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个伟大”及其践行路径

2018-01-27张谨

探求 2018年4期
关键词:四个伟大伟大工程特色

□张谨

“四个伟大”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它的形成有着独特的历史逻辑、时代逻辑和实践逻辑。“四个伟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和行动遵循,它的提出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只有深刻领会“四个伟大”的基本内涵、相互关系、主要特征、重大意义,不断探索其践行路径,才能有力化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四个伟大”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其主要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踏上了新征程,被赋予了新使命,那就是要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四个伟大”的诞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深刻的社会根源、丰厚的实践基础和凝重的时代烙印,其内涵之丰富,关系之紧密,特征之鲜明,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一)“四个伟大”的内涵与相互关系

伟大斗争是指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面对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而表现出的巨大勇气和良好精神状态;伟大工程是指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伟大事业是指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伟大梦想是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个伟大”不是孤立自存的个体,而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P17)这就是说,“四个伟大”内涵不同,作用各异,但又相互照应、相互协调、相互影响,一方的存在和实施,以另一方为条件和依托。伟大梦想是方向和目标,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领航导向;伟大斗争是状态和力量,为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扫除障碍;伟大工程是前提和保障,为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供牵引;伟大事业是过程和路径,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梦想开辟征途。“四个伟大”是通过实践这个中介连接起来的大系统,大系统中的关键因素是伟大工程,伟大工程围绕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展开,需要伟大工程起到核心支撑作用;伟大斗争围绕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进行,需要伟大斗争破解难题;伟大事业追寻伟大梦想,需要伟大斗争、伟大工程清宫除道;伟大梦想是归属,是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整体推进的必然结果。

(二)“四个伟大”的主要特征

1.创新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为之不懈努力的远大理想。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转变,正向强起来的目标迈进。任何历史的转折关头,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引。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到“姓资姓社”问题的大争论;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到新农村建设,再到乡村振兴规划的实施,都说明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被实践证明有着光明前景的人间正道,也是无“道”可借的崭新之路。“四个伟大”诞生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期、战略机遇期,其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前所未有。

2.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时代,党和国家的阶段性任务更加明确,时间更加紧迫,要解决的问题更加复杂。“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时不我待”,都是对“时代”概念的科学阐释,“四个伟大”顺应了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在新时代里,我们将面临自然和社会带来的更加严峻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各种影响党的生机与活力的违纪违法行为依然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受到了来自国内外反动势力和不良社会思潮的破坏与干扰,彻底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还任重道远。“四个伟大”以破解时代难题为己任,以弘扬时代精神为动力。

3.实践性。“四个伟大”既是治国理政的科学思想,又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方案,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四个伟大”的应有之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路子,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等。同样,“四个伟大”就是在一步一个脚印的伟大实践中逐步总结、完善的结晶。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没有体验过天灾人祸,就不可能有新思想的提炼。“四个伟大”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这是它存在的价值和基础。

4.整体性。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特点,也是完整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四个伟大”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它的整体性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一性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密不可分;它的整体性是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决定的,我们的小康社会是全面的小康社会,我们的现代化强国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它的整体性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整体性思维方法的传承,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性发展。

二、“四个伟大”的重大意义

“四个伟大”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入攻坚阶段,“四个伟大”的贯彻实施,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

(一)“四个伟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四个伟大”的目标来看,它要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使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从“四个伟大”的内容来看,它包含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从“四个伟大”的运用手段来看,它包括体制机制创新、精神状态改善、战斗意志磨炼、深入彻底反腐等。“四个伟大”的实施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它的最大受益者是全体中国人民。因此,它体现了党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前途命运以及人民的前途命运的高度统一。“四个伟大”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1](P1)“四个伟大”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紧密结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阶段的具体目标紧密结合,从而体现了历史传承、现实任务、远大理想的高度统一。这些特点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高度契合,由此,“四个伟大”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四个伟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的理论源泉和实践根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在“四个伟大”理论基础之上的,这是因为“四个伟大”提出之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就不知不觉地包含了“四个伟大”的基本内容和行动要求,“四个伟大”提出之后的自觉行动,得力于其主要思想的正确引导。党的十八大认识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开诚布公地作出了“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大判断。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方面,更加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注重顶层设计,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且由原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加了文化自信,形成了“四个自信”;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所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是紧紧围绕“四个伟大”所包含的时代课题、社会问题的理论解答和实践解决中形成的。随着“四个伟大”的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得到进一步丰富与拓展。

