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路线图解析
2018-01-27张修玉
张修玉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必须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进绿色发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与深化改革监管体制”生态文明四大任务。
根据十九大最新部署,笔者科学解析了生态文明建设路线图(见图1)以及生态文明四大任务与美丽中国关系图(见图2),其中,“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绿色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图,“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建设健康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施工图,“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建设宜居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图,“深化改革监管体制,建设法治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图。
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绿色中国
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最大限度地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重点支持生态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绿色物流业、绿色生活服务业以及新兴绿色服务业发展,逐步提高服务业在三产业中的比重,提高行业生态文明意识和节能减排水平,为产业发展增添活力和创新能力。
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引导项目向产业园区集中,规范园区环境管理,完善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退出机制;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企业清洁生产,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以政府、企业、公众为主线,全方位培育生态道德意识,通过绿色机关创建、引导培育企业生态文化、倡导公众绿色消费意识等手段措施,普及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企业、社区和公众的生态道德、环境责任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深入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系列创建活动和绿色细胞工程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建设健康中国
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加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的排放;加强扬尘控制,从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广清洁燃料汽车和电动汽车等提出控制交通污染措施,打赢蓝天保卫战。
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认真落实流域发展布局和环境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确保水质达到功能目标要求。对于排水集中、污染负荷高的河流,需要通过深度处理实现排水再净化。最后,通过人工湿地等技术强化水体净化能力,修复受污染水体,实现排水自然回归,保持水体质量稳定。
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工业固废处理与土壤重金屬管控,推广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针对工业园区及周边地区、固体废弃物集中填埋、堆放场地及周边地区等土壤污染高风险地区,从加强土壤污染监测监控能力建设、开展污染土壤修复试点示范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
全面建设美丽乡村。结合各地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基础以及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深化实施“以奖促治”政策,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同时,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实施农村环境质量提升工程;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行全覆盖、拉网式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模式。
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特色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建设宜居中国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优化和强化城市森林生态系统,重点建设绿地公园,扩大和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生物多样性,塑造水陆相拥、陆岛相望的风貌,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利用的多种组合类型的人工湿地模式。保护和恢复河岸生态系统,以维持河流健康,保持水流畅通的状态特征,全面恢复水-陆复合生态系统。
打造生态景观,营造优美宜居家园。建立“绿网+绿块”的生态网络,构筑以生态廊道为骨架,块状绿地为基质的生态格局。注重有机融合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绿化景观,完善区域“林、水、山、城”的生态系统,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生态景观结构,彰显城市特色和自然灵气。把有利于生态的理念应用到居住区规划建设管理之中,建设生态型居住区,逐步普及生态住宅。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美化居住区环境,建设节能、高效、美观的人居环境。
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有效推进红线区生态保护与整治修复,构建国家生态红线安全格局。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深化改革监管体制,建设法治中国
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探索建立“绿色GDP”考核制度,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长效考核机制,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长效、动态监管与责任追究。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定位的要求,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调整优化空间结构,落实科学合理的空间发展格局,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环境功能区主体环境功能目标,建立“分区管理、分类指导”的环境管理体系,确定相应的水、气、土等专项环境质量目标、指标和管理要求。
(作者单位系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