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民主视域下的文化领导权建设
2018-01-27汪闻涛刘思阳
汪闻涛,刘思阳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强调“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1]。因此,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文化使命,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文化事业必须坚持党对文化的领导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文化环境里,文化民主是建设党的文化领导权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只有在多元中求一元、在民主中重领导,加强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才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文化民主与文化领导权的内在统一性
界定文化民主的内涵,首先需要追溯民主一词的渊源。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kratia”或译民主制、民主主义,从其字面上来看,代表着由人民统治,即“人(全)民做主”。在现代学术中,民主是争议最大的概念之一,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价值观出发,得出的结论甚至截然相反。但作为运用非常频繁的一个范畴,大家还是有基本共识的。首先,它包含三个核心要素,即平等、参与和公共利益,也就是林肯的经典表述:民有、民享、民治;其次,它是一个政治概念。为了更加清晰地表达在文化领域中多元文化与文化领导权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借用文化民主这一概念,其内涵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在平等和参与的维度上,文化民主的内涵不仅包括让每个人平等参与文化创造或平等的使人们占有和欣赏文化资源的价值追求上,而在本文使用的文化民主语境中,文化民主还包括在不同的文化主体间讲求文化间的平等。二是在公共利益的维度上,“文化民主”这个概念,顾名思义,文化要以“民”为“主”。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它所具有的公益性、公共性和社会性基本属性和主要功能,决定了文化姓“民”——人民享有一切文化资源。因此,文化民主是文化生活中最基础的维度,是文化生态要求的必然归宿,也是构建文化领导权的基础。
文化领导权这一词最早是由意大利学者安东尼·葛兰西(Antonio.Gramsci)在其著作《狱中札记》中提出的。按照葛兰西的解释,文化领导权是一种在思想和道德领域中获得的领导地位。它不同于统治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取得的领导权,需要国家机器的强制作用作保证,而是被领导阶级出于自愿和自觉对统治阶级所主张的思想和道德的认可、赞同。葛兰西使用的文化领导权这一词的语境设定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西欧高度发达的市民社会中,几百年来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和文化的积淀使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可这一制度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这就是统治阶级获得的一种天然的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的文化领导权。很大程度上,在这种坚固的认知根基面前,暴力征服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动摇西方资产阶级统治的合法性只能从争夺文化领导权入手。在当代中国,虽然我们对“文化领导权”这一词的使用语境不同于葛兰西,但通过构建文化领导权使我们党赢得广大社会成员积极的认可和信任,使全体人民自觉自愿接受主流文化,以实现统治合法性和正当性的基本内涵却是值得借鉴和吸纳的。
构建文化领导权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的文化使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和任务,认真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经验后,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既表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继续保持兼容并蓄、多元共存的发展局面,同时也要明确我国文化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我们要以主流的核心文化为手段,通过构建文化领导权定下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基调和方向,实现我国文化事业中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因此,在文化民主的视域下构建中共文化领导权,对于当今中国以及我们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是我们增强社会核心价值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文化民主作为一种理论视域和方法途径,在实现处理好文化事业中一元与多元、主流与支流、领导与服从等问题上,对我们党构建文化领导权,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深刻的意义。因此,文化领导权的建设离不开文化民主的途径,而文化民主的繁荣进步又能促进文化领导权建设的稳固性,二者的辩证统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维度:
首先,文化民主是文化领导权构建的合法性基础。“文化领导权是现代社会形态发展的深层维度,它以一种有别于政治领导权的运作方式,对一定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产生持续的、整体的影响,并使这种生活模式相对稳定地、又悄无声息地按照既定的方向发生变化。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说,文化领导权以其广泛性、持续性、非强制性的特征而具有鲜明的社会教化功能”[2]。但文化领导权作用的发挥却要依赖于一种制度性的保证,从其运行的外部环境看,文化领导权需要政治性制度的保障,从其内部衍生环境看,文化领导权也需要与其自身发展相匹配的的文化制度保证——文化民主。而这种制度性的保障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又可以分解为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法律的保障,也就是进一步落实人们的自由民主权利;第二方面是政治的保障,也就是坚持和完善已有的制度规范。
