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育教学的风险识别及应对策略分析

2018-01-27郭照伟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中学体育

郭照伟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育事业应该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最主要的教育原则[1]。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发展状况,也要注意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当前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不少教师仍然保有重成绩、忽视身体素质的教学观念。此类教学观念忽视提高和培养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致使一些学生的身体素质偏低。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对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教学改革是当务之急,而对中学体育教学的风险识别与防控也应当提上日程。

1. 产生中学体育教学风险的原因与类型分析

1.1 类型

学生参与学校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运动伤害是造成体育教学风险的主要原因。对体育教学风险的种类进行有效识别,有助于控制和减少教学过程中的风险。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场地器材因素导致的风险、自然环境类变动性因素导致的风险是体育教学风险主要的三种类型[2]。教育工作者理解体育教学风险的本质,识别体育教学风险的种类对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原因

只有了解风险产生的原因才能找出相应的策略,有效的预防体育教学风险,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中学体育教学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1.2.1 教学资源不充足

担任体育教学的教师自身的素质不够高,经验不足,对某些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准备不充分不合理;没有详细了解参与课程学生的身体状况,忽略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其次,部分中学因为实际条件的限制,场地和体育器材存在一定缺陷,无法满足体育教学中的正常需要。

1.2.2 参与课程学生准备不充分

学生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因素也是导致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生危险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学生的专项技术动作掌握不纯熟或运用技术动作不规范,缺乏自我保护和防范运动损伤的知识;有的学生平时就没有锻炼的习惯,身体素质薄弱,再加上做准备活动,会极大程度的加大体育运动过程中的风险。

1.2.3 变动性因素的影响

天气状况、学生心理等变动性因素,且部分的体育活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进程,引发危险。比如像酷暑天气人体就容易大量出汗而引发中暑、脱水的症状。

2. 应对中学体育教学风险的策略分析

2.1 完善中学体育教学体系

体育教学的任课教师应当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向学生传达安全的重要性和日常保护身体正确锻炼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风险预防意识,让学生主动进行风险防控,课前了解教学内容并做好准备工作,学会在体育教学中保护自己。任课教师还应当科学合理组织教学,体认真研读教材和相关规定,综合考虑场地、器材、学生等因素,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同时合理安排运动强度,统筹安排,因为如果运动负荷安排不当,可能会对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产生负荷过重的不良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身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学校应提高对体育教学风险问题的重视程度,加强严密有效的组织管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教师要尽心尽力、合理安排、教育学生时刻注意安全,尽最大程度规避体育活动风险的发生。参与课程的学生自身也应当积极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严格遵守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和任课老师的宣传和指导。

2.2 健全安全风险预防体系

健全安全风险预防体系要着力推进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完善隐患排查整改长效机制,建立安全预警和风险评估机制,构建安全风险防控专业服务机制,落实安全国家标准和认证机制[3]。学校要将安全教育与德育、法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融合。推动学校安全课程体系建设和发展,建立专业教师队伍,加快培养安全教育相关专业人才,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基础知识课堂。各职能部门和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校园体育教学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检验;责令学校及时更换有安全隐患的器材,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或者设置警示标志并及时维修、更换。教育部门要协同相关部门了解、调查地区学校的发展实际,实时掌握学校的最新情况,并未学校提供防范安全风险的建议和措施,指导学校做好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学校要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的体育器械和建筑材料,避免让假冒伪劣的材料危害学生的生命安全。

2.3 健全安全风险管控体系

健全安全风险管控体系需全面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完善校园周边区域管控机制,完善学校内部日常监管机制,建立学校安保队伍,着力建设安全校园环境,强化警校合作机制,突出重点领域学生安全防护,形成广泛参与的学生安全保护网络。教育部门狠抓主职工作,要明确保障学生安全是办学原则和准绳,要求学校定期汇报安全工作落实情况,将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学校应当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原则,实行校长负责制[4]。教育部门要将学校安全工作纳入平安建设目标考核范围,及时进行奖惩。学校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配备专职安全保卫人员或者受过专门培训的安全员。各级教育、公安部门需和学校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加强应急处置工作的合作,形成高效透明的联动机制。

2.4 健全安全事故处置和风险化解体系

健全安全事故处置和风险化解体系需要学校与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建立应对安全事故的变动机制,落实责任追查追究制度,从多元化多角度分担事故风险出发,构建全面地处理机制。为降低体育教学中的风险和影响,学校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购买校方责任险,要求各级各班了解学生购买保险的情况,督促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保险,要充分发挥保险在化解学校安全风险方面的功能作用。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后,学校要及时组织教职工参与初步的救助和防护工作,为医护人员展开救治争取时间,从而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同时,学校相关部门要及时启动应急处理办法,及时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和与事件相关的人员,根据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第一时间同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取得联系,提供与事件相关的具体材料。学校要建 立舆情处理和应对机制,在调查清楚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回应学生、家 长、教师的问询及关切,降低不良社会影响。在深入了解事件的原因之 后,学校要深刻检讨工作中的缺陷和漏洞,要求各部门、各年级体育教学 教师对目前教学工作的情况和问题进行汇报,追究相关责任人,以对学 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对体育教学工作进行改革; 如果是体育教学的教材出 现问题,则应当及时更换体育器械,选用符合教学标准的材料。

3. 结语

本文具体分析了中学体育教学风险的种类及产生的原因,得出学校及相关部门如何协调联动通力合作预防和降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风险,建立相应并且合理的应急机制,储备具有丰富应对体育教学风险经验的人才,真正保障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保护中学生的人身安全,提高其身体素质。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中学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在多解中学创新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我们的“体育梦”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