比排名第2的盐城市高出1232.44亿元。GDP连续5年平均增量排在全国第26位,居区域第1位。2016年徐州市地均GDP(4937.12万 元)、人 均 GDP(66845元)等相对指标均居区域首位,且远高于区域平均水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7.4%,高于区域4.2个百分点。城镇化率达到62.4%,居区域首位,高出区域平均水平11.0个百分点。

2.工业规模优势较为明显,主导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行业集中度较高。2016年,徐州是区域唯一一个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万亿元的城市,在区域核心8市中,徐州工业总产值占核心区比重达34.7%,规模分别为第2、第3位连云港、济宁的1.2和1.5倍,是规模最小宿州的7.3倍。徐州冶金产业、煤盐化工和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行业规模均居第1位,占核心区比重均超过30%。战略新兴产业行业集中度较为明显,除生物技术和新医药占比为57.5%外,新能源、新材料等其他5类产业产值占核心区比重均超过75%,高端装备制造业比重最高,达96.2%。

(二)从商贸物流、金融和科教三大中心角度,主要指标发展较好,具备较大的区域优势

从商贸物流中心角度看,徐州区位交通优势突出,连接区域20市的2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区域第1位,占区域比重为12.2%,分别高出临沂、济宁0.8和2.7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413.82亿元,占区域比重为8.9%,居区域第5位;出口总额347.67亿元,占区域比重为12.2%,居区域第2位。物流企业1100余家,完成总价值超过500亿吨公里,居区域第1位。

从金融服务中心角度看,2016年末徐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居区域20市第1位,占区域比重为9.9%;金融存贷款余额均居核心8市首位;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8%,居苏北首位。年末保费收入居淮海经济区第2位,占区域比重为10.1%;居核心区首位,占比达24.0%。保险密度(人均保险额)达每人1911元,居区域第1位,高于第2位的济宁56元。

从科教文化中心角度看,按照构成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的分项指数,徐州2016年知识城市竞争力指数(含GDP增量、大学指数、专利指数、科研人员指数4项指标)列全国第25位、区域第1位。教育环境竞争力指数(含中学指数、大学指数、每百人图书馆藏书量3个指标)居全国第61位、区域第1位。仅从苏北5市看,徐州市发明专利授权量、每万人R&D人员数、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各级各类学校数、高校数量、文化产业增加值等指标均居首位。

徐州中心城市建设的差距和薄弱环节

(一)与国家中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能力存在较大差距

综合来看,徐州主要经济指标在区域所占体量较其他中心城市均有较大差距,对经济资源的集聚能力弱于其他中心城市。2016年,徐州占整个经济区20个城市总量的11.9%,是第2位盐城的1.3倍;占核心8市区域总量的27.5%,是济宁的1.4倍。长三角经济区核心城市上海经济总量占区域16个城市的22.3%,是第2位苏州的1.8倍;京津冀经济圈核心城市北京市经济总量占区域13个城市的33.1%,是第2位天津的1.4倍;珠三角经济区核心城市广州和深圳经济总量分别占区域9个城市的28.9%和28.7%;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重庆经济总量占区域16个城市的36.4%,是第2位成都的1.4倍。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北京占区域总量的50.3%、天津27.0%,广州20.1%、深圳45.3%,上海39.6%,重庆49.1%;而徐州占20个城市的13.1%,占核心8市的29.0%。2016年徐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区域20市和8市比重分别为12.2%和30.2%,比照北京占区域13市的35.7%,广州占区域9市的34.8%,上海占区域16市的22.6%,重庆占区域16市的34.8%等均有较大差距。而进出口总额仅占区域20市总量的9.0%,仅为第1位日照的50%;占核心8市区域总量的20.6%,比连云港少50.9亿元;远低于北京的65.4%、广州的14.2%、深圳的43.7%、上海的26.9%和重庆的56.2%。