其次,二者是民主与集中在文化领域的生动体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组织原则就是民主集中制,简言之就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这是一种新型的组织方式,一方面避免了专制独裁的弊端,同时也有利于克服极端民主的散漫和无效率,这正是二者的中间状态。历史证明了,这种方式是非常合理有效的。在文化领域,只有文化民主的制度保障,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坚持民主的同时又强调党的领导正是这种民主集中制的体现。
二、文化领导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正确的发展方向。在当今文化资源充沛的现实条件下,各种次级文化、亚文化、边缘文化在不断崛起,在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对我国的主流文化产生着消解和侵蚀作用。要在复杂的文化中甄别有益于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资源,就需要一个能够引领文化事业发展方向的领路人。正如在市场经济领域中,市场的自发调节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经济失调问题,需要政府这个有力的“有形的手”来掌控市场发展方向,调节市场自发行为带来的种种问题,而在文化领域,同样需要这样一个操盘手,通过一种文化领导,确立社会主义文化正确的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先进生产力前进方向、先进文化发展要求、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无论在文化资源占有的丰富程度上还是从其自身鉴赏文化的品鉴能力上都具有无可辩驳的领导能力。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方向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引领,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这种方向必然是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键要注重文化资源开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在经历六十多年的积淀和发展中,充分挖掘和吸收了各种优秀的文化资源。“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既表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继续保持兼容并蓄、多元共存的发展局面,同时也要明确我国文化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这种兼容并蓄、多元共存的发展局面需要广大人民的共同参与,但是人民群众由于对信息占有的不对称以及盲目性,会导致某些文化资源在被开发的过程中,无法做到全面利用、去粗取精、为我所用,因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一个宏观的文化领导者,可以因势利导,根据社会现实的需要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分清轻重缓急。其次,中国共产党自身也是文化资源的重要创造主体,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开发者,这集中体现在党在各个时期的意识形态理论当中。“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3]。意识形态作为我国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社会群体的内在凝聚力,维护社会运行秩序,强化社会认知基础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要保持意识形态自身不竭的发展动力,就要使它能够代表更多民众的利益诉求,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其理论解释力。意识形态领导理论自身不仅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更作为一种主流的文化旗帜,对其他文化资源的开发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强有力的社会组织。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组织人们生活的过程,难以想象没有组织的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何以能存在。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也需要组织。但文化生活的组织同政治、经济生活的组织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在前资本主义时期,文化多为自发层面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是一种辩证的互动关系,因此文化的重要性也就突显出来了,这就需要组织文化生活以维护政治上层建筑进而巩固经济基础。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在文化生活中是非常强调组织的,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定的。这种组织有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物质层面的组织,也就是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生活的领导,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领导;其次,是一种主流文化对支流文化的引导,这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对各种非主流文化的规范作用上,这是深层维度上的组织领导。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有良好秩序和制度保障的、文化构成因素有质量保证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文化民主是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必然选择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抛开狭隘的民族观念和阶级立场,文化可以是包含一切人类智慧和文明的总和。就文化的功能性而言,它天然具有指引人类摆脱愚昧、落后,走向进步、发展和完善的属性,而这种自我完善性又使其可以吸收包容任意一种具有这一发展趋势的文化资源,赋予自身一种共享性和多样性。正是由于文化具有的这种特质也就使文化本身暗含一种民主特征,而民主则是文化生活的本质要求。因此,文化民主是文化生活中最基础的维度,是文化生态要求的必然归宿,也是构建文化领导权的基础。文化民主的吸引力在于,它努力寻求对文化多样性带来挑战的解决之策,也许是无法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的,因此,对于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来讲,文化民主更是其实现的制度保障。
