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于高校教师需求的教学培训
2018-01-28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200093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200093)
一、高校教师需求教学培训的问题——教学培训供给与需求间失衡
虽然高校教师教学培训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提出的问题是高校教师教学培训供给与需求之间失衡,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教师所需教学培训内容与学校提供内容失衡
高校教师作为成人的个体,其参与培训有很强的目的性,培训的内容是否为他们所需要直接关系到其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最终决定教学培训效果。高校教师所需内容与培训内容相符,培训效果就好;所需内容与培训内容相差甚远,则培训效果较差。然而,我国的高校教师教学培训内容多数是由学校确定,对教师的诉求了解较少,教师需求与教学培训的重点有差距。
2.高校教师所需深度教学培训与浅层培训失衡
尽管许多高校教师教学培训中提供了多样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但是多流于形式,教师所接受到的只是一些浅层次的内容和形式,而他们对于深度的教学培训需要更加强烈。钟启泉教授和王强副教授对讲座培训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发现1:多数教学讲座不能满足教师教学的深层次需要。
3.高校教师所需教学培训资源与提供资源失衡
根据教育部2013年的统计结果,我国的普通高校共有2491所,在这些培训中心中除去重合的高校,还有2000多所高校需要依托其他培训中心、其他高校或自己组织本校的教师教学培训。这种教学培训资源严重两级分化的现象一方面会导致需要教学培训的学校没有能力组织开展教师教学培训工作,另一方面是某些重点高校资源过剩。虽然是重点高校引领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重点高校毕竟是少数,普通高校中的学生仍然占绝大多数,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庞大群体。此外,尽管国家计划实施了各种教师资助奖励计划,但只是针对部分优秀教师,仅涉及一些重点高校,普通高校一般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仍然很少2。
二、基于高校教师需求的教学培训对策
国际教师教育学倡导教师学习的三大定律:越是扎根教师内在需求越是有效;越是扎根教师的鲜活经验越是有效;越是扎根教师的实践反思越是有效3,笔者认为,为了满足教师的教学培训需求,激发教师参与教学培训的热情,调动教师参与教学培训的积极性,最终提高教师教学培训的效果,促进教师的教学发展,必须开展基于高校教师需求的教学培训,其具体对策如下:
1.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教师教学培训观
高校教师是培训的主体,促进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是教学培训的目的,满足高校教师的教学培训需求才是教学培训的应有之意。教学培训的本质也就是通过尊重教师的需求,满足教师的需求来实现教师教学的发展,如果培训组织者只是从自身的需求开展培训,而不是从教师的需求开展培训,那么就失去了培训的意义,教师教学培训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因此,我们必须转变已有的观念,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教学培训观,充分考虑教师的需求,在教学培训过程中处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本”的教学培训观要求在教学培训的需求分析、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培训的组织方式和教学结果的评价等方面都考虑到教师的需求,能够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来改革教师教学培训。
2.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培训环境
高校教师教学培训环境对培训效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如果教学培训环境与教师需求相匹配,将有助于实现培训目标,达到培训效果。根据结构特征划分,教师的学习环境分为学习者中心环境、知识中心环境、评价中心环境和学习共同体环境等,其中学习者中心环境是指学习者带有个人的知识、技能、态度、信仰,并且这些是值得足够重视的一种环境。可是,在目前的教学培训中,往往都是由培训专家、学者掌控培训,培训的内容往往是他们自己熟悉的而不是受训教师需求的,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他们自己喜欢的而没有考虑受培教师的喜好程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培训的效果。教学培训形式也不是教师所需要的,因而也不被学习者认可。因此,教学培训必须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培训环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培训环境是建立在学习者(即被培训教师)的需要、能力和兴趣的基础之上的,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体现。
3.增加教师话语权
增加教师话语权是开展基于高校教师需求的教学培训的先决条件。之所以提出基于高校教师需求的教学培训就是因为高校教师较长时间都处于培训的边缘地带,在教学培训中没有自己的话语权,自己不能决定是否参与培训、参与什么样的培训、怎样参与培训。 “教授治校”是高校的重要传统,也是重要的治校理念,在高校教师教学中也要体现这一理念,增加高校教师的参与度,体现他们的意志。曾有研究发现4,教育效果最好的学校通常是由教师和校长一起承担领导职责,一起承担学校改进的责任,教师教学培训亦是如此。增加高校教师话语权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教学培训当中,还是教学培训民主化的重要体现。
4.设立专门的教师教学组织与服务机构
设立专门的教师教学组织与服务机构是开展基于高校教师需求的教学培训的重要保障。当前拥有独立的教学培训机构的学校还很少,许多高校的教学培训组织都挂靠在其他部门之下,教学培训一般以短期、集中的形式开展,大部分培训在结束之后就不再对教师提供服务,教学培训效果的后续反馈意见不能得到有效处理。设立独立的培训部门,就可以专门组织和安排教学培训,可以随时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保证培训的持续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在国家政策的要求和教师需求下,许多学校已经开始建立或准备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并且配备专门工作人员来负责具体的日常事务,有了专门的指导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通过教学培训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工作就走向了正规化、专业化、制度化。
5.了解和引导教师教学需求
在外部支持条件尽可能完善的情况下,教师自身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内外两方共同作用下,积极参与教学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只有在教师教学发展内驱力的带动下,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反思,才会更容易发现和改进自身问题,教学培训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对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时,由于把握标准不当,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一种是把教师的需求分析简单等同于教师的愿望分析,一种是将培训需求等同于预期绩效与实际绩效的差距。在调查高校教师需求时,采用的方法往往是问卷调查的方式或谈话的方式,询问教师对现有教学培训的看法,以及心目中理想的教学方式。这种调查方式虽然可以了解高校教师心中的想法,但教师所需要的培训未必就是真正适合自己的,许多教师可能不了解自己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只是觉得某种方式可能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会有所帮助,而这种情况下的教学需求的反应往往是主观的,不能客观评定教师的真正需求。此外,教师教学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的需求也是动态性的,他们的诉求会随着教龄的延长、教学经验的丰富、教学内容的改变而出现变化。只有了解自身的真正需求,把真正的需求反映给教学培训的组织者,在教学培训中学习到所需的知识,教师教学水平才能得到真正提升。
注释:
1.钟启泉,王强.教师胜任力发展模式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5-87.
2.新世纪教学研究所《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发展报告》编委会.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发展报告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2010)[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77.
3.钟启泉.教师研修的挑战[N].光明日报,2013-5-22.
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OL].[教高〔2012〕4号]. http://www.edu.cn/gao_jiao_788/20120423/t20120423_7686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