(二)从产业发展看,同质化较为严重,集聚优势不足,以差异化和高端化形成产业区域带动的力量尚需积蓄

从区域核心8市比较看,各地主导产业主要分布在装备制造、能源、食品加工、煤盐化工和建材5大类,5类产业产值占全部产值比重达80%。与南京、郑州、济南、合肥、西安五个省会城市的工业结构比较看,徐州工业主导行业集中度仅次于西安,好于其他4个省会城市,但主导行业过于集中在传统行业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发展还不充分,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速度和占比偏低,产业层次还有待向中高端攀升。2016年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为36.7%,低于南京8.6个百分点。2016年徐州第三产业占比超过二产4.1个百分点,但与5个省会城市相比,一产比重偏高,三产比重仅高于合肥,分别低于西安、济南、南京、郑州 13.8、11.5、11.0和3.4个百分点。

(三)部分均值指标和结构性指标存在短板,凸显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投入产出效益和各方面发展的协调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与周边五个省会城市相比,2016年徐州人均GDP和地均GDP分别比最低的西安和合肥少4001元和545万元;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地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比最低的西安和合肥少1333元和98万元;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比最低的合肥少6765元;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高于合肥2.5个百分点,低于第2位的郑州3.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低于周边省会城市最低的济南7.1个百分点。2016年徐州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2/GDP)仅为3.6%,较2012年(6.8%)下降3.2个百分点,居区域第10位;较省会城市最高的郑州(22.8%)低19.2个百分点,最低的济南低1.3个百分点。2016年末徐州存贷比为65.9%,居区域20市第10位,低于区域平均水平(67.9%)2.0个百分点;贷款余额占GDP比重仅为62.3%,居区域第17位,低于区域平均水平(76.7%)14.4个百分点;保险深度(保险收入占GDP比重)为2.9%,居区域第16位,较最高的阜阳低3.4个百分点。

(四)部分重点指标的优势减弱和后退趋势值得警惕,创新动力和发展后劲尚嫌匮乏,基础建设还需夯实

从资金要素看,区域核心8市中,2016年徐州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济宁的1.3倍,较2012年的1.5倍差距有所缩小;相比2012年,全市人民币存款余额区域20市占比降低了0.5个百分点,贷款余额占GDP比重降低0.1个百分点,综合财力和资金融通能力有所减弱。从人口集聚看,2012-2016年,徐州常住人口年均增长0.32%,增速低于5个省会城市;2016年徐州净流出170.39万人,而五大省会城市中,最多的南京净流入164.21万人,最少的西安净流入58.28万人。从创新动力看,徐州2016年专利申请授权量11458件,远低于五个省会城市中最高的西安(38279件),较最低的济南(15453件)少3995件。徐州R&D经费支出占比比最低的郑州(1.8%)高0.2个百分点,较最高的西安(5.2%)低3.2个百分点,较第2位的南京和济南(2.2%)低0.2个百分点。从文化环境看,城市竞争力指数中的文化城市竞争力指数(含历史文明程度,每万人剧场、影剧院数量,城市国际知名度,每百万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从业人数4项指标)徐州排名居全国第88位、区域第4位。整体来看与徐州历史文化城市的地位不尽相称。此外,全市社会民生等领域存在一些与中心城市定位不尽匹配的因素,如较高的房价收入比(住宅平均售价×90㎡/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2016年 11月为 6.8∶1),居区域第2位,仅低于阜阳(7.8∶1),高于西安(6.0∶1);偏少的人均医疗资源,每千人医师数仅高于合肥0.1人,低于最高的济南2.24人,低于南京0.55人;每千人医疗床位数6.0张,仅高于合肥0.3张,较郑州、济南、西安分别少2.8张、1.2张和0.4张。

加快推进徐州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

徐州市应紧紧围绕国务院明确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定位,按照省委省政府“1+3”重点功能区的战略部署和建设淮海经济区“CBD”的要求,科学规划、精准定位,瞄准国家级中心城市和其他重点区域中心城市对标找差,立足特色发展定位和薄弱环节持续发力,特别是咬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点带面、多线探索、集聚融合、统筹并进,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建设,以经济中心建设统领其他各层面发展,下大力气夯实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基础。