(三)“四个伟大”是人民本位思想的生动体现

一切为了人民利益,把人民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是不忘初心的时代表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民心”、“民生”、“获得感”、“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是新时代党的文献和十九大报告中多次出现的词汇。“四个伟大”的根基在人民,“四个伟大”的力量在人民。“四个伟大”中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的晦涩难懂的概念,也不只是止步于思想环节,而是要在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下功夫。正是有了这样的执政理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使人民群众获得了推心置腹的认同感,“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整体实施,让人民群众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人民政府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到了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其成效令世人瞩目。如今,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已达6000多万,年均减少139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10.2%下降到了4%以下。[2](P351)以上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人民本位思想的最真实写照。

(四)“四个伟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踏入新征程的行动纲领

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征程意味着新起点、新担当、新任务、新目标,它需要新思想、新理论、新纲领指点迷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历程表明,只有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办事,我们就能事半功倍,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四个伟大”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展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所处国际环境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不过,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需要通过“斗争”去战胜它。从重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到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到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都生动展现了我们党勇于自我解剖、保持战略定力的新气象新作为以及深沉的忧患意识和敢于自我革命的英雄主义气概。“四个伟大”是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聚焦化和具体化。它既具有认识论意义,又具有方法论意义。

(五)“四个伟大”是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世界呈现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了全人类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远大理想,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命运与人类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力争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更需要中国。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进出口总额达到3.69万亿美元,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0%,已成为真正的贸易大国。[3]为了化解冲突、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党和政府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为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新平台。尤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这一方面彰显了负责的大国精神、大国风范,另一方面体现了高度的战略眼光、能力自信。推进“四个伟大”离不开国际大背景,甚至离不开国际社会的鼎力相助。任何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做法,都会事与愿违;任何盲目排外、孤芳自赏的态度,都如井底之蛙。中国发展得越好,就越有能力塑造和影响世界,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统揽“四个伟大”,鼓舞了世界上发展中国家走向富强的坚强决心和信心,拓宽了世界上发展中国家走向富强的思路和方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四个伟大”的践行路径

“四个伟大”涉及的内容繁多而复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1](P15)这就要求我们具有长远的战略规划、科学的思维方式、有效的工作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一)科学统揽“四个伟大”

首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四个伟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构成了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理论体系,它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众多基本问题。“四个伟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化、实践化和逻辑延伸,是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有效途径,是贯彻落实“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其次,以整体性思维把握“四个伟大”。“四个伟大”的整体性源于各要素间的密切关联性,即“要素间性”。如果我们把“四个伟大”仅仅看成“四个要素”,而认识不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把之作为彼此独立的个体,就会顾此失彼,就不能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部门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甚至使手段与目标相分离、过程与价值相脱节。同样地,离开这个特定的系统来实施“四个伟大”,就不可能形成一股合力,甚至会偏离前进方向。再次,以动态性思维推进“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目标任务,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这就需要我们用开放的、变化的眼光分析问题。世界形势是变化的,国内外风险是多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与之相应地,“四个伟大”的表现形态、相互作用方式、解决重点、推进举措等,都应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各方面的挑战,坚决反对消极应付而无所作为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二)进行好具有新时代特点的伟大斗争

