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宗商品贸易融资方式及财务风险防范
2018-01-27何波娜
何波娜
一、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现状
我国虽然在大宗商品融资的品种和方式上差异不是很大,但在实际应用中采用信用证与其他融资组合相结合,对于长期贸易融资方式很少见。2017年以来,国家信贷政策逐步收缩,贷款难度不断加大,国家政策对转口贸易、大宗商品行业都有了严格的政策限制,贸易融资越来越难。在一些地区的银行已经对大宗行业的授信取消了,且遏制了对转口贸易铜、镍等的开证。随着这些贸易融资的缩紧金融机构也逐步推出这些融资的变异产品。
二、大宗商品贸易融资方式及财务风险
大宗商品贸易融资指金融机构或财务公司依托大宗商品为企业提供各种融资便利,金融机构根据商品的属性、贸易流程、客户需求以及监管需要为企业设计出个性化、合理化的融资方案。随着大宗商品企业贸易业务的创新,经营日趋专业化,融资模式也跟着业务模式不断涌现。
(一)贸易融资方式
1.国际信用证融资。银行通过大型集团公司的信用担保,授信给企业适合的开证额度,通常在申请开立额度内的信用证时,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银行保证金(一般是20%,但目前很多银行会根据企业的风险和合作程度,适当减免),银行保证金主要是应对付款的违约风险。
案例:甲大宗企业与乙海外供应商签订镍的进口合同,同一时间可在期货市场做套期保值,锁定差价和风险。由甲企业所在的进口银行开出90天的美元证或180天的人民币证给乙海外供应商。甲企业收到镍现货后迅速出售,收回货款,即期收款远期付款,相当于获得一笔短期融资,待信用证到期后偿还开证金额,在额度范围内并可滚动融资。在整个过程中的期现价差损益、汇兑损益及信用证融资费用就是最终的收益,有些大宗企业如果对价差时点把握较好的话,还能抵消融资成本。很多大宗企业为了节省融资的成本,往往构建开证给海外关联方进行票据贴现,海外的融资成本远远比国内低。
此贸易融资还可以变异为代付业务,是国内银行与海外代理银行签订贸易融资协议,借助代理行给予国内企业的授信额度由代理行代为提供头寸,代理行将按照国内银行指示进行即期付款,一般融资期限可以长达1年,待约定到期,企业偿还国内银行融资款后,国内银行再向海外代理行偿还头寸,即经常提及的海外代付。在人民币升值的条件下,海外资金大量流向新加坡、香港等地,再结合海外银行资金充裕,外汇不受外管、人行的限制,融资成本低,海外代付业务在解决大宗企业对资金需求的同时又满足规避汇率风险的需要,且这些都是表外项目,可以不在账务处理中体现。
2.国内信用证融资。目前银行机构对国内信用证融资准入放宽、付款期限放宽、适用范围扩大,此举一方面引入了更多的参与者,搞活了市场,另一方面也对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信用证的开立应当具有真实的贸易背景,近年来,国内经济下行,曾经被经济繁荣掩盖的国内信用证风险逐步显现,同时监管部门的合规要求也不断提高。
3.流动资金贷款、动产质押融资。流动资金贷款是最简单的一种融资方式,但银行对企业的要求高,成本高。目前银行的流动资产贷款也需要有真实的贸易背景,需实现计划定向支付给客商。
动产质押融资包括标准仓单质押融资、存货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案例:大宗企业戊以从上海期货交易所交割平仓买入现货,但这些现货往往是用标准仓单体现,标准仓单对货物的要求、型号、品质都有严格的限制,且这些要求的审核完全由期交所授权的仓库进行验收,将这些标准仓单作为质押向银行申请短期融资,银行与存放标准仓单的仓库核实货物信息后,根据货物市值的75%-95%申请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或放贷,企业从而获得短期融资,到期后偿还本息,释放仓单流动性。
4.其他衍生。除上述经常提及的融资方式外,银行通过组织其他金融工具,如远期合约、货币期权合约、远期结售汇等,通过多种组合,特别是在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下,还可以平衡内外盘利润、规避汇率、利率风险,促使贸易顺利进行。如黄金租赁、白银互换、内保外贷、外保内贷、远期结售汇、福费廷、保理业务、FTN业务等或若干种组合。
(二)贸易融资存在的财务风险
1.会计账务处理风险。信用证融资往往会借助关联公司进行贴现时,主要关注贴现银行与关联公司签订的贴现协议条款,即银行是附有追索权的,不应终止确认应收票据,应计入短期借款,发生的费用按受益期进行摊销;如不附有追索权的,终止确认应收票据,发生的费用一次性计入损益。
2.税务风险。实际融资过程中,为了方便货权的控制,银行往往与企业签订货物买卖合同与回购合同,根据现在的会计准则,不符合收入准则,而应确认融资处理,但税务上仍按照收入确认,如是跨年的成本,还需考虑成本列支的问题。
很多企业在构建的同时,如果风控管理不健全,在多家关联公司之间进行循环倒手,表面上看似贸易行为,实质上货物所有权并未发生实质转移,即所谓的“空转”,还存在虚开增值税发票的风险,以及在关联企业定价方面未考虑到买方付息与卖方付息的区别,存在定价不合理的风险及费用列支所引发的所得税问题。
三、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的风险防范
1.结合大宗贸易的业务流与资金流设计风险应对策略。结合自身公司实际情况制定配套的风控制度,学习同行业比较成功的案例,在财务部门专设资金主管,专门负责融通资金,在熟悉业务流程的同时,理解贸易融资的方式特点,选择适合公司的贸易融资,并能缩减成本,带来更大的收益。
2.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将贸易融资存在的风险列为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和健全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充分了解与之进行的交易对手,风控部门及时与财务部门针对客户资质情况进行沟通,通过融资方式掌握风险并将其规避,运用贸易融资规避风险的同时获取收益。核实货物的价格风险是否已经做好相应的套期保值,定期复核头寸管理,财务部设置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即操作与业务洽谈分离。
3.合理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相关融资负责人员应尽可能的做好资金预算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大与银行的合作力度,选择信用良好的银行形成长期合作关系,降低融资成本、融资期限,减少银行信用风险的发生。在银行操作过程中全程跟踪,规避因银行人员操作风险带给企业的损失。同时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定实质有效的收账政策和挂历制度,充分了解每一笔业务,合理利用保险公司提供的各种保险等有效的规避风险。
随着大宗商品行业的兴起,贸易融资日益成为企业规避风险、融通资金、加快发展的助推器,大宗企业应意识到通过贸易融资进行规避风险的重要性,特别是财务资金风险,加强案例积累,不断总结经验,建立良好的融资风险控制制度、资金预决算制度及资金安全管理制度,以更好的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朱思全.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的方式及影响[N].期货日报,2014-04-08(003).
[2]李杰.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的方式变异及风险[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4-05-2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