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铁路摄影人的大爱情怀

2018-01-27孟令霞

中国铁路文艺 2018年1期
关键词:蒸汽机车底片牡丹江

孟令霞

2017年11月29日,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个不平凡来自哈尔滨铁路局牡丹江铁路文化宫宣传指导战仁才。战仁才曾被铁总授予第一批“火车头职工艺术家”,他还被评委牡丹江市十大好人(文化艺术界的代表)并获得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颁发的“中国民族建筑事业优秀人物”,是一位知名的铁路摄影人。这天,他将自己数年来拍摄的近三千幅蒸汽机车反转底片无偿赠送给《中国铁路文艺》编辑部。这些底片按照国铁、地方铁路和拍摄年代分类归档,使用进口防酸防静电可以长期保存的底片袋独立存放,仅这些底片袋就花费数千元。当战仁才抱着两大盒底片交到《中国铁路文艺》主编杨新阳手中的时候,《中国铁路文艺》编辑部全体人员为这位铁路摄影人点赞。

战仁才说:“我把我养育了十几年的孩子——拍摄的运行中的蒸汽机车底片,送到了一个真正属于他的家——中国铁道出版社《中国铁路文艺》编辑部,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从此我便可以轻装前进。”我们从他讲述的十几年拍摄蒸汽机车的历程中,感受到了一个铁路摄影人对铁路的深情挚爱。

我国的蒸汽机车,从1876年我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开通,到1998年大同机车厂的最后一台蒸汽机车出厂,到2002年我国最后一台蒸汽机车落火,在127年的历程中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了我国铁路牵引机车的历史舞台。而战仁才拍摄的蒸汽机车那吞云吐雾的动态风采,也为记录蒸汽机车这一历史物件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能从他的作品里,感受到一种厚重的历史感,一种特有的文化味道,他的作品“有筋骨”“有温度”。

战仁才十几年拍摄蒸汽机车乃至拍摄少数民族民居的苦旅,出自一名摄影人的使命、一个铁路人的担当,让他时刻不忘拿起自己手中的哈苏相机,这是他在90年代花12万元买下的,这些钱在当时足以在牡丹江买一套很好的房子。战仁才从90年代初就开始拍摄运行中的蒸汽机车,他为此跑遍了原牡丹江铁路分局管内的117个车站,每次出发前他设定的行走路线都是最省时间、最有成效、最简捷的路线,尽可能晚间坐车睡觉,腾出白天时间投入工作。

拍摄蒸汽机车最大的难度,就是必须在冰天雪地的崇山峻岭里,在零下30多度的高山上,长时间地苦苦守候。只有这样,才能俯拍下那蒸汽机车的钢铁长龙在铁道线上吞云吐雾的壮美景象。他得知2000年哈尔滨铁路局最后一台蒸汽机车铁牛6800号即将在西鸡西机务段落火,便安排好工作提前去鸡西的大山里拍摄。当时正值寒冬季节,他爬上鸡冠山准备拍运行中的蒸汽机车,当时零下38度,他羽绒服里的水都冻成了冰,他忘情地拍了一天,滴水未进,当夕阳西下,他才觉得饥肠辘辘,饥渴难耐。为了拍摄广西河池地区地方铁路的蒸汽机车,尽管喀斯特地貌的山体陡坡林立,还是多少次爬上爬下地拍摄了一天又一天,下山的时候全然不顾扭伤了脚踝。他还到江苏的连云港、浙江的宁波拍运行中的蒸汽机车,那里没有山,他只好联系车站冒着危险爬上信号机,在不稳定的信号机上拍下了在南方地区运行的蒸汽机车。

战仁才对蒸汽机车从整备到检修、从保養到运行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备了一个蒸汽机车司机应有的理论知识。以至于在哈尔滨机务段举办“蒸汽机车回顾展”时,他自己写了几万字的展览说明。当一名老司机在和战仁才的闲聊中问他开过几年蒸汽机车,战仁才摇头说:“从没开过。”老司机连说:“不像,你分明说的就是一个老大车的语言嘛。”

如今,战仁才把这些还带有体温的运行中的蒸汽机车照片,无偿地捐献给了铁路。他真诚地说:“铁路给我的是一眼泉,我却不能还他一滴水;只能做好手头工作,并以无偿奉献作为回报。”我们由衷赞叹这位有着大爱情怀的铁路摄影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蒸汽机车底片牡丹江
论迟子建小说的人文情怀
蒸汽机车博物馆:时光慢递,后会有期
旧底片
车坛往事4:引擎进化之屡次失败的蒸汽机车
一座城的70年时光底片
贡献更多“牡丹江力量” 书写更精彩的“牡丹江篇章”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牡丹江流域自然地理敏感区划分研究
保护光明的“底片”
最后的蒸汽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