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2018-01-27张超

商场现代化 2017年24期
关键词:机遇发展

张超

摘 要:本文就国内信用证在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机遇进行探讨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思路,为该项业务的普及发展提出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国内信用证;机遇;发展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进出口企业受到巨大影响的宏观形势下,外贸企业在努力稳定、恢复进出口业务的同时,开始加大内销的力度。在开拓国内市场的过程中,企业也面临着对国内银行产品陌生、银行服务不能满足业务需求、贸易融资困难等很多障碍。商业银行适时推出的外贸企业一系列金融产品,其中国内信用证作为支持“外贸转内销”的重点产品,结合央行2016年《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的重新修订,赋予了国内信用证发展的新机遇,业务适用客户群体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拓宽至国内企事业单位之间货物和服务贸易。

一、业务背景

自人民银行1997年首次出台《國内信用证结算办法》至今近20年以来,国内信用证作为传统的结算工具市场普及化程度不高,参考对比与之最为相近的银行承兑汇票,据中经网统计,截至2016年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66.92万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2.7%,达到4.5万亿元。因此,如何把握新政策之机,大力发展国内信用证并通过创新创造更大价值,是商业银行贸易融资发展的当前热点。

二、国内信用证发展存在的问题

1.认识程度不够,业务管理与操作水平待提升。部分行缺乏对国内信用证业务的正确理解与认识,仅作为结算业务进行管理,缺乏产品组织协调,特别是市场营销、产品管理与结算部门之间沟通配合不够,部分地区产品管理部门对下级业务经办机构指导不到位,严重影响该产品的全面推广。

2.缺乏熟悉产品的营销人员,对业务“不懂、不学、不做”。国内信用证作为国际信用证在国内的“舶来品”,日常的管理与推广主要依靠国际业务部门向习惯使用国际信用证结算的客户进行推广与营销,大部分对公人员仍坚持或熟悉以银行承兑汇票、国内保理和流动资金贷款作为拓展本币业务的拳头产品,对公队伍对该业务不熟悉、不学习,无法正确引导客户了解国内信用证结算安全、融资灵活的特有优势,难以发掘潜在客户的需求,制约了业务发展。

三、国内信用证政策新机遇

1997年出台的《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和《信用证会计核算手续》(银发〔1997〕265号文印发)已正式废止,于2016年10月正式启用《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人民银行和银监会〔2016〕第10号公告),新办法借鉴了国际上已经相当成熟和业界公认的UCP600与ISBP98等国际惯例通行规则,并“接地气”地结合国内贸易现状和法律法规,重新规范和完善了国内信用证业务,赋予了国内信用证新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对比银行承兑汇票、流动资金贷款等传统金融工具,国内信用证具备以下新特点:

1.安全性高:银行间信用,付款有保障;同时要求真实性审核,提供至少包括发票,表明货物运输或交付、服务提供的单据。

2.流通性快:取消对转让的限制,使得向供应链上游延伸,转让便于流通使用。

3.适用范围广:从货物贸易拓宽至服务贸易,其中,服务贸易重点覆盖包括但不限于运输、旅游、咨询、通讯、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广告宣传、电影音像等服务项目。

4.融资成本低:取消对保证金和手续费的政策规定,定价市场化,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5.融资期限长:从原规定的6个月延长至1年期,与银行承兑汇票电票及流动资金贷款期限一致,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增强与其他金融工具间的替代性。

6.合作渠道广:从传统商业银行扩展至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同业机构间合作机会增大。

四、国内信用证发展新思路

应对当前业务新形势,作为商业银行应当既定本外币、内外贸一体化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因此,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建立健全国内信用证产品融资系列,不仅完善开证、议付、买断等传统融资方式,更是结合市场需求推出国内信用证与银行承兑汇票、国际信用证、收益权转让等相结合的创新产品与偿付类等具有市场冲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组合式产品。同时,于2016年下半年启动同业福费廷买入和转卖业务,充分体现商业银行为广大企事业单位和同业金融机构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1.巧用工具、灵活组合,实现“1+1>2”效果

