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2018-01-27王宗玲王美霞王凤良戴丽娜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普内科山东青岛26603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18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呼吸机阻塞性

王宗玲 王美霞 王凤良 戴丽娜 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普内科 (山东 青岛 266034)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2018年6月,按照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分别为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总有效率以及PaCO2和PaO2水平的变化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比对照组患者高18.0%,P<0.05,比较差异显著。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低8.0%,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PaCO2和PaO2水平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后的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更高,患者的通气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上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发病以后,随着病程的延长,在疾病后期易伴随II型呼吸衰竭的发生[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常接受抗感染、止咳以及低流量持续吸氧等常规治疗。有研究表明,无创呼吸机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也改善患者的高碳酸血症以及缺氧情况[2]。本次研究探讨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2018年6月,按照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分别为50例。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3:2,年龄为45~69岁,平均年龄为(58.2±2.2)岁;实验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3:7,年龄为47~72岁,平均年龄为(59.3±3.3)岁。两组患者经过相关的检查已经被确诊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且排除患有心理衰竭、精神疾病或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患者。本次研究在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且均已签署相关知情声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不显著,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给予患者抗感染、止咳以及平喘等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首先确保患者没有无创呼吸机的使用禁忌,之后给予患者治疗。将呼吸机调整到s/t模式,频率为12~18次/min,氧气流量为3~5L/min,吸气压力第一次设置为8mmHg,之后结合患者的情况逐渐将其调整为12~20mmHg,呼气压力第一次设置为0mmHg,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将其调整到6~8mmHg,保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处于90%以上的水平。患者每天接受两次的治疗,巡视间隔时间为4h,在患者有不良情况出现时,及时报告给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1.3 疗效判断标准

对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以及PaCO2和PaO2的水平变化加以对比分析。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且动脉血气水平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且患者的动脉血气水平也得到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动脉血气水平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恶化。其中总有效率为显效以及有效二者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总有效率以及PaCO2和PaO2水平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其中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总有效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aCO2和PaO2水平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如果P<0.05,则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50例患者中,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的例数分别为31例、15例和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50例患者中,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1例、16例和1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0%。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患者高18.0%,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CO2、PaO2水平对比

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PaCO2为(54.69±6.3)mmHg,PaO2为(60.13±7.16)mmHg;对照组患者的PaCO2为(54.69±6.19)mmHg,PaO2为(61.16±6.49)mmHg,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PaCO2为(41.69±8.16)mmHg,PaO2为(71.89±7.29)mmHg;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PaCO2为(48.89±4.59)mmHg,PaO2为(63.19±6.53)mmHg;实验组患者的PaCO2和PaO2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5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意识不清,且有1例发生呼吸急促,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意识不清,3例患者发生呼吸急促,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实验组患者低8.0%,P<0.05,数据比较差异显著。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特点为患者的肺部呼吸受到抑制,从而导致其发展趋势表现为进行性以及不完全可逆性,其属于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根据病程的发展可将其分为稳定阶段以及急性发作阶段两种。在急性发作阶段后,由于患者的自身免疫能力较差,容易诱发严重的呼吸衰竭发生,从而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3]。

无创呼吸不需要建立人工气道,其是和有创通气的最大区别,采用无创方式辅助患者通气,有助于减少患者的痛苦。采取鼻罩方式将患者的呼吸机连接起来,可以降低建立人工气道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且能够长期或者间断使用,从而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无创通气属于正压通气,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呼吸负荷,从而缓解患者的呼吸肌疲劳,进而导致耗氧量的降低,因此无创呼吸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中[4]。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比对照组患者高18.0%,P<0.05,比较差异显著。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低8.0%,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PaCO2和PaO2水平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后的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更高,患者的通气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呼吸机阻塞性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