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人才发展研究

2018-01-27陈丽冰

探求 2018年6期
关键词:广州人才

□ 陈丽冰

纵观国内外发展形势,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经济竞争更加突出地体现为科技创新的竞争。《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中把广州定位为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而人才是推动广州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广州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关键。因此,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认识创新人才的发展生态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涌现和聚集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州现有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潜力,持续加大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为各类创新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广州创建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首要命题。

一、广州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人才发展的优势及成效

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离不开行之有效的人才政策。围绕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广州紧跟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针对人才的引进、培养、评价、激励、保障等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广州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6年2月,广州市出台集聚现代产业人才、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1+4”政策文件,即《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的意见》(穗字〔2016〕1号)及4个配套文件。计划5年投入约35亿元,围绕广州三大战略枢纽、“三中心一体系”和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立足打造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在航运航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重大装备与机器人等重点产业领域支持各类人才,形成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人才与产业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2017年11月,广州市出台《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方案》《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方案》《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方案》等3份文件,5年投入15亿元,对各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提供在全国极具竞争力的住房保障、资助补贴、子女入学等方面待遇。同时,为了配合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的召开,广州市印发实施《关于实施鼓励海外人才来穗创业“红棉计划”的意见》。“红棉计划”围绕广州市“IAB计划”(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健康)、“NEM计划”(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其他重点产业领域,每年引进并扶持30个海外人才来穗创业项目。2018年初,广州市印发《广州市“岭南英杰工程”实施意见》提出,广州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和人才战略的总体部署,争取用5年时间,培养20名位于国际科技前沿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备人才,200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人选后备人才。[1]

一系列的人才政策为广州打造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广州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人才发展主要有以下亮点。

(一)集聚培育了一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广州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广州专业技术人员158.4万人。2017年末全市在穗院士人数50人,国外、境外机构获评院士9人。全市技能人才总量已达23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74万,占技能人才总量31%以上。在第十四批国家“千人计划”拟入选人员公示名单中,广州地区入选“千人计划”青年项目41人、创业人才项目5人,入选人数约占全省入选人数的65%,其中创业人才项目入选人数位居全国第一。海外创新创业人才集聚趋势不断凸显。截止2017年末,广州拥有留学归国人员6.3万人,在穗工作的诺贝尔奖获得者6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81人(占全省的53.2%),每年在穗工作的境外专家达10万人次,约占全国15%。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10年来回国留学人员从不到2000人到目前超过6万人。广州“菁英计划”作为全国首个地方性出国留学资助项目已合计共派出197名人才到海外留学。[2][3]

(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资源丰富、人才资源充足

广州集聚了华南最好的大学,国家的科研所也大都在广州设立分支机构。广州统计年鉴显示,2017年末全市县级及以上有国有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15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94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13家,国家级、省级大学科技园6个。2016年世界级城市名册显示,广州被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机构之一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目前全球共有49个世界一线城市,广州首次入围Alpha-级,在中国大陆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在这次城市较量中,广州在体现城市引领和辐射等功能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供应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4][5]

(三)科技创新企业发展迅速

(四)具有比较完善的人才发展机制

近几年来,广州一直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其中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色。一是下放职称评审权和人才认定权,建立第三方专业机构和用人单位等市场主体评价人才机制。二是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从政府“端菜”转变为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点菜”。三是探索推行政府购买人才公共服务制度,增强创新创业专业化服务功能,支持发展技术交易、投融资服务、技术评估等一批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四是探索实施“以赛代评”新模式,首次实施科技计划部分立项权下放试点。

(五)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为了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广州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2016年12月28日,致力于破解长期困扰科技创新难题,以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才能为导向,广州出台了《广州市科技创新领域简政放权改革方案》,年度立项数目压减35%以上,155项申报信息压减至96项,减幅达38.1%,相关佐证材料压减幅度达66.6%。[7]广州还首创“老小同关注”人才服务模式,“贴身服务”化解高端人才后顾之忧。建设人才公寓,让人才及家属可以拎包入住;同时,引进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际一流名校和医院,为国际引进人才子女提供优质教育保障。广州还为人才搭建各种发展平台,以发展平台留人才。如广州有创交会、海交会、小蛮腰科技大会、官洲国际生物论坛、中以机器人大会等资源优势。由此,不断优化的人才发展环境使广州连续两年位居机遇之城大陆城市榜首。

