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中父子的冲突及化解
2018-01-28李自国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李自国[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 佛山 528000]
朱自清写于1925年10月的《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名篇,在《文学周报》1925年11月22日第200期发表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1930年以后,《背影》多次入选我国不同时段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成为礼赞父爱的代表作。现代作家中,叶圣陶《做了父亲》把父亲写成“被一家人用作镇压孩子的偶像”,钱穆《八十忆父》把父亲写得特别“温婉”,胡愈之《我的父亲》把父亲写得很“伟大”。写父亲的散文还有很多,如冰心《我的父亲》,杨绛《回忆我的父亲》等,这些都没有《背影》出名。其实,《背影》之所以出名,并非《背影》为父亲朱鸿均树碑立传,歌颂父爱,而是朱自清通过《背影》以艺术的方式回应父子和解的信号,有着比父爱更耐人寻味的情感突围。所以,探究《背影》中朱自清父子的冲突、失和及和解,是解读《背影》的关键。
一、 父子失和
朱自清《背影》的故事从1917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写起。祖母因何而死,父亲的差事又因何而交卸,朱自清在《背影》中没有交代。也许受到传统教育“子不言父过”的影响,或许出于“家丑不宜外扬”的考虑,朱自清对这些欲言又止、闪烁其词。事情真相是朱自清父亲朱鸿钧于1915年到徐州任榷运局长(俗称“烟酒公卖局长”),在徐州金屋藏娇,又续娶了一房姨太太。1917年,扬州老家的潘姓姨太太得知此事后怒火中烧,跑到徐州大闹,搞得满城风雨。当时《醒徐日报》都见了头条,朱鸿钧颜面尽失。朱鸿钧纳妾事件影响很坏,加上又被查出挪用公款,以至于被革了官职;朱鸿钧母亲不堪承受此变故,气病交加而辞世。“到徐州见着父亲”指心情悲痛的朱自清从北京大学赶往扬州奔丧的途中来到徐州父亲的寓所,见到颓唐、潦倒、尴尬的父亲,哀痛之情无以言表。朱自清一生行文很少提及徐州,也许是因为徐州是其父朱鸿钧人生道路上的“滑铁卢”,也许是因为徐州是其家庭突遭变故的一个羞于启齿的见证。“(我)看到满院狼藉,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按常理,祖母去世,父亲最悲伤,此时应该是朱自清安慰父亲,散文中却是父亲反过来安慰朱自清,原因是在北京大学接触了新文化的朱自清对父亲的生活方式本来就不满,现在又因父亲纳妾丢官最终导致祖母的死,朱自清心中愈加埋怨父亲。朱自清虽然口头没有说出来,心里已经怨恨父亲了,这为后来父子关系恶化埋下了伏笔。父亲也许意识到了这一点,自知有过,也很内疚。
朱鸿钧丢官失业后,仕途坎坷,生活渐拙,举债度日。1919年,朱自清二弟朱物华中学毕业,同时考取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朱物华最大的志愿是学理工科,他很想进交大深造。朱鸿钧无论如何不同意朱物华读上海交通大学,理由是家中拿不出学费,并建议朱物华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因为这所学校既不要学费,又不要膳费。朱物华心里虽不满意,却也无可奈何。朱自清知道此情况后,坚持让朱物华读上海交通大学,并表示愿意承担朱物华的学习费用。这表明受新文化熏染的朱自清尽管对父亲这个专制家长不满意,但还是愿意在经济上反哺这个旧家庭。1920年,朱自清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杭州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每月寄一半工资回家,但是朱鸿钧并不满意朱自清只上交一半工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朱鸿钧仍希望像封建家长一样继续控制朱自清,特别是控制朱自清的经济,而自称有“野马”性格的朱自清年轻时追求人格独立,自然不能接受这种控制。久而久之,朱自清父子之间情感的隔膜越来越大,父子冲突的加剧不可避免。1921年,朱自清回扬州任省立第八中学教务主任,曾在东海、高邮、扬州、徐州等多地为官的朱鸿钧很不满意名校毕业的朱自清选择了教师这个清贫的职业。赚钱不多的朱自清要负担自己小家庭的开支,上交给父亲的钱也就相对少些。朱鸿钧听取小妾的挑拨,利用自己与校长的私交,直接让学校把朱自清的工资送到家里以补贴家用,而不让朱自清支配自己的工资。这种专制式的家长行为彻底激怒了朱自清,一个月后,朱自清愤然辞职,到宁波、温州等地任教。朱鸿钧比儿子更愤怒,指责朱自清不孝,并坚决断绝父子关系。《背影》中的“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就指这件事,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朱自清把父子决裂的原因归咎于父亲。
