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伊里奇之死》之“死亡”书写
2018-01-28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耿 静[苏州大学文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6]
一、伊凡·伊里奇的“死亡”体验
“伊凡·伊里奇死了。”小说一开始就直接宣布了主人公伊凡·伊里奇的死讯,和小说的标题一样直接。毋庸置疑,这部小说的主题便是“死亡”。托尔斯泰在这部作品中将伊凡·伊里奇对于死亡的体验真实而深刻地表现了出来:这种体验主要包括身体上的变化以及心理上的感受两个方面。从最初的身体不适到最终的彻底死亡,主人公对于那种死亡步步逼近的感受一点点地加深。托尔斯泰用细致的笔触,通过一系列细节描写真实地表现出在“死亡”逐渐靠近的过程中伊凡·伊里奇身体和心理上发生的改变。
具体而言,一方面,托尔斯泰从伊凡·伊里奇身体上的变化表现“死亡”的不断靠近。最初,伊凡·伊里奇只是有时觉得“嘴里有一股怪味儿,左腹有点不舒服,但不能说有病”,但是这种不舒服的感觉逐渐明显,他变得“经常感到腰部发胀”。他的病情一步步地在恶化,后来“腰痛变得越来越厉害,一刻也不停,而且,他觉得嘴里的味道越来越难受,还有一股恶臭从嘴里发出来,胃口越来越差,体力越来越弱” 。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很多次地写到伊凡·伊里奇的腰部和嘴里的感受,从这种前后的对比中我们立即就能很直观地看到主人公的身体在一步步地变差,病情越来越严重,死亡也越来越靠近。如果说这是从正面直接描写伊凡·伊里奇的病情不断加重,那么在新年前夕前来拜访的内弟在看到伊凡·伊里奇时惊愕的神情则是从侧面表现出了疾病给他带来的身体上的变化是多么明显。“内弟张大嘴,正要喔唷一声叫出来,但立刻忍住了。”这个欲言又止的动作似乎比任何语言都更好地说明了一切。此外,伊凡·伊里奇无意间听到了内弟背着他,和他的妻子交谈的内容:“你没发觉,他已经像个死人了,你看看他的眼睛,没有一点光。”这些细节描写不加修饰,虽朴素却很有表现力,把死亡靠近过程中伊凡·伊里奇身体的逐渐变化真实地展现了出来。这也正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善于通过真实朴素的描写表现人物和主题。卢那察尔斯基曾经指出:“托尔斯泰向往极端的朴素”,“他渴望创造真实而严肃的、没有任何粉饰的艺术” 。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就正是以极具艺术真实性的描写表现主人公对“死亡”的体验。
另一方面,托尔斯泰还通过伊凡·伊里奇的种种心理感受来表现他对于“死亡”的体验。正如正常人面对死亡的感觉一样,伊凡·伊里奇对死亡最大的感受就是恐惧。而正是由于恐惧,他变得极其精神过敏和怨天尤人,脾气也变得十分暴躁:“他吃饭总要发脾气,往往从吃汤开始。他一会儿发现碗碟有裂痕,一会儿批评饭菜烧得不好吃,一会儿责备儿子吃饭把胳臂肘搁在桌上,一会儿批评女儿的发式不正派。”可以看出,他因为生病,对周围所有人都产生了不满,觉得一切好像都变得“不对劲”。他内心变得极为脆弱,只要发觉别人对他的态度和以前有了一丝变化,他都会认为他们是在同情怜悯他,并在内心进一步确认自己的病已经无可救药。此外,托尔斯泰还以一种类似于“寓情于景”的手法表现了伊凡·伊里奇对于病痛和死亡的心理体验,例如在小说中有一处写道:“伊凡·伊里奇觉得街上的一切都是阴郁的。车夫是阴郁的,房子是阴郁的,路上行人是阴郁的,小铺子是阴郁的。”由于恐惧死亡,主人公眼中的一切都蒙上了一层灰色。我认为托尔斯泰所描写的这些心理感受很能引起读者的“共同感受”,因为每个承受病痛折磨的人都会有和伊凡·伊里奇同样的心理,这其实得益于托尔斯泰在艺术创作中对于感情的重视。感情可以超越时空、甚至超越国界,作为桥梁把人与人之间沟通起来,而这在艺术作品中就表现为情感的“共鸣”。托尔斯泰十分看重感情的作用,有所谓的“文艺感情说”,他认为“一个人有意识地利用某些外在的符号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
由此可见,托尔斯泰从主人公伊凡·伊里奇身体上的一系列变化以及种种心理感受这两个方面真实而深刻地展现出了小说主人公对于“死亡”的体验。
二、选择“死亡”主题的原因
托尔斯泰之所以选择“死亡”作为写作的主题,我认为有两个主要的原因。