二、广州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人才发展面临的短板

对标美国旧金山(硅谷)、日本东京、德国慕尼黑、英国剑桥、法国索非亚等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广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短板也十分明显,如广州面临创新人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效用发挥不足、对接产业人才有效供给不足;科技创新制度尤其是促进创新的立法保障制度不到位,法制环境和创新文化环境亟待优化等瓶颈问题。[8][9]

(一)人才自身短板

1.高端人才数量不足,国际化人才比例偏低。广州尤其缺少大师级人才、国际化精英人才以及行业领袖级企业家人才。截至2017年底,“两院”院士50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81人,同期上海两院院士人数为182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145人,分别是广州的3.66倍和4倍。对标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中心,广州世界一流高端创新人才相对匮乏。如广州在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人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7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名单中并不占优势。全球2017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中,广州只有6个人入选,北京则有31个。另外,虽然广州也大力加强本土人才国际化培训,如建立本土人才赴海外学习交流的培训和实习平台,但出国培训的资金只是惠及体制内的人才,导致广州本土人才国际化水平还相对偏低。[10]

2.广州金融人才队伍缺乏,特别是科技金融人才发展滞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从业人员总量低,与北上深相比差距大,还不能满足金融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二是人才结构欠佳,绝大多数金融类从业人员是从事传统金融类服务,缺少金融衍生品、创业投资、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人才。三是与北上深相比,缺少总部级平台,法人金融机构规模偏小,有利于金融人才发展的创业创新环境还不够优化。

3.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依然较弱。广州拥有大概占全省70%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但这些科技优势却并没有很好地转化成成果。人才贡献率依然较低,年轻人的创新创业潜力不足。广州在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力上也尚有欠缺。

(二)人才创新创业资源短板

1.研发投入强度相对较低,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新技术企业整体规模还不够大,竞争力还不够强。

广州的研发投入相对滞后。在2016年重点城市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排行榜中,广州竟然被挤出前十。投入最高的是北京,共计1484.6亿元,R&D占比5.96%;其次是上海,1049.3亿元,R&D占比3.82%;深圳843亿元,R&D占比4.20%,排名第三,广州科研经费仅457.46亿元,R&D占比2.33%。广州2017年R&D占比为2.5%,同年广东省R&D占比平均水平是2.6%,广州低于全省水平。这严重背离广州在珠三角国家创新示范区建设中赋予的“龙头”和“引擎”战略定位,与广州经济总量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数量是不相匹配的。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多见的一种心血管危急重症,主要诱发原因是冠状动脉病变造成的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组织坏死[1],无论是致残率还是病死率均较高[2]。而在发病早期若能及时、有效的施以急救、护理,对提高患者存活率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广州科学研究存在着科研经费回报率低,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的现象。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在产学研方面,广州一直以来重视产,研重视不够。二是广州企业与科研院所在“强强联合”上所做努力还不够。三是广州缺乏行业性的龙头企业和本土化企业,尤其是缺少如阿里、百度、腾讯、华为等在国内外都有重要影响力的大企业旗舰型、引擎型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入围全国行业百强的企业数量不多。这其实也反映了广州文化缺乏企业家精神,但企业家精神的缺失会影响城市的创造力,从而影响了城市的创新与发展,广州在这方面亟需改变。[11]

(三)人才发展机制短板

1.人才培养存在着“偏科”现象。人才培养主要关注“体制内”的人才,如科技创新研发人才、教科文卫领域研究人员等;而对“体制外”的人才则关注较少,尤其是针对培养战略企业家、职业经理人、风险投资人的项目少,培养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创新的科技服务人才的项目也较少。

2.人才的评价较为滞后。评价机制不够多元化,分类评价不足、评价标准单一,尤其是体制内存在着“唯论文”、“重资历”、“一刀切”的现象,在诸多的评价指标中,成果的定量化、人员的头衔化十分突出。忽略人才实际掌握的专业技能以及对社会的实际贡献程度,不能很好地激励引导人才把精力放在工作上、放到实践中。但创新是由多阶段过程组成的,是动态的,每个阶段都不相同,因此相应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更何况人才不是评出来的,而是实践中造就出来的。

