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血不利则为水”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2018-01-27王有玲周毅平
王有玲,周毅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州市中医院,广州 51013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是肺栓塞的主要病因,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本病的西医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手术取栓、溶栓和机械消融、介入手术等方法[1]。经典的单纯抗凝、手术取栓以及系统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都不尽人意。介入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然费用高昂。故寻求一种高效价廉的治疗方法实为临床所需,而中医药治疗在这方面不失为佳选。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单纯应用活血化瘀利水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疗效多有局限。遂博采古今医家之所长,认为可以从“血不利则为水”论治此病,并认为“血不利则为水”之治法精要,不仅在于“活血化瘀”更在于“温阳化气”。
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病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属于中医学“股肿”“瘀血流注”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瘀血内生、阻于脉络、气血运行不畅、阳气受阻、营血回流障碍、血瘀水停、水津外溢所致,从而形成血水同病的病机。其中,气血阴阳不足、外感邪气以及痰湿瘀壅阻、外伤经络受损均可导致血行不畅,影响气机升降、阳气受阻、气化不行而发为本病。
2 “血不利则为水”理论探讨
2.1 “血不利则为水”来源考
“血不利则为水”理论最早见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跌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水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在此张仲景提出了“血不利则为水”这一著名论点,并开创了活血利水法治疗水气病的先河。该观点论述了血水的关系,认为二者在生理上血水同源,病理上血水代谢相互影响。正如唐容川《血证论》中言:“血病不离乎水,水病不离乎血。”由此可见,血、水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为用、互相转化、交互为病的关系。
2.2 “血不利则为水”学说考
《内经》已有瘀血导致水肿的病理认识。《灵枢·百病始生》曰:“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并提出“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素问·汤液醪醴论》)“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灵枢·小针解》); “先泻其胀之血络,后调其经,刺去其血络也”(《灵枢·水胀》),即祛瘀通络以利水消肿的治疗原则。《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论治》首次用活血利水药治疗水气病,书中所记载的治疗厥而皮水的蒲灰散(据考当系蒲黄),即“以蒲黄消经络之滞、利小便为君,滑石开窍利水以佐之”,恰与水气病中水瘀交阻的病机吻合。从《金匮要略》其他篇章亦可以看出,张仲景在治疗水液代谢失常疾病中活血药物的运用,如妇人杂病篇以大黄甘遂汤治妇女“水与血俱结在血室”。现代学者更是将“血不利则为水”的临床运用推到更高的程度。有研究认为,“血不利”是多种瘀血状态的统称[2],“血不利则为水”中的“水”,是指因“血不利”而使津液输布、代谢失常导致的病理产物,包括水液泛溢肌肤、按之没指、有形可寻的水肿,血行不畅、血溢脉外所致的脏腑组织黏膜充血水肿,由血脉渗入体腔内的积液如胸水、腹水、心包积液等。基于“血不利则为水”建立起来的活血利水法,目前广泛应用于心肺肾肝脑等各型水肿的治疗[3]。
由此可推断,古今各大医家和学者的传统观点普遍认为“血不利则为水”,即血瘀水停,血瘀和水停,两者互为因果,因此其治重在“活血化瘀利水”。
2.3 “血不利则为水”学说之我见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论述到:“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经自下。”血分深而难通,血不通则水不行,故曰难治,在治疗时不能单纯治血,而应该先治水。正如唐容川《血证论》中言:“凡调血,必先治水。”水肿是机体水液气化失常的表现,水与气密切相关,气行则水行,气停则水聚。中医文献对水病论述多强调气的重要性。如《金匮要略》把水肿命名为水气,亦是突出气在水肿病理上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转大气”为气分病的治则,开水病从气论治之先河。张景岳提出“水气本为同类”“气化水自化”“水不能化,因气之虚”的观点,治疗上倡言“凡治肿者,必先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气”。唐容川亦认为:“气与水本属一家”“病气即病水”“治气即是治水”。