(一)立足各类发展和高端要素集聚持续发力,加大体制机制创新,搭建好高层次创新创业平台

要围绕高端产业、金融服务、商品和要素市场、现代物流等重点业态整合,围绕科技要素、高端人才和创业者集聚,围绕人力、物流、资金流等各类发展要素加快集聚,加大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制定更加完善的优惠政策,搭建高层次创新创业平台,加快能够较强吸纳就业的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集聚优势资源共襄发展,强化中心城市对各类资源要素的集聚和高效配置的基础。要打破束缚,在人才引进培养、股权激励、成果转化、创新孵化、创业融资等方面敢想敢试,力促形成创新人才高度集聚、创新资源深度融合、创新机制开放灵活的发展大环境;要建成一批集聚创新资源和高端要素的开放合作平台,加快建设各类自主创新示范区、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作为辐射区域发展的孵化中心,集聚盘活区域发展资源;要大力引进与全市以及区域战略定位和产业方向相匹配的战略科学家、能驾驭市场的企业家、科技顶尖人才、创业投资家等高层次领军人才,带领整体行业向高精尖领域发展。

(二)立足特色产业和产业融合持续发力,强化产业集聚发展并不断完善中高端产业链条

要立足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能够起到区域示范作用的特色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条,按照《中国制造2025》做好补链、拓链、强链工作,提升产业链中高端水平。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产业层次,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破除区域同质化发展格局,在区域分工布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切实起到引领作用。要以各类产业园区、集聚区、特色小镇等为载体建设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创新要素和文化内涵的特色产业,打造系列名优产品和知名名牌,提升徐州知名度和开放水平。要依托徐州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优势,高起点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建成辐射区域和全国的商贸和物流集聚中心。要加快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借助互联网+和科技、服务等因素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加快农业加工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等融合产业发展,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在商贸物流集聚区加快电子商务应用,建设成为区域产业资源集聚融合的先行先试示范地。

(三)立足提升投入成效持续发力,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匹配性,激发潜能,切实强化发展后劲

要针对徐州各领域发展的不协调和结构性失调想出破解实招,避免过多的中间消耗和重复浪费,增强各类投资的实际效用,切实提升单位面积土地产出强度、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各类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发挥出最大的投入产出效益。要节约集约利用、盘活各类存量资源,向精细化发展要效益,整合好各类既有发展要素,同时避免盲目扩张带来的消化不良。如既要充分利用好当地金融资源,使其成为徐州和区域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持和发展后盾,也要以优质实体经济的充分发展和全社会良好社会信用环境的建设反促金融业平稳协调发展。要重视各类资源的交叉渗透、联动发展和叠加效用,如重视交通枢纽建设与城市空间、产业布局的有机融合,发展高铁商务区、空港经济开发区、内河双楼港物流园等枢纽经济区,促进各领域融合互动和共赢发展。要切实提升各类产业最终产品价值含量,向质量要效益,提高工业增加值率、企业效益、产品科技含量等。要充分发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完善脱颖而出的人才培养体制,提升管理水平,在医疗、养老、文化等部分领域人均指标偏少的情况下,发挥好既有人力、物力资源的最大效用。

(四)立足对内对外开放持续发力,加强区域联动以及与国内外各领域的深层次合作,优化战略布局

鉴于全市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经济国际化程度不高,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机遇,充分发挥亚欧大陆重要节点城市优势。要加大企业走出去力度,有效对接“一带一路”等政策,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项目合作,积极做好产品推介,加大产品出口力度,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要推进跨区域的创新合作,进一步打通区域合作与交流通道,搭建多层面联动发展的内外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发展格局。要立足优质文化和旅游品牌的挖掘培育,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做好城市形象宣传,向国内外大力推介徐州,塑造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同时要推进淮海区域文化发展,培养区域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打好区域合作共赢一体化发展的心理根基。

(五)立足完善公共服务持续发力,强化城市功能、提升品质和内涵,不断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要下大力气做好各层面的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城市宜业宜居竞争力。要更加注重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平衡各地和城乡资源配置,提高人均资源拥有量。要依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减少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比例,有效遏制环境污染加剧。要加大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等层面的建设,缓解城市拥堵,提升基础设施的利用率,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要通过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特色小城镇、特色小镇、中心村等多圈层的城镇体系建设和联动发展,进一步完善城市品质和功能。要完善大交通体系,建成到区域各城市的“1小时”快速交通圈,加强区域要素交流往来和文化融合。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有效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乡村劳动力转移和融入城市等问题;要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持续缩小各类发展和收入指标的城乡差距,让发展成果普惠于全体居民。

猜你喜欢

徐州比重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疫散待春回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