文化民主是文化生活的内在要求。首先,对个人来讲,人类是文化的载体。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自身的感知都来源于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处的文化。因而,独特的文化价值是值得保护和加强的,特别是当他们属于少数时,任何一种小众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和延伸脉络,作为人类文明中的一份子,其独特的文化价值更需要尊重。其次,对于社会来说,文化民主能给人带来多样性的好处,文化间的互动使社会更加朝气蓬勃和丰富多彩,它们反过来又促使人们去宽容和尊重其他文化,同时也会增进对自身文化的理解。正是源于这个理由,人类致力于为文化的繁荣发展创造多种条件。再次,从现实的角度看,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就需要一定的民主方式以回应这种文化差异而带来的离心压力。
文化民主在政治上能扩大执政基础。所谓扩大执政基础,也就是凝聚资源的过程,也是政府和执政党向社会不断渗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社会各群体的利益满足程度的高低决定着执政党和政府的合法地位强弱,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因素,也是人类需求的一部分,而当这种需求有了社会的意义和政治的内容时,就成了人们利益构成的主要部分,而这部分利益肯定是不能被忽视的。在现实生活中,文化作为一种促进社会发展和变化的手段,其发生作用适用的背景、途径正是文化民主,也就是这种包含平等、参与和利益的文化存在形式。当前中国文化是一个糅合古今中外文化资源,同时又在不断自我发酵和生成混合体,文化的多元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掌控异质文化在文化生成过程中对我国主流文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在多元文化中实现文化领导权的统领,如何使我们党和政府在新时期新阶段上实现更进一步的稳固和扩大执政基础,就需要在构建文化领导权上下功夫。而其中最关键的是以一种宽容的姿态承认其他文化群体及其文化表现形式的存在,同时给予相应的引导和规范。因此,在文化多元的现实条件下,在文化民主的角度中实现我们党文化领导权的构建不仅有利于文化事业在正确发展方向下的继续繁荣,更有利于引导人民深化文化认知,在纷繁复杂的文化资源中具有鉴别能力,在取舍中明确自身的文化立场。通过文化民主构建我们党文化领导权对于扩大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民主能在社会上强化合法性。“合法性”是一个在社会科学领域应用极其广泛的名词,其主要描述某一政权在没有暴力的情况下被民众所认可、自愿服从的程度。从文化的视角来考察合法性的建构问题,主要涉及到文化的合法性问题,而文化的合法性除了强化主流意识形态以外,最主要的是通过承认其他文化的合法存在,从而维护其他文化主体的利益,这就是一定程度上的文化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在经历的六十多年的积淀和发展中,充分挖掘和吸收了各种优秀的文化资源,成功地在文化领域中实现了民众的共同认可基础,构建了其合法性。但面对新的文化发展环境,要实现文化领导权更坚实的领导基础,获得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更坚实的合法性,就需要一种更宽广的文化视域即文化民主来保证。文化民主既是一种文化发展方法,又是一种文化发展平台。我们党和政府要构建更加坚实的文化合法性基础,坚实文化领导权的统治地位,就要使民众在自由的文化空间内、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通过有效的方向性引导,使民众做出自觉自愿的选择。只有赋予人民更宽广的文化视域,提供给民众更广阔的文化平台,让其享受和占有更多的文化资源才能使民众在选择中做出认可,在认可中强化社会主义文化的合法性,实现我们党文化领导权更坚实的统治基础。
文化民主在文化上能实现意识形态的合理化。意识形态作为我国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社会群体的内在凝聚力,维护社会运行秩序,强化社会认知基础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意识形态本身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作用发挥的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其自身理论具备多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在更深的层次上,这取决于这一理论能够在代表多少人的利益诉求。而文化民主恰好解决的就是在文化领域上的利益格局问题,通过承认其他文化主体及其文化形态的合法存在,并赋予每个人平等参与文化创造或平等地使人们占有和欣赏文化资源的价值追求,而将其利益诉求通过主流文化表达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主流意识形态才获得更大的合理性,才能更好发挥它在社会领域的规范作用,才能减少与其他次级文化的对抗。要保持意识形态自身不竭的发展动力,就要使它能够代表更多民众的利益诉求,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其理论解释力。这就需要意识形态在保持自身性质的同时扩大自身的理论内涵,吸收其他文化的合理因素。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文化民主与政治民主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文化民主这一途径,才能在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上实现意识形态的合理化。
因此,文化民主是文化生活中最基础的维度,是文化生态要求的必然归宿,也是构建文化领导权的基础。文化民主的吸引力在于,它努力寻求对文化多样性带来挑战的解决之策,这也许是无法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的,对于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来讲,文化民主更是其实现的制度保障。
