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快乐终身”乒乓球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2018-01-27郑文静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乒乓球教学活动运动

郑文静

1. 引言

当前整个教学活动日益成熟,“快乐、终身”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理念。整个教学中,乒乓球运动有着重要影响力,尤其是我国是乒乓球运动大国,无论是其社会认知,还是关于该训练活动的认知,都有着其他运动所无可比拟的重要影响力。

2. 高校“快乐终身”乒乓球教学模式的具体内涵分析

教学体系越深化,我们对教学开展的认知,就约成熟,而“快乐终身”教学理论,就是基于教学体系发展创新背景下的重要诠释。当然,从教学理论创新应用的角度看,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创造必然是趋势。

2.1 “快乐终身”教学的内涵概述

事实上,快乐终身教学侧重于两个视角,一是快乐教学,而另一个则是终身教学。快乐教育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个性需要相结合,通过构建完善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切实有效的感知,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展现的乐趣,进而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在快乐教学中,其倡导启发、创造性教学,其倡导的是培养学生的参与兴趣,重点则是依据学生的基本特点来确定教学目标[1]。

终身教育指的是教育是一项动态化的过程,在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接受同时期的教学诉求。而在学校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尤其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长期终身坚持学习。快乐终身是从激发学生参与性出发,对学生进行身心素质和品格上的引导。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乐趣,当然这也使得学生获得了必要的成就感,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快乐状态下,将具体学习活动内化为相应的习惯,进而实现终身学习。

2.2 乒乓球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

教学模式是结合一定教学原理而设计的一种包含相应结构和功能目标的教学策略,我们认为教学模式是连接教学活动、方法的“枢纽”。合理科学的教学模式中,其既强调教学程序,同时也注重凸显实际应用价值。乒乓球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乒乓球项目特点、教学思想等内容指导下,结合丰富具体的教学实践,为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构建可操作的教学方法及策略。

2.3 高校“快乐终身”乒乓球教学模式的具体内涵

我们认为在该教学模式中,其主要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基础层次,要求学生掌握形成必要的乒乓球教学技能。二是较高层次,追求学生在参与整个乒乓球教学活动中,能够体会到必要的乐趣,从而形成快乐认知。三是精神层次,其强调的则是学生在参与该教学过程中,能够理解相应的思维内涵和精神认知。最后则是最高层次,期待学生在参与乒乓球教学活动之后,能够形成必要的习惯,并且将这一运动习惯与其终身锻炼活动相融合,从而实现终身锻炼、终身健康的理想目标[2]。

3. 高校“快乐终身”乒乓球教学模式的应用背景及价值

结合乒乓球运动的具体特点看,趣味足、娱乐性强、竞技要求高等诸多特点,使得广大学生愿意参与其中,加上乒乓球的国球地位,使得高校陆续开办了这一教学课程,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当前教学活动日益成熟背景下,其需要予以调整。

3.1 高校“快乐终身”乒乓球教学模式的应用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乒乓球教学活动实现了有效开展,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表现为:教学思维相对陈旧,缺乏更新。目前该教学活动中,其依旧只是注重技能上的教育,但是缺乏对体育意识培养的价值认知,尤其是弱化了兴趣的因素,进而影响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效果。在教学方法上,也过于单一、老套,课堂枯燥单调,学生们更多只是简单的参与乒乓球的基础动作练习,缺乏足够创新,这就使得学生不够主动。未能注重对学生运动习惯培养与具体教学之间的深度融合。事实上,高校“快乐终身”乒乓球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其实际上是当前整个教学认知成熟发展的表现,其让我们对学生主动参与的具体价值,形成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知。

3.2 高校“快乐终身”乒乓球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认知

乒乓球教学是当前我国体育机制中,极为重要的教学项目。可以说,在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乒乓球教学活动吸引了大量学习广泛参与其中。结合高校“快乐终身”理论的具体融入看,合理的理论融入与应用,其将实现整个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在该教学模式中,其倡导的是以快乐兴趣元素为基础,立足高校学生的基础特点,结合高校乒乓球教学运动的特点,从而在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基础上,形成参与乒乓球教学的良好习惯,并且终身坚持。在该教学模式中,其将精神品格上的教育启迪与乒乓球技能教学充分融合,从而使得学生在掌握系统化技能的基础上,养成了良好的精神品格[3]。

4. 教学创新背景下“快乐终身”乒乓球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在当前高校乒乓球教学活动改革创新背景下,构建全新教学模式,就至关重要。可以说,在传统的乒乓球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由于其忽略了兴趣元素的必要融入,加上过多强调技术学习,从而使得很多学生未能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并且影响了教学的本质传递和价值呈现。因此,结合“快乐终身”的理论应用,其将为当前高校乒乓球教学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力量。

4.1 学生主体,趣味切入,营造良好参与氛围

在教学创新背景下,必须打破旧模式中教学内容、教学进程皆由老师把控的问题。在“快乐终身”教学模式中,更多要展现学生的主体性,并且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放在首要位置。因此,要注重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必要丰富,尤其是对教学形式进行必要的改造,从而给与学足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快乐参与。在整个乒乓球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乒乓球项目知识,同时也要有相应的战术意识,这些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都使得整个教学活动实现了全面创新[4]。

4.2 学生主导,教师引导,构建高效教学课堂

在乒乓球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核心关系,传统教学模式中,更多是老师主导教学活动学生被动参与,这就让课堂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快乐终身”模式中,老师所承担的更多是动作示范,为学生积极参与提供保障。在高效教学课堂构建过程中,更多要有学生主导,并且培养学生形成必要的乒乓球意识。比如,在乒乓球教学活动中,针对接球失误的现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进而让学生取得更好的乒乓球学习效果。在打造高效教学课堂时,不仅要理性分析学生的具体兴趣爱好,也要注重借鉴其他元素,比如多媒体、视频等元素,通过给与学生直观感知,从而搭建生动、形象的教学课堂。

4.3 多元合作,习惯融入,打造高效教学机制

如果想要实现整个乒乓球教学的最佳效果,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而这实际上也恰恰是“快乐终身”理论应用的关键诉求。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其忽略了运动习惯的有效融入,这也使得学生培养效果与理想诉求之间存在本质化差别。此外,在该理论应用时,其更多发挥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为了更好发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价值作用,就必须注重发挥学生之间的多元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自我探索过程中,将个人所理解的内容相互探讨,升华具体的学习认知。

5. 结语

结合目前乒乓球教学活动的实施状况分析,我们看到其有着系统化不足,比如教学思想中,过多强调乒乓球运动的各项技术教育,忽略了快乐思想理念的合理融入。而在目标中,缺乏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必要重视。总之,传统的高校乒乓球教学活动中,其缺乏必要的趣味色彩,也未能将终身锻炼的学习观融入其中,都大大影响了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因此,结合“快乐终身”乒乓球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其将为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快乐参与教学,并且将具体的兴趣爱好转化为良好的运动习惯。

猜你喜欢

乒乓球教学活动运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乒乓球悬浮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追风的乒乓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