3.人才激励机制短板。一是广州目前对人才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高精尖人才身上,对真正扎根广州的本土人才的激励力度却相对不足。二是科研经费使用呈现马太效应,人才梯队建设存在着科研经费向资深倾斜过于严重,年轻科研人员待遇低的现象,抑制了本土年轻科研人员的成长。海外归来学者和本土学者待遇、晋升路线差别太大。三是目前的人才激励政策条条框框限制较多,体制内缺少良好的激励机制和经费管理机制。单位还存在着制约人才双向流动的不利因素。

4.人才治理体系短板。一是以财引才,偏向高端人才。目前广州的人才政策主要体现在物质激励,用财政资金引才,而且实施对象一般聚焦在少数优秀人才群体身上。这就导致四个问题。第一,如果用财政资金激励资助特定个人或群体,会引起政策公平和程序正义的问题。第二,只要有财政补贴,无论哪种形式,都可能招来套取财政补贴的行为。第三,目前人才政策主要体现在“引才”上,对引进后的如服务、开发、评价等配套政策还不完善。第四,目前人才政策仍然停留在需求偏好的较低端层面,还是粗放型的,缺少对人才高级需求的满足,从而无法引来最高端的人才以及最衷心的激情投入。二是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协同性不够。虽然广州目前的人才政策主要是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织的,但政策制定参与部门多,一般都涉及到政府、科委、教育、人社、公安、财政、税务等多个部门,这样会导致人才政策碎片化的现象,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一些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之所以导致实施过程中出现审计风险,就是因为这些政策出台前并没有做好协调工作,没有与相关部门如巡视组、审计部门沟通或共同签署。还比如,广州无形资产评估存在管理分散状况,导致整个评估市场形成资格林立、管理各异、部门垄断和行业分割等现象。三是人才法规体系尚未完整建立起来,同时还需进一步强化人才信息平台、风险投资与科研项目平台,以及升级和加强人才数据库、信息库,人才发展政策和生活服务信息传播等功能。

5.人才管理“一冒尖就当官”的倾向突出。要激发人才的创新才能必须给予人才自主性和宽松氛围,但是目前“研而优则仕”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研而优则仕”体现了对人才的尊重,但这也对造就大师级人物产生危害。因为这些优秀科技人才一旦被安排行政职务,就会为此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有可能因此再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科研,也就失去了学术继续突破的机会,扼杀了成为大师级人物的可能。另一方面,由于创新资源分配的行政化倾向,重视头衔化,导致没有行政职务的科研人员获得相应创新资源机会大大减少。[12]

(四)人才发展环境短板

1.广州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相对偏低。如同样是外向型的城市,香港和上海对境内外人员甚至外国人的政务服务在系统性与常规政务的整合程度上要优于广州。当初缺乏余度的设计造成了拥挤的道路和人流容纳疏导能力不足的公交和地铁系统,制约了通勤者的工作效率,也间接影响广州的经济运行效率。而高昂的房价和竞争力不大的薪资也阻挡了人才的脚步。虽然,广州采取了用公租房留住人才的方式,但也不能长久的留住人才:租的房子终究不是个人的。

2.科技创新氛围不浓。一方面,广州企业对创新的需求较弱。广州长期以来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有企业,但国有企业僵化的管理模式以及保守文化阻碍创新,企业对创新的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广州创新资源集聚、生活配套完善、创业氛围浓厚的科技园区也偏少,富于冒险精神的科技人才不多,还需进一步倡导强化创新文化。导致科技创新社会氛围不浓的原因主要是广州文化中存在不利于创新的因素。创新文化集中体现于崇尚科学、敢为人先、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等环境和机制,相较于硅谷的文化,广州文化中存在急功近利、重短平快不重长远、偏向于守成、路径依赖较严重等不利于创新的因素。[13](P3-4)

三、推进广州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人才发展的对策

广州作为一线城市已进入产业优化及疏解期,仍将以保持吸引力为自身的发展策略,其人才吸引格局也从面向全国扩大为面向全世界。但我国的一线城市显然都非常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这导致了相似的引才目标、引才政策,从而陷入大面积的同质化竞争。在经济、文化等不占优势的背景下,广州要建立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有必要另辟蹊径。

