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2018-01-27戴海波南京市第二医院放射科江苏南京210003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19期
关键词:轴位三维重建肋骨

戴海波 南京市第二医院放射科 (江苏 南京 210003)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3D VR)在肋骨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取肋骨骨折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先采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扫描方式诊断,并给予治疗方案。之后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对92例患者进行CT轴位检查和X射线检查,对比三种方法诊断结果上的差异。结果:92例患者中,X射线片诊断出骨折53例,疑似骨折16例,总骨折数为211处;三维重建图像诊断骨折88例,可疑骨折2例,总骨折数为398处;CT轴位扫描图像诊断骨折92例,总骨折数400处。以CT轴位扫描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计算X射线片组敏感性为64.23%,特异性为69.37%。三维重建组敏感性为96.75%,特异性为100.00%。结论:64层螺旋CT在肋骨骨折检查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X射线片,且三维重建技术的定位准确性和直观性高于CT轴位扫描。

肋骨骨折是常见胸外伤之一,正确诊断并治疗是临床基本需求。CT检查和X射线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式,X射线已经被证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传统的使用CT轴位扫描技术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丰富,探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开始成为临床诊断骨折的主导,这种方式可以准确的发现隐匿骨折,提高了敏感度和特异性[1]。为进一步明确该诊断方法的效果,现将其诊断结果进行如下报道,以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以肋骨骨折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来自2017年以后收治,年龄23~71岁,平均(37.8±2.7)岁。其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48例。病例诊断为骨折,并未合并其他骨科疾病。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分别对92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CT轴位扫描检查和X射线检查。其中CT检查仪器为东芝AquilionTsx-101A型64层扫描仪,X射线检查为柯达900CR仪器。患者取坐位,一次屏气完成扫描,并获取参数。三维重建以标准算法重建,层厚0.5mm,重建间距0.3mm,采用3D VR技术完成重建扫描过程。CT轴位扫描图像以骨算法重建,层厚和层距均为1.0mm,窗位350HU,观察窗宽1500HU。所有操作均由本院主任医师完成,并且每项分析必须由两位医师共同完成,记录诊断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为统计工具,数据计量资料为±s表示,肋骨骨折数量的集中和离散趋势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来描述,数据检查以t检验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92例患者中,X射线片诊断出骨折53例,疑似骨折16例,总骨折数为211处;三维重建图像诊断骨折88例,可疑骨折2例,总骨折数为398处;CT轴位扫描图像诊断骨折92例,总骨折数400处。以CT轴位扫描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计算X射线片组敏感性为64.23%,特异性为69.37%。三维重建组敏感性为96.75%,特异性为100.00%。

3.讨论

肋骨骨折为常见胸部骨折,与其他部门骨折不同,肋骨骨折可能威胁生命。正确诊断骨折处和骨折数量,可为治疗骨折打好基础。骨折诊断标准以CT轴位扫描为标准,三维重建法可提升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分别采用3种检察方法,得出结论。三种检查下的效果和漏诊等原因分析如下。

3.1 X射线片漏诊原因

X射线片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已经有相关报道指出存在误诊和漏诊现象。一般误诊率可达20%~30%,误诊位置主要是膈下肋骨、胸肋关节处的细微骨折,这与X射线的检查原理有关。X射线片主要体现的是人体脏器的重叠影像,在诊断骨折上具有一定的漏诊和误诊属于正常现象。肋骨结构单薄,骨折线不易体现,再加上投照角度、投照条件的影响,使复发性骨折无法诊断出来,因此在特异性和敏感性上就不如CT检查[2]。X射线片对肋软骨骨折的诊断不够准确,随着年龄的增长,肋软骨逐渐出现不规则钙化,在CT轴位扫描图像和X射线检查中很容易被误诊为骨折。

3.2 螺旋CT轴位图像的诊断局限性

多层螺旋CT提高了特异性和诊断敏感性,降低了漏诊率和误诊率。但是临床实践证明,螺旋CT依然具有一定的问题。比如轴位扫描的层厚更薄,提高了诊断率,但是对于阅片医生而言,数量增加,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在本次研究中,采用64层CT扫描,轴位图像层厚均为1.0mm,诊断率较高。研究还表明,当采用7mm层厚时,阅片数量适中,但是诊断率有所下降,也会出现漏诊现象[3]。CT轴位扫描的定位准确性要低于三维重建方法,这是同一轴线上显示多根肋骨所致。

3.3 3D VR图像的优势

目前,3D VR技术已经成为医学临床诊断骨折的主要手段,其技术先进,三维模板图像很容易建立。再利用切割的方式将肩胛骨、锁骨和胸骨除去在外,调整图像使图像更加清晰准确。此外,在图像分析过程中,可以正确分析可疑骨折的VR,多次观察以确定骨折部位,数量。降低了误诊率和漏诊率。64层螺旋CT扫描时间更短,空间分辨率提高,可以实现各向同性,保证诊断图像的清晰度,对细微骨折的诊断更准确。由于三维重建图像具有多角度立体观察的优势,64层螺旋CT具有非常成功的图像重建基础,在使用三维的重建功能后,其对细微骨折的诊断能力进一步提高[4]。3D VR图像不同于X射线检查,可以通过不同窗宽和窗位来显示肋骨和肋软骨的形态,并在旋转之下看清楚胸廓的完整形态,对诊断具有积极意义[5]。目前临床上对三种检测方法具有基本的定论,在检查中,CT检查的正确率高于X射线检查。并且采用三维重建功能可以提高直观性,定位准确性。本次研究所选的样本较少,因此相关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中,92例患者中,X射线片诊断出骨折53例,疑似骨折16例,总骨折数为211处;三维重建图像诊断骨折88例,可疑骨折2例,总骨折数为398处;CT轴位扫描图像诊断骨折92例,总骨折数400处。无论是敏感性还是特异性,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方式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一步说明了3D VR图像在肋骨骨折上的诊断价值。

综上,64层螺旋CT在肋骨骨折检查重点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X射线片,且三维重建技术的定位准确性和直观性高于CT轴位扫描。

猜你喜欢

轴位三维重建肋骨
眼镜光学成像与眼内屈光力需求须吻合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屈光不正误诊为弱视49例视光学因素影响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迷人肋骨
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肋骨带外固定加外敷万伤接骨膏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日安,白天
肋骨四位像应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