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上市公司资本运营风险防范与控制
2018-01-27王姗
王 姗
(贵州财经大学 工商学院,贵阳 贵州 550000)
1 加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1.1 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
一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本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实物资本,还包括可以转化为物质形态的非实物资本,如知识产权。财务风险管理将从物质资本向知识资本延伸,筹资、投资、资本运营、利润分配等方面都将发生重大变化。二是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必将推进传统的资本管理方式向电子资本管理方式转变。三是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增强,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必然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运营管理产生影响。四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企业重构愈演愈烈,给上市公司资本运营管理带了挑战。五是金融全球化一方面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投资、筹资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企业资本运营风险。如何规避资本运行风险是上市公司面临的重大考验。
1.2 加强企业自身建设的需要
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达到此目标一般需要实现风险最小化。资本运营风险是企业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资本运营管理涉及资金获得、资金使用、资金增值等方面,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传统的企业资本运营已不能满足当下企业发展的需要。只有提高企业的资本运营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2 上市公司资本运营风险形成的原因
2.1 内部原因
2.1.1 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些上市公司急于扩大公司规模,重复建设、权限重叠、责任不清等一系列问题逐渐凸显。目前很多上市公司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不足。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差,财务处理程序、财务岗位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奖惩制度、财务人员培训制度混乱无序,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内部控制体系。
2.1.2 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欠缺 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随着公司发展不断复杂化,随之而来的是资本运营风险日益增大。然而,一些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尚未把握风险的本质,对风险的认识滞后于资本运营风险的存在[1]。
2.1.3 资本结构的不合理 我国许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平均资本负债率为50%,同期欧美发达国家上市公司平均资本负债率在70%以上;二是我国上市公司内源融资比例为20%左右,同期欧美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维持在55%的水平;三是我国上市公司流动负债比率较高,而在金融市场较发达的美国,大企业的流动负债比率较低;四是我国上市公司大多由国有企业发展而来,一般由一个大股东控股,由于股份制改革滞后,股权融资不受股东制约,没有股息的压力,所以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2]。
2.1.4 投资决策不合理 调查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投资行为存在很多异常,他们在很多时候只考虑自身利益,不为企业长远发展打算,常常做出与投资最优化原则相悖的决策,好高骛远,过度自信。他们对所筹集的资金的利用不足,资金或被闲置,或盲目投资。
2.1.5 收益分配不合理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常常以企业无盈利为由,不分配股利,企业股利分配率长期处于偏低状态。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变动频繁,基本没有连续性可言,所以投资者很难从现行的股利政策推断将来的股利政策,进而难以做出投资决定。此外我国上市公司轻现金股利,派发现金股利往往只是一种形式,回报率非常低。
2.2 外部原因
2013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对于一些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企业,失去政府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会对企业财务造成较大影响。2016年被认为是新经济周期的开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振兴新型产业的政策。在这一背景下,上市公司机遇和挑战并存。宏观经济环境已成为影响上市公司财务至关重要的因素,应引起高管们的关注。从近几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的数据看,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维持在25%左右,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呈小幅上涨趋势,应收账款风险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企业存款利率轻微下降,这说明上市公司对现金销售和应收账款的回收要求更高了。
3 上市公司资本运营风险防范与控制
3.1 上市公司资本运营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原则
一是部门风险与企业整体风险防范相结合原则。上市公司在进行局部风险控制时要以整体风险控制为前提。二是事前控制与风险处理相结合原则。事前控制是上市公司整体目标所要求的。只有将事前控制和事后风险处理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三是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原则[3]。企业资本运营风险控制主要针对突发风险,目的是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使损失降到最低,这是“治标”。企业是持续经营的,管理人员要深究风险发生机理,采取根本性的风险防控措施,这才是“治本”。
3.2 上市公司资本运营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措施
3.2.1 提高管理者风险防控意识 很多时候企业管理者进行投资决策时依靠的是过去的经验,主观性强,而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因此投资具有风险性。人们常说“高风险,高收益”,但高风险并不必然带来高收益。因此,上市公司在开展投资活动时,要全面考察投资项目,充分考虑利弊,切忌盲目投资[4]。企业高层管理者要增强风险意识,自觉研判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不断调整公司战略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着力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避免盲目投资、筹资决策失误造成的风险。
3.2.2 完善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机制 资本运营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危机的爆发常常会经历一个缓慢积累的过程。企业应全面分析企业资本运营风险,采取科学的方法建立企业资本运营预警系统。科学的资本运营预警系统可有效预测财务风险,能在危机发生之前提醒管理人员资本运营系统存在问题,使人们在危机发生前进行防范与控制[5]。此外,还必须对企业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整合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日后的经营状况。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企业资本运营可能存在的风险,完成资本运营的目标。
3.2.3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 首先,财务部门要独立于企业其他的部门,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有一定的自主权。其次,要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使其能将会计、审计结果及时、快速地上报给企业的董事会或高层管理者。最后,要在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下建立财务信息系统,为财务风险的识别创造物质条件。
4 结语
资本运营风险是任何企业都无法避免的,加强资本运营风险防范与控制是必要的。上市公司资本运营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上市公司要采取合理的措施防范与控制资本运营风险,不断完善企业资本运营管理工作。
[1] 姜 伟.我国企业资本运作的问题与途径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5(04):168-168.
[2] 曾江洪.资本运营与公司治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0-17.
[3] 苗家欣.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企业导报,2015(01):4-6.
[4] 史 源.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上市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J].企业导报,2014(24):173-174.
[5] 王智恺.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2):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