(一)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吸引人才

城市的产业形态,决定人才的类型。广州要将优势产业本土化和特色化,同时通过自有的区位优势来发展新的优势产业,对扶持企业减税,减少企业成本,最重要的是要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促进人才发展与产业深度融合。一是技术升级。无论生产制造技术、网络应用技术、高级智能还是高新材料等,都需要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吸引和留住高端技术人才,用高新技术武装企业,才是更好更快的捷径。二是管理升级。推进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提升企业人才素养,从而提升生产效率。三是品牌升级。品牌就是企业的软实力,促进优质企业的标杆化、品牌化、人性化发展,用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更好的形象增加企业的附加价值和行业影响力。

(二)创新人才服务体系建设,优化人才法治环境

广州要建立起面向全球的“招才引智”行政服务体系,以城市进步为导向,以产业集聚发展为依托,以开放式人才服务为基本架构,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研究、跟踪、对接、引进、服务全球才智。要理清政府政策定位,强化政策资源与市场资源间的联动。

创新人才发展需要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通过法治建设推进人才工作,能够为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和流动提供可预期、可持续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广州要建设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吸引集聚一流人才,应当统筹推进人才地方性立法,不断完善人才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一是针对现行法律法规中涉及人才工作的内容进行全面梳理、修订和完善,及时调整修订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二是推进以人才开发促进法为核心的人才地方性立法工作。研究制定具有统领性的人才地方性法律法规,将经实践证明已经比较成熟的人才政策、规范性文件和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及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三是加强海外人才引进的法制建设,推动建立透明的、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制度,将永久居留作为吸引海外高端人才的制度保障。[14]

(三)创新人才开发培养机制,加强人才载体建设

广州要从四个方面创新人才的开发培养机制,多渠道育人。一是在资金支持方面,建议倾向于中端人才,采用量大面广的方式,予以广泛科研支持,夯实基础,支撑高端。二是在创新教育方面,广泛开展如TRIZ理论等先进创新理论的研究、普及和推广工作;支持中小学开展的各类创新类教育课程,支持高校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成果;支持有关企业开展内部创新性人才培训,积极推进企业设立“创新管理师”岗位工作。三是积极对接社会的创新创业渠道、管道、平台,积极对接风险投资、深度产业合作交流平台、高端教育培训等,积极对接服务创新的有关测试认证、研发服务、科技资讯等机构,整合社会和产业资源,将单一政策资金支持转变为降低人才创新成本,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四是年度举办广州创新人才活动周,强化创新人才与社会间的联动、互动。促进广州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服务链深度融合,使之提供更好的联动互动平台给各类创新人才沟通与发展,从而促进成果转化、产业合作。

吸引和培养人才需要具有良好的载体,要把载体建设作为人才工作的关键举措。广州要吸引凝聚海内外一流人才,必须依托一批一流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集聚载体。各类人才载体在引育一流人才上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优势,高校、科研机构侧重吸引集聚一流的科学家、学者,大型跨国企业侧重吸引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各类人才载体中,一流大学的地位尤为突出。广州要建设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必须有若干所在穗高校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这既是广州成为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广州落实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要从三方面加强人才载体建设。一是支持若干所高校本世纪中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在广州选择若干所基础条件好、实力强的高校,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快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在穗高校学科、人才、科研等诸多优势,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争取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等进落户广州。三是提升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水平,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广州要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基地与中心,依托有实力的高校、科研单位或者企业牵头发起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战略意义的国际科技计划项目。通过在此平台上合作,提升广州人才和机构的国际化程度,从而不断发现、吸引、留住国际杰出人才。[15]

(四)重视基础人才的储备,加强人才信息建设

对一座城市而言,只有给不同层次的人提供机会才会体现出城市的经济是否具有活力。高端人才、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性在相关政策上已有较多体现。但广州缺少创新人才的层次性、专业性上的生态体系建设,单一的“高大上”在很多时候是难以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广州发展必须重视基础人才的储备。基层型人才是“人才高地”的底座,是人才金字塔的塔基,只有把底座打好,高地才不会坍塌。广州要建立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如果能够把基础人才的引进抓到实处,就能让中小科技创新企业更多地受惠于人才政策,从而推动广州的创新驱动战略发展。因此,广州要从三方面加强基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一是放宽基础人才评定条件,使更多基础人才得到人才政策的优惠和帮助,为城市的发展集聚更多潜力。二是建立优化培育高级人才的教育体系,引导劳动力的自我提升,并且鼓励普及自动化以摆脱对低水平劳动力的过分依赖。三是加强和改善以成人教育为基础的职业教育,培养多领域人才和单领域专业人才,促进青中年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提高劳动力质量来缓解数量上的紧张。

