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治疗——多元绘本阅读”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模型在儿童心理教育领域的应用

2018-01-27高飞汪小容高燕

祖国 2017年24期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绘本阅读

高飞+++汪小容+++高燕

摘要:故事治疗是与儿童进行工作的重要心理技术,而将绘本故事作为媒介,设计出能够嵌入学前教育阶段常规课程体系的“故事治疗——多元绘本阅读”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模型,是对儿童发展性团体心理问题辅导模式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故事治疗 绘本阅读 团体心理辅导 儿童心理教育

一、研究背景

说故事和听故事是童年和自然的文化活动。在20世纪末,儿童心理专业治疗人员开始比较有系统的将故事素材运用于儿童心理治疗方面,以“听说故事”为媒介,借助精神分析的架构,与儿童共同探索隐秘的心灵角落。儿童可以在故事的各种人物及其关系中“看到自己和世界”,更加明确自己的情绪体验。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宣泄情绪,满足心理需求,缓解内心的紧张、不安,为心理问题的解决找到一个安全的出口。为了更好的理解儿童故事中的隐含的心理动力因素,在20世纪90年代,加德纳(Gardner,1993)从多年的儿童治疗经验中发展出一种特殊的咨询技术——互动说故事技术(The reciprocal storytelling technology),此种技术用来诱发儿童说出自己创作的或者自发性的故事,并利用儿童心理分析响应其故事以进行治疗。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对于儿童“互动说故事”技术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一直在不断的深入中,但由于“互动说故事”作为一种儿童心理治疗的技术,在儿童问题行为的个案研究层面应用较多,个案治疗和研究的实施时间都较长,有些案例追踪达数年之久,因此整体样本数量较少。且因为以往研究多针对问题行为儿童,如:注意力缺陷或多动症(ADHD)、对立违抗性行为、品行问题、社会退缩、恐惧症、焦虑症、初期边缘型人格的儿童的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和治疗,而鲜见将“互动说故事”及相关故事治疗技术运用于心理健康儿童的发展性心理问题团体辅导的研究案例。基于此,众多台湾学者尝试将故事治疗与读书治疗相结合,在幼儿园和小学低段进行发展性儿童心理问题的团体故事辅导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读书治疗是以阅读材料为媒介,使读者与阅读材料产生互动,建立自我与他人积极情感的技术。此技术可使读者澄清混乱的议题,呈现出替代性的生活方式,使其有动力去塑造健康的情绪和行为,最终达到情绪稳定和心灵健康成长。根据实施对象和目的的不同,读书治疗分为临床性和发展性两个层面。发展性读书治疗主要在心理咨询(辅导)中心或幼儿园(学校)班级中,由心理咨询与辅导人员或经过相应培训的幼儿园(学校)教师实施,强调读者人格与文学作品所产生的交互作用,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读者更好的适应成长过程,提高读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儿童的读书治疗时,心理咨询与辅导人员常将儿童喜闻乐见的绘本故事作为阅读的媒介,在幼儿园和小学课堂上进行实施。研究表明,在团体中实施的绘本阅读对儿童的情绪智力的发展存在一定的辅导效果,而在辅导者带领下的与特定阅读延伸活动相结合(如结合艺术性的手段、读者对故事的改写或者补充等)的团体绘本阅读辅导活动预期将有更加良好的辅导效果。

二、研究基本理念和思路

将绘本作为儿童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的媒介,在儿童心理教育领域进行应用,已经有较好的理论研究基础,但是如何将理论研究的结果与当前儿童的教育现状进行有机的结合,让一线教育工作者能夠进行儿童团体心理辅导(教育),还需要设计出具体、可操作的辅导(教育)模型才能最终达成实效。以学前教育领域的课程体系为例,当前幼儿园开设的课程按照课程权利主体和开发主体的不同划分为基础课程、游戏课程、特色课程三大部分。“故事治疗——多元绘本阅读”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模型可以嵌入学前教育领域中的特色课程部分进行实施。为突出课程的创新和特色,需要在常规团体绘本阅读心理辅导的基础上,根据对象心理需求的差异设置不同的主题,并在主题的指引下,结合多种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心理教育手段进行多元化的课程设计,比如布袋手偶戏、心理剧、粘土剧、沙盘游戏、装扮游戏、连环漫画绘画、扭曲线条作画等。并强化课程操作手册的设计,内容涵盖对一线教师的具体指导和要求,方便一线教师理解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并能够根据操作流程实施课程。

三、“故事治疗——多元绘本阅读”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模型的设计

“故事治疗——多元绘本阅读”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模型主要涵盖三大部分:课程版块及主题的设置、课程绘本资源的选择、课程实施操作指南。

(一)课程版块及主题的设置

发展性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心理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目标的阅读治疗涉及三大领域:学习辅导、人格辅导和生涯辅导。在选择和设计阅读治疗的版块和主题方面,要考虑是否符合以下原则,包括:是否符合当事人的认知能力;是否能吸引当事人的兴趣;是否具有启发心智、解决心理困扰的作用;是否满足特殊对象(个体或群体)的需求等。在本研究的课程版块和主题设置层面,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从“自我认识与生命教育”版块、性教育版块、“情绪调控和社会交往”三大主题版块入手进行探索。

1.“自我发展与生命教育”版块

自我是一个多维度的动力系统,具有区别于他人的“分离感”和跨时间的“稳定同一感”。具体包含:自我认识(自我概念)、自我情绪体验(自我感受、自尊、自爱)和自我意志(自我控制)等内容。而生命教育,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从而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自我发展与生命教育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儿童时期通过本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模型进行儿童的自我发展和生命教育,促使儿童从“爱自己”到“爱他人”再到“爱世界”。