四、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民主路径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面对日益复杂的文化发展局面,党和政府要在坚持兼容并蓄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文化自我优化的前提下准确把握文化发展趋势,保持对各类文化因子的掌控力。在民主的视域下构建中共的领导权需要注意一个问题,也就是建设路径,而这实质上是如何处理文化民主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一方面需要强调领导的重要性,而这种领导主要是通过政治控制和经济渗透来实现的,正是这种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关系构成了文化赖以存在的生态基础;另一方面,是注重文化的民主性,这集中体现在文化的创造和分配的民主原则上。因此,对于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构建的民主路径建设,可以从文化产品的民主创造、文化方向的民主选择、文化发展的民主推动、文化成果的民主共享等方向来进行把握。
文化产品的民主创造。文化创造是一种社会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人的活动,这种活动的前提是人,也就是实践主体的存在。在实现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作为文化创造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作为文化智慧创造和传承的载体,有其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性,能够在把握经济规律的作用同时又利用文化对经济因素的反作用,创造出各种文化资源。因此,文化产品的民主创造也就是文化主体民主性活动,这种活动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文化主体自觉意识到自己应该去创造文化,也就是民主意识的培育;其次,要把这种意识变为行动还需要民主创造的制度条件,包括一系列的权利和制度保障。从类型学的角度分析,文化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个人的文化主体,一类是作为团体的文化主体。因此,从个体的角度讲,文化主体的民主培育需要进一步落实人民的“自由民主”权利,同时增强民主观念。从团体的角度讲,这集中体现在我国的民主自治制度、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在这些基本政治制度的引导下,政治民主对民众民主思想的培育可以更为广阔地应用到文化这一较于政治更主观更活跃的领域,从而使文化与民主成为相互提供成长空间的沃土。
文化方向的民主选择。文化在其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不同质文化间的碰撞。在多元文化逐力的过程中,主流文化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主流文化的认可和选择很大程度上是民众基于对所倡导的主流文化的基本内涵的天然认同和认可。我们党在面对如此丰富文化资源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时,要以宽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态度保证文化资源能够充分有效地在我国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这就需要文化民主作为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度和制度来保障其他文化资源的合法性地位。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些次生文化、亚文化和非主流文化要素恰恰为文化领导权的构建培养了生长环境,在文化间的对比中,主流文化才能博采众长,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展现更大的文化魅力。
文化发展的民主推动。文化民主即“文化内部的民主”,也就是文化内部的民主博弈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有其独立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运行规则,而这一规则包含着对不同意见吸纳和融合的含义,文化作为一种天然多元的存在形式,其内部各种文化要素在发展中的力量博弈更需要民主为其提供一个公开合理的平台。同时,文化本身的发展方向——吸纳先进要素,引导人们脱离愚昧的特质决定了其自身的民主性质,因此也要以民主的方式尊重文化的自身发展规律。加之文化系统作为一个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系统,需要有充分的内部自决保障,以文化民主的培育方式促进文化系统的和谐发展是其规律运行、健康发展的内部机制保障。因此,从文化系统内部生成和运行的自身机制来看,民主尤其是文化的内部民主,作为处理和协调文化发展的途径方法,对于促进文化发展,推动文化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文化成果的民主共享。当文化主体创造出文化产品以后,这种产品应该如何分配呢?这个问题可以分解为下面两个方面,第一,谁有权利享受、能享受文化生活;第二,这种文化生活的主导原则是什么样的。民主共享的文化生活强调,所有的主体都有权利去争得自己应得的那一份,同时还要贯穿平等原则,不能独享。在人类历史上,存在过只有创造的义务而没有享受的权利的时代,也有过文化生活只为少数人服务而大多数人被排斥在外的时代。实践证明,这都非常不合理。而合理的原则,特别是在文明的时代,要坚持文化生活的民主共享原则。同时,文化生活的民主共享还体现在与外界文化交流的过程之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文化间的交流与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在与不同文明和异质文化的交流中,我们要主动摒弃文化偏见和成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相处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差异、碰撞和冲突。要善于利用、吸纳合理因素,做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在文化的碰撞过程中汲取不同文化的闪光点,争取做到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并且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做好迎接文化碰撞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