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下的普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问题研究

2018-01-27余玲夏君玫李越张伟伟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质体育

余玲 夏君玫 李越 张伟伟

“把弱势群体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来抓”,“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而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的发展问题,更是成为了社会公平的焦点问题,事关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人们开始在不同领域、从不同角度探讨“弱势群体”这一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阶段,高校的扩招以及1998年、2003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的两次修订,越来越多的体弱病残的学生跨入了大学校门。而这些弱势群体学生,在大学是否受到了适合其体质健康水平的体育教育呢?我国从1979年开始至今已对全国青少年儿童进行了6次大规模的体质调研,为我国学校教育与体育工作有关方针与政策的制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却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体能素质下降,心肺机能下降,并出现肥胖率上升和近视率居高不下等新的不良趋势。在构建和谐社会、呼吁教育公平的大环境下,高校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教育问题的完善也势在必行。

1. 弱势群体与体质弱势群体

1.1 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最初是指那些由于自身因素而导致其生存能力较弱的人群,如残疾人、孤寡老人和孤儿等。社会学家主要从社会人群是否占有社会物质财富、是否占据社会政治地位来研究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是一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贫困的经济利益、低层次生活质量和脆弱承受力特殊社会群体。

国内外关于弱势群体的理解和定义,虽角度和强调点不同,但共同点是都指出弱势群体是“处于不利地位”、“能力较弱者”,在生活中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现状而需要社会支持、救助的群体。

1.2 体质弱势群体

体育教育工作者主要是从体质健康水平、运动能力等方面来研究“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姚红茂所研究的高校弱势群体主要是指残疾,或不宜参加剧烈运动的学生。李捷界定的体育弱势人群,是身体过于肥胖或矮小;体弱、多病以及患有先天性疾病等运动学习困难;以及身体协调性差,运动能力较低的学生;还包括学习懒散,没有积极性,不愿参加运动的学生。汪海燕等研究的体质弱势群体包括体弱和患慢性疾病或急性疾病的恢复期、伤残以及运动器官不全者。还有研究者直接将体育弱势群体范围界定为体育测试成绩在65分以下的在校大学生。李吉远研究的大学体育弱势群体除了上述的学生外,还包括了低龄、大龄及已婚学生,因为毕竟他们对于同一教育层次的其他学生,也属于弱势群体。

不同的研究者对体质弱势群体定义不同或划分范围不同,这些概念的提出都不太准确,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当前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毕竟,通过历年对学校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时,笔者观察到除了因病或残疾学生可免于测试的学生外,总还有一部分学生不及格,而自从2007年实施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体的测试标准比以往的标准提高的情况下(如女生的800m及格标准从5.04s提高到4.23s),学生不适应或自身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导致不及格率大幅度增加,这一部分学生也有日益增加的趋势。因此,笔者认为体质弱势群体应该包括:一是身体残障或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运动的学生;二是其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得分在60以下的学生;另外,还应包括特别瘦(体重指数BMI<20)或肥胖(BMI>24)的学生。这也与李秀华等的研究相一致。

2. 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教学现状

《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纲要》明确指出:“保健课,系为个别身体异常和病、弱学生开设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应有针对性地组织康复、保健教学”。由于体质弱势群体过去在高校中的比例较小,人数少,研究的人也较少,关于其体育问题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大多研究是关于其在保健体育课中的学习行为及学习效果。

同正常学生相比,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在数量上相对有限,有的高校根本就没有开设体育保健课。虽然有些学校已开设体育保健课,但由于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因为自身身体、生理和心理因素等原因,其活动能力较差,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较为薄弱,再加上缺乏科学系统的教材和缺少康复保健专业教师,学校不能为课程提供基本的教学条件和场地器材,其教学内容、形式和考核评价方法单一,开设效果并不理想。杨敏、傅纪良研究指出,体育保健课的处方式教学模式是解决普通高校体弱病残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汪海燕等对提出每周一次、每次90min的体育保健课程,结合每天散点晨练30min,有的放矢的体育疗法,能达到教学目标。

至此,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教学研究尚处于自发研究阶段,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分析,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评价方面尚不成熟,太极拳、太极剑、医疗保健、养生气功等成为主要教材,高校在选择教学内容上也比较随意,每个学生的个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课程考核较为简单,基本上都是“过关”,这也导致了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课程设置及教学组织的无序状态,阻碍了体育教学研究和发展。

3. 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

研究者均认为,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将有助于其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他们走向社会后能更好的独立面对社会生活。目前,高校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活动存在重视程度普遍不够的现象,杨春莉探讨弱势群体成员体育锻炼项目选择、参与锻炼的次数、时间投入与强度、时间段、场地的选择、体育信息的获取与消费行为。徐家林等对影响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非身体因素进行分析,揭示既有心理原因、日常习惯以及对体育认知等主观因素,也有体育场地、器材、体育锻炼指导者等客观因素。这与查春华等的研究相一致,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与正常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影响和制约他们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是健身意识、身体条件、余暇时间、心理压力、兴趣不足和运动技能等。

综上所述,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而言,体育课外活动无疑是体育课的有益补充。笔者认为,在人文关怀下,教师应掌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特点,大力组织、监督或督促他们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多参与、多体验、多尝试,充分开发自己的个性和潜质。从健身的科学性出发,教师可根据他们的体质健康特点,为不同类型的弱势群体学生制定相应运动处方,也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来制定个性运动处方,安排每周至少三次的活动,自我监控运动强度,同学之间相互监督完成情况。

4. 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人文关怀

关于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法制建设、管理体制、运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显得更为薄弱。

4.1 对弱势群体学生进行教育补偿

人文关怀就是要致力消除由于外部差异而带来的教育机会不均等,人均教育资源不均衡以及各种歧视,对弱势群体学生进行教育补偿。大部分人认为学生数量较少而不值得关注,体质弱势群体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学校体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体育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体质弱势群体的客观存在,应更加关注他们、呵护他们,搭建一个符合他们心理和生理需要的平台,加强他们体育健身意识的宣传、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手段调动他们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4.2 建立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课程体系

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必须真正做到面向全体,从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质健康入手,改革体育课程,使之成为健身和培养健身能力的课程,将“体育”与“健康”结合起来,制定符合各类学生的体育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切实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开展合理的教学评价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4.3 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进一步研究

大多研究都是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而理论分析比较浅显,,实验性研究匮乏,并不能为体质弱势群体学生提供研制合适的锻炼方式,也没有提供具有操作价值的实际经验,更不可能为他们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看到的只是简单的调查数据,缺乏立足于实践中的总结和思考。笔者认为,在课外体育活动上,教师应寻找一些适宜的项目,从运动量、运动强度等方面去考虑体质弱势群体,要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为他们编制合适的项目,引导他们参与体育活动,有针对性的为他们创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

5. 展望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逐步完善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理论研究体系,研究广泛开展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锻炼的有效途径,加强研究力度,以促进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的发展,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对体质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下,应对弱势群体学生的教育机会均等的追求、对享有的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追求、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效果平等的追求以及对弱势群体学生的教育进行补偿。

从长远角度考虑,应着眼于期望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关怀、重视和积极投入,建议体育部门制定和实施弱势群体学生健身的相关要求,营造出校园文化氛围,有针对性的改善其健身锻炼的场地器材,并开发或设计适宜的运动项目、内容和形式,指导学生设计个性化的运动处方,体现“以人为本”,加强自我监控,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健身活动进行科学指导。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质体育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