其一,认识到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这“三性”是由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所谓长期性,是指斗争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所谓复杂性是指斗争的交织多样性,既要应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风险和挑战,又要解决各种重大社会矛盾;所谓艰巨性是指斗争的阻力大、要求高。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分析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化解改革攻坚期和深水期的矛盾与问题,做好长期打硬仗的思想准备。其二,凝聚力量,敢于斗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力量,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力量,用促进公平正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来增进人民福祉,从而调动每个人的创新力量。力量来源于信仰、理想和动力。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深得人民拥护、爱戴和信任;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坚持独立思考、锐意开拓,树立了良好的大党大国形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很好地处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开展伟大斗争的力量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关键所在。其三,把握斗争规律,讲究斗争策略。要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矛盾分析法来归纳总结各种斗争的规律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斗争形式开展积极有效的斗争。阶级矛盾再不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但是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更加复杂突显,境外敌对势力的进攻更加疯狂狡猾,各类自然灾害频繁爆发。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新态势,既要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社会次要矛盾;既要重视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善于分析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

(三)建设好具有新时代特点的伟大工程

一方面,坚定理想信念,净化政治生态。中国共产党人要经受住“四大考验”,要战胜“四种危险”,就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政治建设统领其他建设。重点是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具体来说,就是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基础上,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使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乐于做群众工作,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尽量满足群众利益诉求;不断提高社会认可度、解释力和感召力。另一方面,科学管理干部,持久正风肃纪。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创新党管干部的体制机制、完善干部考核的方式方法、提高干部党性修养、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党管干部不是简单的管任免、管分工,而是要建立一套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不仅要管好领导干部的日常工作,也要管好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不能局限于“内部”考核,更要强化“外部”考核,把考核的主体与权力更多地交给人民群众;持之以恒地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活动,在党性锻炼中提高党性修养;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培养实事求是、扎实稳健的工作作风。再一方面,强化纪律建设,深入彻底反腐。纪律教育要规范化、要有针对性和主动性。要不断总结反腐经验,加强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探索反腐新招、实招和绝招。纪律教育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薄弱环节,往往就是因为纪律教育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导致一些领导干部逐步走向堕落深渊。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不仅为国家挽回了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从根本上扭转了党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当前,腐败领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三大”特点,即涉案金额大、官衔大、查处难度大。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化反腐力度,构筑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铜墙铁壁。

(四)推进具有新时代特点的伟大事业

一要保持政治定力,坚定“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伟大事业的方向与路标,理论自信是指导与遵循,制度自信是根本与保障,文化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精神力量与心理支撑。“四个自信”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之中。因此,我们要始终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不断解决新时代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二要顺应时代新要求,践行时代新思想。要深刻领会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新要求,深入剖析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的新变化,准确把握新时代战略安排,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规划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线图,列出了具体的时间表,它要求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把握时代性、掌握规律性、坚持创新性,分阶段、有步骤地完成各项任务。三要科学谋划新发展,破解社会主要矛盾。以新发展理念为行动准则,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谋划新发展,大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着力解决我国城乡间、区域间、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以及在制度、技术、产业等方面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归根到底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利益需求,是新时代践行新思想的中心旨趣,坚决反对回避矛盾、知难而退的行为。

(五)构筑民族复兴的精神之纬

首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从历史逻辑、时代逻辑、实践逻辑、文化逻辑上看,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此,“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1](P15)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证明,我们什么时候加强党的领导,什么时候就能在前进道路上化险为夷,什么时候削弱了党的领导,什么时候就会走弯路,甚至停滞不前。其次,坚信中国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中国社会之所以出现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最根本原因是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表明,“老路”是回头路、死路,“邪路”是断头路、绝路。“道路通,百业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之路,它必将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再次,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引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只有加强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表达,只有把它融入到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才能转化为心理认同和行为习惯,才能转化为崇高信仰和理想。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只有建立起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走群众路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猜你喜欢

四个伟大伟大工程特色
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读周恩来《过好“五关”》
特色种植促增收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
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深刻理解推进党的建设要一以贯之
推进“四个伟大”实践的思想武器与行动指南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精神开启党校发展新征程
“四个伟大”的科学内涵
林彪缘何题写“四个伟大”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