2.“儿童性教育”版块

儿童性教育就是根据儿童年龄的发展,对儿童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在儿童期,幼儿经常会表现出诸多与性别有关的问题,利用本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模型帮助孩子认同自己的性别,理解性别角色行为,认知儿童性器官的差别,回答儿童关于出生问题的疑问,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合理的进行两性互动,培养孩子与同龄人相处的自然而健康的态度,建构儿童健康完整的人格。endprint

3.“情绪调控和社会交往”版块

儿童情绪具有易冲动、不稳定(情境化)、易外露、易受感染、逐渐社会化等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具有指向物不断增加、情感内涵不断丰富、情感日益深刻、高级情感(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开始发展等趋势。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利用本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模型,帮助儿童逐渐懂得他人情绪表达的意义,懂得如何对他人的情绪表达作出正确回应。同时帮助儿童增强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增强社会适应力,建立良好的社会交往模式。

(二)课程绘本资源的选择

绘本是具有图像性、儿童性、艺术性、教育性、传达性、趣味性、亲和性等特点的图书资源,理想的绘本应该包括:图文呼应;图画有明显的焦点意义;图画造型多元以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色彩丰富、构图和谐、笔触有生命感、能够传达故事的内涵等特征。在选择作为“故事治疗——多元绘本阅读心理辅导课程”的绘本资源时,参照当前国际著名的7大国际绘本大奖的评奖标准(寓教于乐;对儿童产生健康、积极、博爱的精神鼓舞;创意、艺术价值和艺术设计的结合等)挑选出优秀绘本进行研究。本研究根据不同主题采用的绘本资源如下(部分举例):

1.“自我发展与生命教育”版块——“自我认识(自我概念)”主题:选用绘本资源如:《自己的颜色》、《我不知道我是谁》、《我》等;“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主题,选用绘本资源如:《爷爷变成了幽灵》、《獾的礼物》、《当鸭子遇见死神》、《风到哪里去了》、《小伤疤》等。

2.“儿童性教育”版块“认知性别角色,建立两性平等观念”主题:选用绘本资源如:《红公鸡》、《天空在脚下》、《顽皮公主不出嫁》、《谁来当王妃》等;“性安全教育”主题,选用绘本资源如:《不要随便摸我》、《不要随便亲我》、《难过的绒毛小狗》、《身体红绿灯》等。

3.“情绪调控与社会交往”版块“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方式理解自己情感” 主题:选用绘本资源如:《生气的亚瑟》、《我好担心》、《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床底下的怪物》、《我为什么讨厌吃奶》等;“运用积极的言语和非言语方式和他人进行沟通”主题,选用绘本资源如:《阿内宫大战塔罗拉》、《不是我的错》、《大姐姐和小妹妹》、《猜猜我有多爱你》、《我喜欢你》等。

(三)课程实施操作手册

设计“故事治疗——多元绘本阅读” 心理辅导课程模型操作手册的目的在于,在实践层面帮助心理工作者或者经过培训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能够结合自己工作环境中儿童面临的普遍性发展性心理问题进行团体辅导。操作手册涉及课程版块、课程主题与辅导目标、心理教育手段、主题绘本、工具/材料/人员等具体内容。因篇幅限制,以“自我发展与生命教育”版块为例进行示例:

1.课程版块:“自我发展与生命教育”;

2.主题与辅导目标:“自我概念”;

3.心理教育手段:粘土剧。主题绘本:《我不知道我是谁?》。

工具、材料与人员安排:各色粘土;粘土制作工具;主题绘本(每组一本);<25人班级、>3岁儿童、<6人/小组;岛状工作台;1名心理老师总组织、每组1名助教老师随组辅导。

操作指南:

(1)开场:心理老师讲解课程背景、大体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绘本阅读:心理老师带领全体儿童阅读《我不知道我是谁?》。

(3)粘土创作:

①请儿童用粘土捏一个“我”(讲解粘土创作的基本要求)。

②分组创设一个“我”的粘土生活场景(随组助教老师协助创作)。

(4)将儿童创作的“我”放到生活场景中,请儿童表演“我”和他人之间的互动。例句:你是谁啊?我是……;你又是谁啊?我是……(重复这个对话过程,发现自己更多的特点和社会角色)

(5)课程总结:心理老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

四、结语

故事是儿童心理治疗领域的重要素材,“互动说故事”等技术诱发儿童说出自己创作的或者自发性的故事,并利用儿童心理分析响应其故事进行个体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在儿童发展性心理问题的团体辅导层面,尚缺乏对儿童阶段性的、共性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的技术或手段。运用儿童喜闻乐见的绘本故事作为媒介,设计出能够嵌入学前教育阶段常规课程体系的“故事治疗——多元绘本阅读”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模型,并根据学前教育阶段师资的实际情况,提供课程操作手册示例,为下一步在学前儿童中实施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模型并检验效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杰洛德.布兰岱尔.儿童故事治疗[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2]趙漪蓉.互动故事疗法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3]陈怡伶.读书治疗对增进幼儿人际关系辅导效果的研究[D].台湾:屏东教育大学,2006.

[4]诸佳男.基于读书治疗的绘本阅读对儿童情绪智力的影响研究——以小学四年级为例[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0.

[5]刘宣文.学校发展性辅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王万清.读书治疗[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endprint

猜你喜欢

团体心理辅导绘本阅读
提高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辅导设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校图书馆绘本阅读推广的探索
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对五年制高职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