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奇”制胜巧设练习,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2018-01-27施姝逸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思维发展小学数学

施姝逸

[摘 要]通过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掌握数学概念的本质,从而获得思维的发展。利用假象设计、题组干扰设计、条件隐藏设计三种策略,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做好阶梯性的铺垫。

[关键词]数学练习设计;思维发展;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5-0094-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天然的好奇心。教师如果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设计一些奇妙的练习题,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那么,该如何设计具有奇异感的练习题呢?一方面,可以根据教材的习题设计变式题;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情况设计变式题。

一、巧设假象练习,凸显概念本质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对一些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并没有深刻的认识。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迷惑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

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在圆的直径上画三个小圆(如图1),蜘蛛甲和乙以相同的速度分别绕着大圆和小圆爬行。谁先回到原点?

这道练习题立刻引起了学生的争论。有的说因为绕里边的小圆爬时会转许多弯,所以蜘蛛甲会先到;有的说因为爬里边的小圆就相当于抄近路,所以蜘蛛乙会先到;也有的说在速度相等的情况下,关键看所爬的路程,因为两条路程是相等的,所以两只蜘蛛会同时到达。经过讨论后,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圆的周长和三个小圆的周长是相等的。根据学生的这些结论,笔者引导学生进行验证,并继续追问:如果大圆中间再画出三个小圆,它们的周长还会相等吗?

在该环节中,教师利用具有迷惑性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猜想验证,探讨数学概念的本质,激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达到了有效训练的目的。

二、巧设干扰题组,预防认知误区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经常容易将旧知和新知混淆。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的关键点把握得不够准确,存在着一些认知的误区。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干扰性的数学题组,在知识的易混处巧设陷阱,从而引导学生质疑释疑,纠正学生的认知错误。

比如,在教学“正反比例”时,学生常常不能有效地把握正反比例的性质,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题目拿不准。笔者特意将一些容易错的题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题组辨析练习:1.圆的周长和半径成正比例,这个判断对吗?为什么?(学生由于没有认识到周长=3.14×直径,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而误判为错)2.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由于受到上一道习题的影响,学生会误判为正確)3.正方体的体积一定,高和底面积成正比例。(正方体的体积一定,那么边长也一定,高和底面积就不存在比例的关系,学生因为没有弄懂恒等式和比例的概念,误判为正确)

通过以上题组练习,不但使学生增强了对习题的深刻理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针对即将出现的错误问题进行防范,去伪存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巧设隐藏条件,激发灵活思维

为了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适当的练习,巧妙地隐藏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让学生只有经过精心地思考与分析才能够发现。

比如,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图2是由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组成的,已知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为6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要解答这道习题,关键是要看图找出隐藏着的小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学生在审题之后,认为条件不够,不能解答。我引导学生思考:大长方形和小长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小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多少?学生经过观察发现,4条小长方形的长等于3条小长方形的宽加上3条小长方形的长。由此可以得出,小长方形的长是宽的3倍,因此小长方形的宽为2厘米。借助这个条件,学生就可以计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这样的练习题,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探索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实现训练的目标。

围绕学生的易混点、难点和教学重点适度设计奇异题,就能够激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练习的目的。

(责编 黄巧敏)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维发展小学数学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