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族音乐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018-01-28赵增芳百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533000

大众文艺 2018年10期
关键词:园本壮族舞蹈

赵增芳 (百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533000)

壮族音乐是壮族人民的重要身份标识,也是壮族地区族群间文化认同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壮族音乐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在内容、途径和策略上进行探讨,为少数民族音乐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一、壮族音乐园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的内容

壮族音乐内容丰富,包括民歌、器乐、舞蹈等,可以应用到幼儿园艺术、语言、科学、社会、健康五大领域中。

(一)民歌类资源

壮族民歌按题材分类,有《摇儿歌》等反映人们生息过程的歌,有《丰收歌》等反映人们生产过程的歌,有《百色起义》等反映近现代人民革命斗争历程的歌等;按体裁分类,又可分为山歌、小调和风俗歌等。

(二)器乐类资源

壮族特色乐器种类繁多,主要有铜鼓、芦笙、唢呐、洞咪笛、比咧、七弦琴、骨胡、土胡、葫芦胡、竹筒胡等,其中,铜鼓、芦笙、七弦琴和骨胡等乐器,既可作为歌唱、韵律活动和打击乐演奏等活动的主奏乐器,也可作为舞蹈活动的伴奏乐器。

(三)舞蹈类资源

壮族民间的舞蹈约有300多种,按其内容划分,大致可分为宗教类舞蹈和娱乐类舞蹈。其中,宗教类舞蹈又可分为师公舞、道公舞和巫舞三大类,娱乐类舞蹈又可分为模拟劳动舞和拟兽舞两大类。具有园本课程开发和应用价值的有模拟劳动舞中的捞虾舞、捕鱼舞、舂米舞等,拟兽舞中的舞狮、舞龙、舞春牛、彩蝶舞、金鸡舞、蚂拐舞等。

二、壮族音乐园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的途径

壮族音乐园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的途径主要包括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环境创设、家园合作、社区活动等。

(一)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幼儿园壮族音乐资源开发与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壮族音乐资源渗透到幼儿园各个领域的教学活动之中,在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内容各个环节之中体现。在选择教学主题时,一定要选择适合幼儿能力发展水平和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教育。

(二)游戏活动

众所周知,游戏活动贯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之中。将壮族音乐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以游戏活动的方式呈现,体现在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手指游戏、区角游戏等方式上,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壮族音乐的魅力,潜移默化中吸收和了解壮族音乐文化知识。

(三)环境创设

环境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可以说是一种“静态课程”,它对幼儿的影响是感官冲击、润物无声的,在促进幼儿的探索想象能力、发现创造能力和积累经验、增长知识、锻炼身体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将壮族音乐元素融入幼儿园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布置中,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视觉资源,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增加幼儿对教学活动的体验和理解,有着积极的帮助。

(四)家园合作

幼儿园在开发与应用壮族音乐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家长资源的优势,联合开展壮族音乐特色活动。在壮族音乐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上采用家园合作方式,与家长沟通,搜集壮族音乐资源,将其渗透到教学活动和环境创设之中。

(五)社区活动

壮族音乐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需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与社区合作,加强幼儿与社区的交流,感受社区文化。幼儿园可通过参观社区、与社区居民交流、观看社区壮族音乐活动等方式进行,带领幼儿亲身感受,增强幼儿对壮族音乐文化的感知,有利地促进壮族音乐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三、壮族音乐园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与音乐专业能力

教师在幼儿园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园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中,教师队伍建设应放在首位。因此,提高教师园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的能力,提升教师自身的音乐专业能力,是壮族音乐园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的首要问题。

(二)注重家园合作与社区合作

幼儿园应重视利用家长资源尤其是壮族家长的资源,让家长参与到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中来,这样可以有效地拓展壮族音乐园本课程开发的内容。社区作为呈现和传承多元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民族地区学学前教育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壮族音乐课程资源的原材料。因此,壮族音乐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应当注重家园合作与社区合作。

(三)全面渗透到幼儿园各项活动之中

许多幼儿园对于“园本课程”的理解局限于“课程”,认为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只是表现在教学活动上,显然是不够的。将壮族音乐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渗透到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而不是单纯的体现在教学活动上,才能不断的、潜移默化的增强幼儿对壮族音乐的理解与体验。

四、壮族音乐园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的价值意义

(一)更有效实现幼儿园课程目标

幼儿园课程强调幼儿的发展,强调幼儿一般能力的获得,而幼儿园课程的目标以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为主要取向。壮族音乐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主要从壮族地区幼儿比较熟悉的事物出发,如壮族民歌、器乐、舞蹈等,并将这些音乐渗透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之中,有利于达成幼儿园的各项课程目标。

(二)满足素质教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壮族音乐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的培养幼儿,让幼儿通过身边熟悉的文化事物来提高智力、语言、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实现素质教育对现代幼儿全方面发展的要求。

(三)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壮族音乐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使之渗透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之中,可以更好的实现民族文化教育在家庭和幼儿园间的有效衔接,使幼儿认识和了解壮族音乐文化,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壮族音乐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需要在内容、途径和策略上进行全方位改革与实践,才有可能对壮族地区的幼儿园课程建设、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1]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许卓雅,吴魏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活动指导[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园本壮族舞蹈
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壮族民歌“喜”的情感表达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