首先,这与著名的“阿尔扎玛斯的恐怖”有关,1869年9月,托尔斯泰因为田产的事情去平扎省,中途在阿尔扎玛斯宿夜时忽然惊醒,他说他“仿佛看到了死亡”,在这个夜晚,他忽然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于死亡的恐惧、惊慌和苦闷。在这之后,这种死亡的阴影便经常萦绕在他的灵魂附近,他因此也把这种死亡的恐惧反映在了他笔下的人物身上。《伊凡·伊里奇之死》就集中地表现了他对于死亡的恐惧。
其次,对于“死亡”的恐惧和书写也从反面表现了托尔斯泰对于生活的极度热爱。正因为他太热爱生活,所以更恐惧死亡。他非常热爱生活,甚至闻着严冬傍晚的空气中的味道,他都感叹道:多么好啊!在1910年他死的那一年,别人放留声机,他还说:“真想跳舞啊!”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他都对生命保持着如此的热情,可见他拥有着多么强大的生活力。也正是因此,“他才不能不珍惜有过那么丰富的阅历的他本人,并且一想到死亡就恐怖” 。
三、“死亡”的深刻意义
《伊凡·伊里奇之死》中的“死亡”书写有深刻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托尔斯泰借伊凡·伊里奇死亡这个平台,描写其周围家人和朋友的反应,从而充分地展现俄国上流社会的人情百态。在听到伊凡·伊里奇的死讯时,同事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一死对他们本人和亲友在职位调动和升迁上会有什么影响” 。他的死讯除了让每个人推测人事上会发生什么变更之外,同时还让所有人,甚至他所谓的知交都只是庆幸死的人不是他们:“嘿,他死了,可是我没有死。”前去参加伊凡·伊里奇葬礼的同事丝毫没有受到葬礼那种悲伤氛围的影响:施瓦尔茨和彼得·伊凡内奇都觉得“伊凡·伊里奇的丧事绝没有理由破坏他们的例会,不能破坏他们今天晚上就摊开一副新牌,在仆人点亮的四支新蜡烛的照耀下打牌” 。丧事一点都不会影响他们今晚“快乐”的聚会。托尔斯泰用了“快乐”这个与丧事格格不入的词,显得十分刺眼,把上流社会人情的淡漠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家人对于他死讯的那种冷漠更是让人无法忍受。妻子在丧礼上装腔作势地哭泣,但她真正关心的却是丈夫死后,怎样向政府申请抚恤金,“她不过是想知道,可不可以用什么办法弄到更多的钱”。伊凡·伊里奇的家人和朋友对于他的死没有感到一丝悲伤,他们只关心自己是否活着,只想着从这件事中可以获得哪些好处,这反映了俄国上流社会人情的冷漠,人与人之间只剩下冰冷冷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需要联系托尔斯泰创作的时代背景来分析,列宁对托尔斯泰从事创作的那个时代特征,曾做过说明:“托尔斯泰的主要文学活动时期,正好是资本主义从下面加劲成长和从上面培植的时期。”资本主义代替了俄国的农奴制,作为贵族的托尔斯泰对于资本主义是憎恨的,“对资本主义的憎恨,是托尔斯泰的基本社会情操。”资本主义的冲击和农奴制的腐烂让他的世界观发生了激变,让他意识到上流社会的腐朽和冷漠。在《伊凡·伊里奇之死》中,通过周围人对伊凡·伊里奇之死的种种不近人情的态度,托尔斯泰表达了他对上流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此外,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通过“死亡”的书写,也表达了他的宗教救赎的观念。托尔斯泰从小便深受宗教的影响。“他从小便相信上帝。”对于他来说,在某种意义上,“死亡”是另一种“重生”。所以托尔斯泰通过伊凡·伊里奇之死,不是简单地表现对死亡的恐惧,更是想表现“人应该勇敢地迎接死亡”。所以,伊凡·伊里奇在生命的最后,一点儿也不觉得恐惧,“因为根本没有死,只有光”,以至于他突然说出声来:“原来如此!多么快乐呀!”托尔斯泰借伊凡·伊里奇之口,表达了他对于“死亡”的这一看法:要勇敢接受死亡,因为只要相信上帝,死亡就并不可怕。“我觉得死亡并不可怕,因为我皈依上帝。既然我皈依上帝,我就不会死。”通过伊凡·伊里奇之死,托尔斯泰表达了内心的宗教感情,他坚信人类社会需要宗教,尤其是他所处的那个社会。“他深刻地感受到了当代性的无宗教性,以及因此带来的无根基性。”由此,“伊凡·伊里奇之死在托尔斯泰笔下被抹上了神圣的色彩,对于伊凡来说,死后灵魂获得拯救是生活的终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