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师徒传技到奥运攻关——对运动训练集成化、科学化的思考

2018-01-28陈小平

体育科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科学化教练员竞技

陈小平



从师徒传技到奥运攻关——对运动训练集成化、科学化的思考

陈小平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个展现人类能力、运动科技和全球交流的巨大实验”。这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前夕《自然》发表的题为“团队科学”文章的卷首语,该文以心理、流体减阻、兴奋剂检测和疾病防控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为例,阐述了奥运会运动成绩背后的科技成就,诠释了奥运赛场不仅是运动能力的比拼,也是当代科学技术角逐的战场。

竞技运动起始时期的训练基本处于原始水平,直到20世纪初,世界竞技训练仍然可以用“自然”两个字来概括。20世纪20年代之后,世界竞技训练开始进入科学化发展阶段,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开始介入,出现了有基础科学支持和成体系的科学训练理论,但“师徒传技”仍是竞技运动训练发展的主要模式。20世纪90年代之后,竞技运动训练出现快速发展,“科学”开始挑战“经验”,科技助力逐渐取代“师徒传技”。

当代竞技训练一直与科技发展相伴而行。在其发展中,“运动关键环节的重大创新突破”和“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整体提高”始终是竞技训练水平不断增长的两个重要“杠杆”。从丹麦A. Krogh在20世纪20年代第1台“功率自行车”的问世,到2000年澳大利亚SPEEDO公司的“鲨鱼皮泳装”的出现,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改变甚至颠覆了竞技运动训练,促进了运动训练水平的快速提高。同时,需要注意到,“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整体提高”是促进奥运竞技水平提升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尤其是近年来训练、科研和保障的高度融合,复合型多学科训练团队的构建和大数据智能化训练的发展,都极大提高了训练的效率和科学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人类发展永不竭的动力来源,以“更高、更快和更强”为目标的奥运训练也必将更加重视金牌后的科技,尤其在当前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下,科技将更加深入影响甚至主导运动训练的未来发展。

在科技发展上,“跨领域”和“跨学科”将成为未来体育科技的主要发展形式,作为应用学科的体育和人类最大潜能追求的奥运会不仅要挖掘和动员自身的科技力量,更重要的是将体育作为各个领域和学科科技发展的“试验场”和“聚集地”,体育职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将激发和推动全社会科技成果向运动训练的转化和应用,大量代表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的新兴科技成果首先将进入奥运训练,人类能力最杰出的代表与人类智慧最出色的成果将形成完美的融合。

在训练方式上,训练、科研和保障“三位一体”的无缝衔接与充分融合,是世界竞技运动训练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三位一体”的训练模式引领了当代竞技体育发展的新潮流,它虽然并不是类似于“鲨鱼皮泳装”或“Klap冰鞋”的重大创新发明,但却全面并深刻地影响甚至颠覆了整个竞技运动训练。这种被称为“一个房檐”下的训练,将以往阶段性的实验室工作转变为日常每一节训练课的现场测试,在宏观上分析机体“负荷-疲劳-恢复-增长”的过程,对长期训练计划进行系统综合的科学指导,在微观上捕捉每一次练习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变化,对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给出快速即刻的客观评价。同时,“三位一体”的训练对训练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穿戴、数字化、智能化和快速反馈成为当前训练装备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该模式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要适应这种趋势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和分离式的训练模式,就必须在组织、管理和运行上建立科研、训练和保障“三位一体”高度融合的协作机制。

在训练团队构建上,搭建多学科和高科技的训练团队是未来竞技训练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世界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建立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多学科和高科技的介入也必然带来对训练团队的冲击甚至是颠覆性的改变,当前的运动训练已经不是教练员的“单兵作战”,而必须是多项教练员(体能、康复和技术)与多学科科研人员(生物力学、生理学、心理学和营养学)的复合型团队工作。“运动表现主管”(Athletic performance manager)是近年来世界运动训练领域频繁出现的一个“热词”,他(她)取代了传统训练团队的主教练或领队。该变动并不是简单的名词改变,而是一次训练团队领导职能角色的革命。由于科技向运动训练的大规模渗透和介入,科学、训练和保障的高度融合,传统上的领队或总教练,无论在知识储备还是在能力结构方面,已不能胜任当前训练团队领导的职责,该岗位需要那些具备科学、训练和管理三方面才能的新型人才,即运动表现主管进行掌控。新型团队的出现也必将改变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工作模式,专项教练员、体能教练员、科研人员以及各种康复、营养和心理保障人员如何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在目标和作用上准确定位形成集约和高效,是当代训练尤其是世界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成功的关键。

2020东京奥运会和2022北京冬奥会的脚步正向我们走来,在面对诸多困难的严峻形势面前,更应大力倡导和推进“科技助力”,提高金牌背后的科技含量。必须认识到,科学的训练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增强效率,如果说竞技训练也有“捷径”的话,那就是科技助力,这在备战训练时间紧迫、形势严峻和任务重大的当下尤为重要。

1000-677X(2018)07-0014-02

10.16469/j.css.201807008

猜你喜欢

科学化教练员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科学化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
我校举办2018年全国舞龙舞狮教练员培训班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花与竞技少女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科学化的基本理论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