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认识“以人为本”与“为人民服务”的关系

2018-01-27杨燕华

山东青年 2017年9期
关键词: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

杨燕华

摘 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在教学中应从思想渊源、哲学基础、价值目标等方面进行梳理,明晰“以人为本”与“为人民服务”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内涵以及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执政理念。

关键词: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如何讲清“以人为本”与“为人民服务”的关系问题,这是课程教学的重点问题,教学中应从思想渊源、哲学基础、价值目标等方面进行梳理,明晰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内涵以及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执政理念。

一、“以人为本”与“为人民服务”两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贯穿中国共产党96年的一条主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求解放、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战争年代,只有动员和组织人民的力量进行坚决的对敌斗争,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因而,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多次会议上不断地讲“为人民谋利益”的问题,把维护和发展广大工人和农民的利益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南,深知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本。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为人民服务”的科学概念。1944年,毛泽东纪念革命战士张思德时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 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论断。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进一步深化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20世纪40年代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确立,让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党和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人民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也是新中国成立后能够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逐步转变为对外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既集中反映了我党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对执政党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市场竞争与价值规律,工业生产与环境污染,资源开发与能源浪费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而趋于复杂。同时,环境和地位的变化,导致部分党员追求“以官为本”、“以权为本”、“以物为本”等,甚至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为了经济发展而发展经济”的现象,为了经济增长而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全然不顾生态环境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因素。

如果说“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革命时期的党群关系,那么执政后的党群关系就不能仅仅是为人民服务,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筑梦圆梦的征程上,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发展理念中贯穿着鲜明的群众导向、民生导向,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二、“以人为本”与“为人民服务”两者的科学内涵是不同的

中国历代思想家们的“民本”、“为民”思想 , 是“为人民服务”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两者的哲学基础也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根本上说,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 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以为人民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和“为人民服务” 的实质都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 为了促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 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些来说,把“以人为本”等同于“为人民服务”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确。

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毛泽东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为民”思想的精华部分,诸如孔子的为公观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孟子的“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的观点, 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以及进而提出的“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的治国之道,即通过保护和安抚人民的方法去实行王道,便没有谁能阻挡和抵御得了的。作为国家的统治者必须体恤民情,关心百姓。毛泽东还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相融合,并结合中国的革命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进行了中国式的经典表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为人民服务”思想。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构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这指明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且,在党章中明确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员必须履行的四项义务之一,还强调了每个党员都要树立群众观点:即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毛泽东从理论上系统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 。

中国共产党96年的光辉历程,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面对新形势和新情况,中国共产党在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充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进一步认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者的基础上,对“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容不断拓展,不断概括,创造性提出“以人为本”政治理念。要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含义,首先,必须全面理解“人”这个概念的含义。“以人为本”的“人”,区别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民为邦本”之“民”,古代的“民”指政治结构中的最底层,民还代表了愚昧,即所谓的群氓,民是政治统治的对象,是君主的附属品;也区别于“为人民服务”中的“人民”,“人民”是政治的概念,相对于“敌人”而言的,长期与专政敌人或反对官僚主义联系在一起。而“以人为本”中的“人”的外延扩大了,指的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新的社会阶层等劳动者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包括人民群众在内的全体国民”(陈方刘 2013年)。“以人为本”的“本”指的是事物的根源或根基。这就用最简洁、最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新时期的党群关系: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根基。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所有这些,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为人民服务”。然而,“‘以人为本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包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权、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等。”(杨金海 2008年)另外,“以人为本”所关注的也不仅仅是人本身,还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等等,这些都是“为人民服务”思想所难以涵盖的。

三、“以人为本”是对“为人民服务”的继承和发展,两者是一脉相承的

党的执政理念的具体表达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发展,但它所要解决的根本价值追求却是内在统一的。“为人民服务”与“以人为本”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创新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以人为本”继承和发展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将党与人民群众关系作了本质的论述。

“以人為本”在坚持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关注每个个体的偏好与价值诉求,尊重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元化要求,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 “以人为本”至始至终“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另外,“以人为本” 不仅是处理人民与政党关系必须坚持的原则, 而且也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以人为本”强调人对一切实践活动的主体性、主导性。也就是说, 我们的各项建设和社会活动都必须把关心人的生命和命运、把满足人的需要和利益作为首要的原则和标准。这些不仅深刻揭示了“以人为本”的实质, 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而且也深刻揭示了“以人为本”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报告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

项目来源: 2017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D-100)

(作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1418)endprint

猜你喜欢

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不忘初心”告诉了我们什么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