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癣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
2018-01-27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专业委员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专业委员会
1 造模动物
可用于制备体癣模型的动物主要有豚鼠、大鼠等。一般选成年动物,雌雄各半。
2 造模方法
2.1 刮伤接种须癣毛癣菌(或石膏毛癣菌,或石膏样小孢子菌等)制备豚鼠(大鼠)体癣模型。
原理:真菌侵入表皮后寄生于表质层,在局部引起感染及炎症反应。
方法:豚鼠模型:给豚鼠背部右侧剪毛(2.5~4 cm×2.5~4 cm),脱毛。在脱毛处刮伤皮肤直至有血渗出(无明显出血)为度,创伤面处接种须癣毛癣菌(或石膏毛癣菌,或石膏样小孢子菌,或红色毛癣菌等),将含1×107/mL的菌悬液,用刀片涂抹于创面上,接种量1 mL/cm2,玻璃纸覆盖、纱布包扎、胶布固定。第4天接种部位出现类似人体体癣的临床症状,经真菌逆培养检查,镜检显阳性,制备体癣模型成功。本模型持续不少于28 d。
大鼠模型:给大鼠背部右侧剪毛(2.5~4 cm×2.5~4 cm),在脱毛处用手术刀刮伤皮肤直至有血渗出为度。创伤面处接种须癣毛癣菌菌种(或石膏样毛癣菌),将含1×107/mL的菌悬液,用刀片涂抹于创面上,接种量1 mL/cm2;玻璃质覆盖、纱布包扎、胶布固定。第4天接种部位出现类似人体体癣的临床症状,经真菌逆培养检查,镜检显阳性,制备体癣模型成功。本模型持续不少于28 d。
2.2 穿刺法接种石膏毛癣菌制备豚鼠体癣模型
原理:真菌侵入表皮后寄生于表质层,在局部引起感染及炎症反应。
方法:豚鼠背部制备直径3 cm 的圆形脱毛面,24 h后在脱毛区的中央用7号注射针头斜刺一孔,深度为注射针斜面的1/3~1/2,以不使皮肤出血为度。在穿刺孔内滴入用沙氏液体培养基调制的含 2×105/mL个石膏样毛癣菌孢子的悬液0.02 mL;另取一小块(0.5 mm3)石膏样毛癣菌菌苔植入针孔内,使其贴在豚鼠皮肤上。第4天接种部位出现类似人体体癣的临床症状,经真菌逆培养检查,镜检显阳性,制备体癣模型成功。本模型持续不少于28 d。
3 模型指标
3.1 表观指标
体癣动物模型制备成功后,皮肤外观可见明显弥漫性红斑,细碎鳞屑;小片棕褐色结痴、皮发易脱落等。接种(须癣毛癣菌,或石膏毛癣菌,或石膏样小孢子菌,或红色毛癣菌)制备的豚鼠体癣模型,豚鼠还出现精神差、反应迟钝、体质量下降、小便量增多、垫料潮湿度增加等。
体癣动物模型的表观指标有:①模型局部:色变情况(红斑大小,鳞屑有无);②活动情况、皮毛光泽度、体毛脱落、垫料洁净情况。表观指标可量化积分或半定量分级。
表观指标是临床判定体癣的主要指标,也应是动物模型制备是否成功判定的主要指标,是核心指标,权重系数0.4。
3.2 病理指标
取病灶部位皮肤,病灶处各取1块约3 mm2皮肤,体癣局部病理变化可反映受损局部组织各层皮肤的炎细胞浸润程度和愈合情况,直接反映体癣模型特点。模型成功后,皮肤鳞状上皮明显增生,角化层增厚,皮下组织可见弥散性炎细胞浸润。
病理指标是体癣动物模型最直接的反映,专属性较强,是直接相关指标,权重系数0.3。
3.3 病原学指标
体癣病灶皮肤逆培养阳性率是模型成功的重要指标,阴性率则是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体癣模型制备成功后,背部刮取少许鳞屑,加一滴10%(氢氧化钾)KOH,微加热后轻压盖玻片,驱除气泡并将标本压薄,吸干周围溢液镜检。镜下皮屑内见分支、分隔的菌丝为阳性,反之为阴性。
病灶皮肤逆培养是体癣动物模型成功与否或药物疗效的直接指标,专属性强,是直接相关指标,权重系数0.3。
4 备注
本规范介绍的是与体癣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吻合度较高,且应用较多的动物模型。其他模型如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建立的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的体癣模型等,因成功率低,且与中西医标准吻合度低,未纳入本标准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