市场需求:一定时期银行承兑汇票的流动性受限,同时票据贴现成本较高,“持票”企业出现采购支付困难。

解决方案:“盘活”持票企业手中票据。银行可根据企业需求,在其国内/进口贸易背景真实的情况下,以企业合法持有的、符合银行相关规定的银行承兑汇票作为担保方式开立国内/进口信用证及为其办理信用证项下赎单融资/信托收据贷款或海外代付业务,为企业提供短期融资信用支持的金融服务。充分运用“银行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两种结算载体的功能,为客户提供“票证一体化”的融资支持,并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2.专业专注、流程控制,为优质中间商实现“无担保“融资

市场需求:手握上下游重要客户资源的贸易商,其作为供应链条上的中间商,苦于无法向银行提供足额抵质押担保,未能启动贸易收付业务。

解决方案:中间商凭其收到下游采购方开出的信用证向银行申请向上游货物制造商/供应商开立第二份内容近似的信用证,通过控制单据流,确保下游采购方的正常回款作为第一还款来源。本方案中,银行基于真实的贸易流程和稳定的交易供应链关系,通过结构设计、流程控制等手段来控制交易风险,通过主证与子证的无缝衔接,可以通过控制操作风险进而替代或部分替代客户办理融资业务时所需的抵押、担保等手段,既解决了客户“无担保”融资难题,同时也降低了客户的融资成本。endprint

3.“旧瓶换新装”,结算嵌入传统融资发挥新功效

市场需求:银行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或固定资产贷款等传统表内融资,可能会出现受贷款规模调控制约放款或是面对企业强势的议价能力无法满足降成本要求等情况。

解决方案:传统买方为解决经营性资金周转或固定资产贷款项下采购机器设备、支付建筑工程费用或其他符合信用证规定用途款项时,可以开立以卖方为受益人的信用证,一方面可以双方协商由买方或卖方进行融资,另一方面亦可以协商选择由买方或卖方承担融资利息和相关费用,信用证到期后再由银行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或固定资产贷款承接,会计科目从表外业务转入表内核算。

五、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建议

1.抓机遇,深挖潜。当前,商业银行应紧抓国内信用证的政策机遇,以及契合当前扩内需的市场机遇,积极做好市场需求的挖掘与跟进工作。针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客户挖掘国内信用证业务需求,充分发挥我行公司机构业务客户资源优势,结合市场需求推进国内信用证的客户覆盖率与产品替代率。

2.抓创新,促创效。重视和加强对国内信用证的研究和应用,根据该产品兼具结算与融资功能,创新重点应顺势融入本外币、内外贸等“大对公产品”,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认知度。近期创新设想方面,可直接借鉴现有国际信用证DC-trade,国内信用证操作电子化,增强用户体验,此外,还可以结合国内信用证+资产证券化等投行化创新模式,多方式引入社会融资增强产品竞争力,最终形成创效。

3.抓队伍,强推广。国内信用证是一项既熟悉又“陌生”的金融工具,因此,建立和培養一支具有专业化素质的信用证专家队伍,是迅速开展业务的关键。

相信,通过多措并举、联动创新,将有利于国内信用证的健康、快速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建设银行本外币、内外贸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从而实现国内信用证价值创造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陶绪翔.对国内信用证业务快速发展的思考.行政与法,2012(3):118-121.

[2]林琳.对我国商业银行国内信用证业务快速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以广东省为例.南方金融,2013(12):112-113.

[3]杨水平.关于国内信用证在中国的发展问题探讨--从中国银行看国内信用证业务十年发展.江苏商论,2010(2):37-37.

[4]余培.国内信用证或迎来“白金十年”.中国外汇,2015(12):34-35.

[5]吴宇飞.国内信用证结算中运输单据物权属性缺失问题.中国流通经济,2015(11):116-122.

[6]陈醒菲.浅议商业银行国内信用证项下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措施.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1,17(3):97-98.

[7]李成青,谢洁华.银行承兑汇票与国内信用证的业务比较分析.金融管理与研究,2012(1):53-56.

[8]李颖.浅论国内信用证项下结算及融资风险控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4(22):103-104.endprint

猜你喜欢

机遇发展
再见,机遇号
泸指v型逆转 进场机遇可期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机遇
教师发展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