水不自行,赖气以动。人体水液代谢是以肺、脾、肾三脏协作,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动态平衡。病理状态下,五脏阳气衰竭,阳虚不能化气行水,全身气化功能障碍,势必导致水液在体内出入升降的失调,从而形成津液充廓的病理改变[4]。《诸病源候论》云:“血水相并,津液壅涩,脾胃衰弱者,水气流溢,变为水肿。”古人早已指出内伤不足、外感病邪均可“伤于阳气,不能运行,则营血停滞”,导致津气失常,变生“水胀、水肿”之病,故其治必先注重温阳化气这一根本。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主张“留者温之”,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但其运用温化法并不仅限于治疗痰饮病,而是在此基础上善用温化法治疗气、血、痰、饮结聚等各种病证。《伤寒论》中有温通心阳、化气利水治疗心阳虚欲作奔豚的苓桂甘枣汤,有温阳健脾、利水降冲治疗脾虚水停气上冲胸的苓桂术甘汤,有利水通阳治疗水饮内停、气机不利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有温中通阳、化饮利水治疗胃阳不足、小便利而心下悸的茯苓甘草汤,更有化气行水的代表经方五苓散,通过温阳化气治疗膀胱气化不利所致的水饮内停之证。
血瘀水停影响气机升降,导致阳气受阻,气化不利。此时,应当运用温化法,化气与利水并行,才能祛邪而不留患,因此温阳化气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医药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
3 从“血不利则为水”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血不利则为水”,本病因“血”而病“水”。然人身不离气血,“气主煦之,血主濡之”,虽气禀阳和、血禀阴质,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不能截然两分。张璐在论述血证病因病机时指出,人身阳气为阴血之引导,阴血为阳气之依归[5]。《褚氏遗书》亦云:“血虽阴类,运之者其阳和乎。”血虽属阴,寒则涩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因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医治疗应立足气分、血分、水分三者的关系,治以温阳化气、活血利水,借阳和以助融运,以达“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水行”之效。
4 典型病案
患者,男,78岁,2017年4月16日就诊。主诉跌倒后致左下肢肿痛2月余。患者2月余前不慎跌倒后出现左下肢肿痛,当时未予重视。今患者自觉肿痛较前加重,左下肢粗大、肿胀,需家人搀扶方可行走,伴皮肤暗红,局部青筋怒张,活动后加重,痛有定处,纳可,寐安,二便调。查体左下肢广泛性粗肿,皮色暗红,皮温稍高,左下肢及左侧腹壁可见散在浅静脉扩张,左胫前呈凹陷性水肿。舌淡胖,苔白,有裂纹,脉沉滑。静脉彩超示左侧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大隐静脉根部血栓形成,左侧大隐静脉曲张,左小腿交通支增宽,左下肢皮下淋巴水肿。凝血7项示D-二聚体 0.78 mg/l FEU。中医诊断股肿(阳虚血瘀),西医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以温阳化气、活血利水。处方:附子(先煎)30 g,茯苓30 g,白术30 g,赤芍15 g,干姜10 g,益母草50 g,黄芪30 g,当归15 g,丹参30 g,蜈蚣2条,桂枝10 g,桃仁30 g,每天1剂,水煎煮300 ml,分2次服用。另配合脉血康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复方血栓通胶囊 2粒,每天3次,口服;华法林钠片视国际标准化比率变化调整用量。服药21剂后患肢基本不肿,患者活动自如。
按:本例患者年老阳气渐衰,加之瘀血日久,耗伤正气,加重阳气亏虚,血失温煦,推动乏力,加重瘀血停滞。血瘀水停为病之标,阳气亏虚为病之本。其左下肢粗大、肿胀、青筋怒张,皆为血行不畅、脉络壅塞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津泛溢肌肤之征。正如《诸病源候论》云:“经脉闭塞故水溢于皮肤,而令水肿也。”其病在血分,病机关键为“血不利则为水”,治以温阳化气、活血利水,方由真武汤化裁而来。方中附子温经扶阳,振奋阳气,使气得阳助而运行无端,寓有“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之意,阴凝得散;干姜助阳温经,使得“血遇温则行”;桂枝辛散温通,通达营卫,助阳化气,横走于四肢以温经脉,此亦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之谓;黄芪甘温,益气升阳,实卫固表,使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水自消。实践证明,活血化瘀与补气法合用,能使气旺血行,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活血化瘀疗效。在重用或久用活血化瘀药物时,配合应用补气药可使瘀祛而不伤正气。大剂量益母草利水消肿;茯苓、白术健脾渗湿,与桂枝配伍可温运脾阳,化湿利水,助膀胱气化利水;丹参性较平和,祛瘀生新而不伤正;当归活血兼有补血之效;桃仁质重而降,偏入里善走下焦,长于破脏腑瘀血;赤芍、蜈蚣合用活血化瘀。正如唐容川《血证论》云:“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须知痰水之壅皆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诸药合用,攻补兼施有度,药中其所,使血利、脉通、水化,诸症消退。
5 总结
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古今医家大多主张从化瘀利水入手,然“血不利”是本病的中间机制,不是始动原因,其本质为阳虚血瘀。中医治病讲求“治病求本”,对于本病的中医治疗,治“水”仅是治标,治“血不利”是治本中之标,治疗引起“血不利”的根本病因才是治本中之本。如《温病条辨·论治血》云:“治水者,不求之水之所以治,而但曰治水,吾未见其能治也。盖善治水者,不治水而治气……故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即是此义。故在治疗时不应单纯从“血瘀水停”的表象出发,而应穷本溯源,抓住“瘀因何而生,因何而变”这条主线,找出治疗的关键。因此,笔者认为本病的中医药治疗应立足气分、血分、水分三者的关系,治以温阳化气、活血利水,重视培补阳气,恢复人体的阳气功能,并临床辨证时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