1921年冬天,朱自清从老家接出妻儿,在杭州另建小家庭。朱鸿钧感到自己寄予厚望的儿子有了本事就抛弃自己和家庭,激愤之下便不肯原谅朱自清。1922年暑假,朱自清想缓和与父亲的冲突,带着妻儿回扬州老家,朱鸿钧不准朱自清一家人进家门,后来虽然在家人劝说下让步了,却不理睬朱自清。朱自清在老家过了几天没趣的日子就悻悻离去,不免加重了对父亲的仇视。这就是朱自清写于1922年12月的长诗《毁灭》中所说的“败家的凶残”“一年来骨肉间的仇视”。1923年暑假,朱自清又回家探亲,朱自清认为,自己的工资由自己支配,这是没有错的,于是不肯认错;朱鸿钧认为,父亲花儿子的钱,这是天经地义,即便自己有错,传统的“父子纲常”观念也不允许他低头认错。朱鸿钧很不喜欢朱自清原配武钟谦爱笑的性格,曾指责朱自清没有管好武钟谦;1923年,朱自清以武钟谦的生活为原型创作小说《笑的历史》,控诉封建大家庭对人性的压抑,朱鸿钧阅读小说后,认为这是影射自己,很不高兴。从此,父子反目成仇,不再相见。到朱自清写作《背影》时,朱自清已有两年多没回家。《背影》开头第一句就是“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结尾也提到“最近两年的不见”。正常情况下,父子分离没有谋面应该表述为“没见”比较恰当,而文章里表述为“不相见”和“不见”,显然是朱自清父子谁都不愿意见谁,父子失和几乎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朱自清父子的冲突,实质上是旧传统与新文化的冲突,是父亲的封建家长专制与儿子的独立人格要求的冲突,这是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境遇。朱鸿钧大半生生活在清代,是封建思想严重的家长。朱鸿钧对新式学校的教学方法和读书效果很是怀疑,便把朱自清送到秀才或举人那里学习古文和诗词;后来,朱鸿钧为朱自清定亲,包办朱自清与武钟谦的结婚等,这些做法有明显的封建家长制特点。未成年的朱自清没法违逆父亲的意志,加上受传统文化影响,小时候的朱自清对父亲是顺应的。1916年夏,朱自清考进北京大学预科,不久,爆发了“五四”运动,北京大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摇篮。1920年,朱自清加入了北京大学部分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参加创办新潮社的月刊《新潮》,《新潮》高举“伦理革命”的旗帜,抨击一切封建“纲常名教”,传播人格独立的新思想。受到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朱自清与固守封建家长作风的朱鸿钧产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这种冲突在朱自清回扬州教书后集中爆发出来;代领工资在朱鸿钧看来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在朱自清看来则是侵犯自己的独立人格。朱鸿钧和朱自清有了冲突,都不善于沟通,双方执意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去行事,以至造成父子长期失和。
二、 父子和解
朱鸿钧代领工资,朱自清负气离家。尽管朱自清在1922年和1923年的两个暑假里回家主动求和,但朱鸿钧不为所动,父子关系越来越僵。然而,日趋见老的朱鸿钧早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暴戾的父亲,已经变成一个渴盼天伦之乐的五十多岁的老人,心里越来越挂念在外谋生的儿子。朱鸿钧便以惦念孙子的名义给朱自清写信,这就是《背影》所叙述的“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时过境迁,时间抚平了父子的伤口。当年的儿子也已经成为两个儿子、两个女儿的父亲,为父之不易、生活之艰辛让已为人父的朱自清感同身受地理解了父亲当年对自己的言行,对父亲也就多了一份宽容和愧疚。此时的朱自清再也无法像当年那样腹诽父亲与脚夫讲价钱时“说话不漂亮”,父亲嘱托茶房照应时“心里暗笑他的迂”;朱自清不禁发出了“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的自嘲和自责。
1925年10月的一天,在北京大学任教的朱自清接到父亲从扬州寄来的一封家信。父亲在信中提到:“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鸿钧之死是在二十年后的1945年,正所谓来日方长,朱鸿钧当时因膀子痛就想到大限将至,未免有些言重。本是给儿子报平安的家信,却似临终告别,父亲在信中用这种前后矛盾间接地透露和解的信号:我已经不再生你的气了,过去的失和,你能否放下?有生之年,我们能否和解?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拒你于门外的。“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可以看作朱鸿钧希望以“死别”换得朱自清的服软,从而缓和父子冲突。父亲有关“大去”的哀言触及了朱自清心灵深处的隐痛,父亲日益衰老且将离己而去,如现在再不和解,也许会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终身遗憾;这时朱自清因骨肉之情和伦理压力真正原谅了父亲,并开始感念父亲的好处。