要集聚人才必须重视人才信息工作。广州要从四个方面加强人才信息的建设。一是建设面向全球的科技创新人才信息库。市人才主管部门要制定各学科各行业各领域一流人才的标准,及时公布广州科技人才引进重点领域、行业,增强科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留学人才引进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科技人才与广州本地单位合作牵线搭桥。二是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人才信息需求预测、预警调整机制,研究制定人才信息反馈制度。通过对科技创新人才数据的动态管理监测,及时优化调整更新并发展科技创新人才信息数据,特别是要结合广州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做好重点领域、重点产业人才需求预测。三是构建区域型人才信息共享体系,广州尤其要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共享体系中发挥出核心作用。要改变地区、部门、高校及行业企业之间人才信息建设各自为政、互不相通的现状,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人才信息共享。四是年度发布广州市创新人才发展白皮书,加大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重视,及时调整创新人才引导、服务和政策支持工作。

(五)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要建立起多层次、多主体的人才评价体系。一是建立更为全面的人才评价标准,在现有技术成果、经济产出的基础上,补充性格特性、道德信用等方面内容,并与现有的广州市信用服务平台对接。二是建立更为动态的人才遴选方式,在重点领域人才目录更新、创新能力评价方面更加灵活、动态。三是突出市场在人才评价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更为开放的、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四是建立创新人才评价评估信息发布平台,引导教育、企业、科研等机构明确自身创新人才发展、培育方向。

要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一是突出创新导向,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市场定价机制,收益分配向发明人和转移转化人员倾斜。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减少行政审批,促进人员和项目的自由流动。二是改进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监管与审计制度要尽量减少对科学研究的阻碍。对高层次人才探索建立协议工资和项目工资等符合人才特点和市场规律、有竞争优势的薪酬制度。浙江省在这方面就做了很好的探索,该省对引进“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的单位,取消工资总额、岗位总量、岗位等级、结构比例的限制;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相关费用可在所得税前扣除。[16]三是支持社区、学校、园区开展优秀人才的宣传和成果展示工作。为经过评定评价的优秀人才提供宣传推介平台,以网络平台、媒体宣传、活动推介等形式,广泛宣传优秀人才,优秀创新成果。

(六)完善公共服务制度,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完善的公共服务制度常常起到便利人才迁移或降低人才移居成本的作用。因此,通过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常常是城市吸引人才的主要手段。北京能够吸引人才,不仅是因为北京拥有丰富的公共服务资源,同时更因为公共服务便宜。巨大的隐形补贴使得北京的吸引力无人能敌。广州要吸引人才,除了核心的人才政策,还要加大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财政投入,为各类人才在广州“生活好”构建更完善更便利的、可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各类人才提供在广州“生活好”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广州具备较高水平的社会治理能力。广州要在行政环境高效、政策公开透明、公共服务精细化等方面努力超越同级城市。如广州要对内审视和整肃广州的窗口服务行业并提高基础设施服务质量以及营商环境等,对外重塑特色、推广本土化的生活方式以重新吸引劳动力和投资意向。除此以外,广州还要控制生活成本和房价到合理的程度,这样才会使人才能够心无旁骛地投身于科技创新中。美国的休斯顿很多条件不如纽约和加州,但是通过低税率和低房价反而在人才争夺战中成为赢家。

(七)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发展氛围

广州要大力营建一种敢为人先、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和社会文化,形成尊重科学家,尊重工程师的风气,使之成为法制软环境的内在组成部分。营造“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关键是要有体制机制保障以及实质性扶持。一是要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对基础前沿类科学研究持续稳定的财政支持机制,为科学家静下来潜心研究和自由探索创造条件。二是要由“重物轻人”向“以人为本”转变。要切实解决财政支出结构失衡的问题,更多经费投向关键核心人才上,尤其是加大对年轻科学工作者的资助。三是要尊重科学规律,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发挥学术评价制度作为尊重个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的“助推器”作用。四是要注重对基础科研成果的长期性考核,要从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来评价研究成果。五是要通过立法保护创新、创业者的创意和知识产权,通过金融财税的创新,给创新失败者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如上海杨浦国家示范基地探索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新机制,最近就通过实施建立“双创保障性功能载体”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双创企业,提供低成本、全要素、分类引导的创新创业保障性载体供给。

猜你喜欢

广州人才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广州路壹号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