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中的那一缕香烛味
2018-01-27冯飞雅
冯飞雅
2009年6月20日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踏上虽近在眼前,却一直无缘一游的蓬莱仙岛。
岱山在海里飘着,海在岱山脚边绕着。是岱山映出了海的壮阔,还是海绣出了岱山的缥缈?只见流云缭绕,山峦峰尖遥遥地浸在水乳色的烟雾里。走过的景点不少,爬过的大山也有几座,像如此海绕山,山浸着海的还是初见,我想这就是蓬莱仙境之名的来历吧。
这是初夏的六月,海风懒懒地吹在脸上,竟然是久违的兴奋。
延着徐福的足迹,叩开了古镇的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高的古镇门碑,“东沙古镇”四个字苍劲有力地镌刻在正中间,门碑的庄严沉静与这四个苍劲的大字是那样的相得益彰,给古镇调上了安逸古朴之色。
青砖、粉墙、瓦房,古镇,这字眼名副其实地呈现在我的眼帘里。一段望不到边的石板路隔开了两边的民居,也是这条石板通道方便着古镇人的生活。两边古朴的建筑让我有一股莫名的惆怅,当年徐福真的到过此地吗?真的带着三千童男童女上过此岸吗?他又是以什么样的感受和心情带着这三千孩童去祈求一颗长生丸?当然,这一切已经不是我能知道就想知道的,再说眼前的旖旎已经与三千年前无关。古朴的古镇里居然保留着标有当年的语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礼堂,我猜想那应该是当年搞学大寨、学语录的专用场所吧。屋檐紧挨着屋檐,屋角又对着屋角,古镇的建筑紧凑而不凌乱,从建筑中你能感受古镇人的亲密,是那种我们向往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在古镇的建筑里,在古镇的人文里深深地让我感受了。
既然叩响了古镇之门,我想我更该去叩开古镇里的那个海洋博物馆吧?海洋博物馆里真实地展示了当年渔民的艰辛与刻苦。
大厅里放着一张四方而古朴的暗红色桌子,边上是同色的四条长凳,安安静静地迎送着在它们身上停留片刻的参观者。一边是渔网纺织过程的展示。那原色的绕线车在这展馆的角落里,静静地守候着岁月的变更,也默默地感受着时代的变迁,银白的渔网显得那样的纤细,似一位贤惠的渔嫂,静待她出海劳作的丈夫,受不了这深深的蛊惑,撩起织梭,我也装模作样当了一回渔嫂;一边是贝壳类的展示,从深海贝壳到浅滩贝类,应有尽有,让我看得眼花缭乱,虽是海岛上的居民,却是第一次见识这么多的贝类,也是第一次知道了竟然可以用那些贝类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和装饰品。博物館的二楼是鱼类标本,千百种的鱼类和千奇百怪的虾蟹类。最吸引我眼球的是当年黄鱼鲞加工的场面。那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雕塑,让人懂得了美味黄鱼鲞制作过程之艰辛,看到了渔民的汗水溶进黄鱼里,看到了太阳底下那一叶一叶竹沥上的黄鱼鲞,是那样的金黄金黄,我更看到了那些渔嫂们扶着酸疼的腰时,脸上漾开的是幸福、是欣慰。
那是收获,那是丰收,是渔民们辛勤和汗水换取的成果。看不完那一幅幅画面,数不尽那一种种贝类,但是时间不容许。我只是这里一名游客,一个匆匆的过客,尽管不舍,但还是走出这珍藏了海洋里所有生物的博物馆,还是挥手跟那朱红的长凳说了声再见。
绕过长长的山路,到了磨心山的脚边。
浑色的海水被血色的夕阳映衬着,恍是被大火燃烧着。随着海风的推动,那此起彼伏的波涛,视线能触及的地方是摔碎了却仍泛着底色的红玉,近处更是像极了奶奶土灶里的火焰。此时,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陈奕纯教授的那篇《着了火的霞光,着了火的山》,那是一篇怎样的力作?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若此情此景此时他也在场,那又该是一篇多美的散文抑或一幅夕阳与海的美画吧。拾级而上,仰望着那被四条龙紧紧拥抱着的定海神针,通体金黄,这是岱山人民的祈盼吧,希望神针能带给渔民安全和收获,能庇护这方人们平安幸福。此时我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西游记》悟空手里的那根“如意金箍棒”。我一脸疑惑地问同行的老师,你们是不是把悟空手里的金箍棒借来了?惹得他们都笑我傻。
幸福、安宁、健康、富裕,不仅仅是岱山人民的祈盼,更是我华夏子孙的期待!就这样一次一次走进岱山,一回一回穿过古镇,看不烦岱山的美,吃不厌岱山的海鲜,我还会继续,继续来叩响岱山之门!
责任编辑:曹景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