虽然朱自清明白父亲这封来信的和解意图,但即便到了这个时候,朱自清依然把对父亲的原谅和忏悔埋在心底,用理性压抑住自己的感情。按说回应父亲和解的信号,表达自己的忏悔,朱自清直接给父亲回信即可。内敛的朱自清还是羞于直接回信给父亲表达和解,费尽周折写成散文《背影》,以艺术的方式抚今追昔,回应父亲和解的信号。关于《背影》的写作动因,朱自清曾明确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①朱自清写作《背影》时当然知道现实中的父亲曾是一个纳妾丢官、气死母亲、害苦儿子的不堪男人,《背影》不是为父亲树碑立传,作者在散文中没有叙述父亲的一生,而是回眸八年前(1917)南京浦口车站父子“生离”场景中父亲的背影。回眸并不是所有过往经历的回想和记忆,回眸的内容往往是有选择性的。显然,朱自清在忏悔基调下选择性回眸父亲对儿子慈爱的一面,《背影》中的父亲是作者恨过之后原谅了的父亲,与现实中的不堪男人朱鸿钧差异较大,朱自清用美化了的慈父的“背影”来回应父亲的和解信号。
文章开篇便言“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给人的感觉是长久不见面而心生怀念,因此才提笔回忆。朱自清与父亲上一次见面是在两年前的1923年,但朱自清最不能忘记的却是父亲1917年的背影;可见朱自清在散文中故意利用时间错位,有意跳过父子失和的那几年。众所周知,1917年以前的朱自清是充分享受着父爱的。因为两个哥哥夭折,1989 年出生的朱自清被朱鸿钧视若珍宝。朱鸿钧当时仕途顺利,对儿子寄予着厚望,给他取学名自华,取苏轼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之意;又因算命先生说这孩子五行缺火,便借带火的“秋”字,给他取号实秋,应“春华秋实”之意。朱鸿钧望子成龙,盼望儿子今后能够诗书传家,光宗耀祖,自然对朱自清疼爱有加。《背影》中“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的“往日”即指1917年以前父亲疼爱朱自清的幸福时光。因为朱自清写《背景》的目的是回应父亲和解的信号,故散文忽略父亲多年的荒唐行为,一笔带过父子几年的失和,详写父亲送“我”去火车站,叮嘱茶房照应“我”,给“我”买橘子等。《背影》最后一句“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就是对父亲渴望和解的应答。
三、结语
朱自清1925年10月就写成散文《背影》向父亲委曲致意,但父亲没有及时看到儿子这篇“陈情表”。1927年,朱鸿钧在信中问起孙子阿九,对朱自清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②这句话耐人寻味,朱鸿钧借惦念孙子,既指责了朱自清作为朱迈生父亲的“父不父”——我没有耽误你,你为什么要耽误他?又指责了朱自清作为自己儿子的“子不子”——我没有耽误你,你为什么记恨我?朱自清为这句话还哭了一场,悔恨自己不能够像父亲爱自己一样爱自己的孩子,悔恨自己没有感念父亲对自己的好处,悔恨自己没有能够让父亲释怀。于是,朱自清在1928年将十五篇散文结集出版时,就以“背影”命名自己的第一部散文集,散文《背影》位居这本散文集首篇,并请出版单位给扬州老家寄赠《背影》,向父亲致意和解。效果也正如朱自清所愿,据朱自清三弟朱国华回忆:1928年秋日的一天,在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朱国华收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忙奔上二楼父亲的卧室,送给朱鸿钧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光彩。”③朱鸿钧读完《背影》后感动于朱自清对自己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慰藉,父子终于前嫌尽释。
由于各种原因,朱自清父子冲突不断加剧,最终失和,但父子亲情并没有中断,况且事后双方都致力于改善父子关系,努力试图和解,《背影》就是这一努力的产物;朱自清通过《背影》以艺术的方式向父亲委曲致意,父亲那个肥胖的“背影”只属于朱自清的回眸。后来《背影》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感动中国,也许是朱自清始料未及的,恐也非其本意。由于代际鸿沟、家庭琐事等,父子之间的冲突或许普遍存在,许多人的父子亲情都不完美,甚至有隔膜,父子的情感突围就显得十分必要,《背影》既能让有此缺憾的未成年读者思考亲子之情,又能让已为父母的成年读者“心有戚戚焉”,而这种情感突围是人之常情、人之本性,因此能够引起绝大多数读者的共鸣而成为文学经典。
① 朱自清:《关于散文写作答〈文艺知识〉编者问》,见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版,第483页。
② 朱自清:《儿女》,见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一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版,第83页。
③ 朱国华:《朱自清写〈背影〉的背景》,《人民政协报》1988年 10月 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