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开发校本教材,引领科学探究活动
2018-01-27杜明康
杜明康
[摘要]2001年教育部制定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了“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虽然现在国家已经明确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程,但想要有效地引导低年级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开发校本教材依然变得非常重要。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和科学课程属性,从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资源的整合、编写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科学探究;校本教材;低年级;内容开发;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36005601
低年级学生对外在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开发校本教材能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提升更多载体,使探究更有效。
一、用心选择课程内容,为科学探究找到载体
在科学探究活动校本教材时,课程内容的选择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它是师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载体和依据。在选择课程内容时,教师要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能力,紧扣科学特点。
如教学《沉与浮》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材料进行探究实验,如小木块、泡沫、铁钉、小石子等,但对于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就不要选入,因为它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低年级主要让学生了解沉与浮的一些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如材料的准备、实验过程的操作、观察,实验现象的说明、结论推导等。
低年级学生正是知识学习的起步阶段,他们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探究能力也比较简单,复杂的探究活动并不适合他们。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考虑到基础性、常识性的知识,活动内容尽量与生活有联系,使学生产生探究兴趣,并能有效参与探究。
二、用心整合课程资源,为科学探究注入活力
整合的理念要求教师能够从已有的课程资源提取出部分适合低年级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既能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提供载体,又能衔接其他课程,使科学探究的渠道变多,又能让学生更感性地认知科学探究活动。
如观察植物,低年级学生对观察植物也是非常感兴趣的,此时,教师可以将观察植物的方法整合过来,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整合到校本教材,以突出本地特色。如观察校园的植物,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布局、植物的种类、分布等设计成校本教材,然后设计探究活动方案,使学生可以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方法。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探究过程的安全性,将安全注意事项放在教材的显眼位置,使学生从小就具备安全探究意识。除了科学教材外,其他课程也是校本教材整合的重要载体,如语文教材中关于天气的课文,教师也可以将此内容整合到校本教材中,使感性的课文变成探究性的活动内容。
在整合课程资源中,教师可以围绕科学探究的特点,积极从教材中寻找适合的资源进行整合加工,以实现科学探究的灵性发展。虽然低年级刚刚开设科学课程,但教师可以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将一些容易进行探究的又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内容整合过来。同时,教师不能将其他学科与科学的学科属性相混淆。科学要突出学科特点,其他课程可以是兴趣的导入点,但探究过程还是要突出学科属性,这样才能让校本课程成为学生科学探究的重要载体。
三、用心编写校本课程,为科学探究提供保障
低年级学生正是知识学习的起步阶段,他们和五六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在开发校本教材时,其他各個年级的科学教材是校本教材开发的主要参考,同时,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校本教材还要突出图画的作用,通过生动的图文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如研究土壤,低年级学生对泥土特别感兴趣,他们会在课余时间去玩泥巴,哪怕将衣服弄得很脏也丝毫不会影响他们的激情。在开发校本教材时,教师要将土壤的基础性知识融入教材中,以学生感兴趣的场景为导入,然后将校园和生活区域引入教材,并借助生动的图文将探究的过程呈现,使学生可以从教材上找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当校本教材初步形成之后,教师可以将校本教材发给低年级学生,由教师进行初步的实践,以评估教材的价值和方法的可行性,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修改,通过修改删去不适合低年级学生活动的内容,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校本教材更接地气,执行起来也更有效果。
教师在开发校本教材时要围绕课内和课外两个层面,因为科学探究不能局限于课内。教材在设计时要突出方法的引导和任务的安排,由于低年级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校本教材一定要突出本地属性,使学生可以从身边的资源中去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同时,编写教材要不断地修正和改进,使教材能够成为引领低年级学生进行探究的重要载体。
总之,教师在开发校本教材时,要抓住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探究水平,巧妙引入身边的科学知识,使教材能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探究水平,实现校本教材的价值最大化。
(责编韦淑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