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际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的研究探讨
2018-01-27季社茹
季社茹
一、引言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道路客运线路网络日趋完善、层次化特征日趋明显,初步形成了以县级城市、省内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和区域经济带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基层网络、地级市网络、省市级网络与大区域网络四个客运线路网络层次。依托发达联通的客运线路,城际客运交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国交通运营领域中的重要构成之一。城际客运交通是一个涉及众多人员、公共财产、公共基础设施,集运营、管理等相关业务为一体的复杂交通系统,因此,需要对其经济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以充分保障城际客运交通日常运营管理的顺畅性与有序性,为以城际客运作为主要出行方式的出行者提供便捷、完备的出行工具。
二、城际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的目标
城际客运交通是一项相对较为复杂的交通系统,其主要的基本要素包括城际客运交通的实际管理者、客运交通公司的运营者以及有出行需求的乘客,城际客运交通系统是城市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城际客运交通经济管理者肩负着维护城际客运交通系统有序、稳定运行的重要责任,满足乘客在城市之间正常出行的需求,这是城际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与工作重心。此外,由于城际客运交通系统中涉及众多的公有物资与公共基础设施,因此城际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还应当在保护公共物资完备无损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公有物资为城市之间的有效交流提供“通话”机制保障,提升公共物资的利用率与经济效益,实现城际客运交通系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城际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1.出行者参与率低
出行者是城际客运交通经济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也是城际客运交通系统的服务对象,作为享受城际客运交通服务人员,其群众基础深厚、群众基数庞大,本应成为城际客运交通体系中的重要支撑力量,为经济管理工作出谋划策。但是现阶段由于城际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放度与透明度相对较低,出行者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参与度较低,其价值与地位未能得到体现,甚至由于城际客运交通经济管理的封闭性,出行者与管理者、运营者之间的沟通也存在相当大的阻碍,管理者与运营者无法真切地聆听广大出行者的意见与看法,而出行者由于其想法与意见无法得到有效地反馈,转而加深对城际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的误解,这不仅不利于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城市的和谐稳定发展。
2.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
客运交通由于具有机动灵活、集散方便的优势,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居民短途出行的首选,城际客运交通体系是连接城市之间经济活动与物质交流的纽带与桥梁,因此城市的各级政府部门都对城际客运交通的重要性予以肯定与重视,并且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予以相应的政策与资金支持。然而由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具有建设周期较长、经济效益回收慢、前期投入高等特点,城际客运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与建设力度都无法满足城际客运交通实际快速发展的需求,导致现阶段的公共基础设施无法支撑城际客运交通的正常、有序运转,给城际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例如由于城际道路的建设与修缮工作进展缓慢或者道路的规格与质量无法满足城际客运车辆行驶的规范要求,城际客运车辆只能另选其他道路,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城际客运交通经济管理的成本。
3.经济管理体系不健全
城际客运交通系统的有序运转不仅需要管理者、运营者与出行者的积极参与与完备合规的公共基础设施,这些因素是城际客运交通系统能否运转的前提,而在城际客运交通系统开始运行之后,管理体系才是维护客运交通系统稳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现阶段城际客运交通经济管理体系不健全,相关法律与法规未能及时制定与落实,不同城市制定了具有自身城市特色的经济管理规章制度,却未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标准与规范,使得全国性的城际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面临无章可循的问题,不仅会阻碍城际客运交通的正常运转,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城际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优化研究
1.提高出行者的参与度
出行者是城际客运交通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城际客运交通管理工作应当提高出行者在具体管理工作中的参与度,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优化城际客运交通经济管理。一方面,城际客运交通管理者与运营者应当将需要公众参与的业务或管理工作对外开放,使得感兴趣的公众能够及时了解管理工作的动态,并为管理工作出谋划策。另一方面,城际客运交通管理者应当通过标语宣传或其他手段提升出行者对城际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的关注度与参与度,强化公众的参与意识,并为公众参与经济管理工作开设各种便捷的渠道或平台,方便公众参与到经济管理工作中来。对于公众提出的有价值、可行性较高的意见,管理者应当高度重视、予以采纳,并就相关公众提出嘉奖,以提升公众对经济管理工作参与的积极性。
2.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加快与基础设施的完备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在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提供给建设方优惠,并对于提前完工的建设方予以嘉奖与其他优惠激励,以提升建设方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招标工作的透明化,以期遴选出资质深厚、人员充沛的建设单位开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以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与效率。
3.健全经济管理法律法规
鉴于城际客运交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地方性显著,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对各个经济管理法律法规进行调研与取舍,从而制定出统一标准的法律法规或相关政策,以保证经济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五、结论
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间的交通联系日益频繁,并呈现高密度、小批量、人员流动周期性强等显著特征,城际客运是城际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于满足城市群内部的城际交通出行需求方面,由于其具有机动灵活、集散方便的优势,在城际交通中占据异常重要的地位。城际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存在上文所述的出行者参与率低、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对提高城际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成效具有积极意义。
[1]蒋树鹏.谈城市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的研究[J].才智,2017,(20):235.
[2]范运华.城市客运交通经济管理工作的研究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0):162.
[3]陈伟劲,马学广,蔡莉丽,栾晓帆,李贵才.珠三角城市联系的空间格局特征研究——基于城际客运交通流的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04):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