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文化发展的基本问题与合理应对建议阐释

2018-01-27李浩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体育活动建设

李浩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对体育文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现代体育工作体系中,体育文化是提升社会总体体育素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通过打造高质量体育工作团队,开展多元文化构建方式,可以丰富现代体育体系,提升体育活动实践性和趣味性,满足当前体育文化发展需求,实现科学发展目标,提高社会公众的综合体育素质[1]。在这样的背景下,优化体育活动结构,培养高水平体育工作人员,是体育文化发展的第一要务。

1. 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

1.1 体育活动发展缺乏群众基础

要想提升体育文化发展水平,首先要对传统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在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实践中,由于理念较为落后,没有引进最新的体育理念,整体水平有待提升。由于视角的限制,很多体育活动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此外,群众体育活动以展现群众精神面貌和锻炼身体为主,很多体育活动没有兼顾这两个特点,群众体育活动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制约了体育文化发展水平[2]。对于这种现象,提升群众体育互动组织水平,就成了社会体育文化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过程中,很多体育活动不管在内容主体还是编排体系上,都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体育活动的推广。此外,在有了好的体育活动后,如何有效对群众进行组织和辅导,将体育运动推广出去,对于群众体育文化建设而言也有重要意义,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和体育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索,寻求有效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路径。

1.2 体育文化环境基础较为薄弱

现代社会普遍存在体育环境基础薄弱的问题。随着现代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文化环境营造受到越来越多工作者的重视。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压力越来越大,提升体育文化建设的实践性,营造好的体育环境氛围,可以提升社会公众体育综合能力,对于百姓适应社会紧张生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在体育文化建设实践中,很多工作者受到传统思想和模式的影响,忽视了体育文化环境建设工作,不能用自身实践指导体育环境建设,制约了体育文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探寻有效的体育文化发展方式,让体育知识转化为体育实践能力,是当代体育文化环境建设工作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3 忽视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合

很多体育工作者在建设体育文化过程中,没有充分融合借鉴传统体育文化,固守传统的文化发展构建模式,忽视了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可以这样讲,这是现代体育工作在发展上的一块短板[4]。体育工作者在这样的传统理念下,体育环境建设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也不够,很难将百姓的注意力集中到多元体育运动中来,这也是导致体育文化环境建设效率不高的一个原因。基于此,寻找科学的现代化体育环境建设方式,是现代体育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2. 优化发展体育文化发展的三个维度

2.1 重视传统体育文化

随着现代社会体育运动体系不断发展,传统体育文化开始融入到社会体育环境建设中来。从内容性质来看,体育文化建设需要传统体育文化这个载体,将体育文化建设与传统体育结合,可以提升体育工作总体水平,同时体育环境建设也可以丰富传统体育体系,提升体育环境建设总体水平。在体育教育工作实践中,利用体育文化环境平台发展传统体育文化,可以提升体育文化的多元性,社会公众也更愿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通过多元化的现代体育文化发展模式,实现体育工作目标[5]。在开展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社会公众能获得更加丰富的体育知识,同时体育工作者也能充分利用传统体育教学资源,获取更多的灵感,通过采用最优质方法,逐步提升体育文化发展的科学性,让社会公众享受良好的体育环境。从本质来看,现代体育文化与传统体育文化之间存在的天然的联系,将二者有机结合,也可以充分利用体育文化资源,发挥体育环境的平台优势与传统体育文化的载体优势,最终推动二者共同发展。

2.2 优化体育教育结构

在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体育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丰富完善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当代体育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优化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结构,创新教学模式,对提升体育教学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体育能力需要越来越高,同时也越来越多元化。通过打造优质教师团队,提升教师能力水平,可以提升现代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进而让学生适应社会竞争需求,更好的提升自身综合实力,满足当代社会人才需要,夯实体育文化发展的教学基础[6]。在体育教师人才培养实践中,创新培养模式与理念是适应当前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多层次和多维度的体育教师培养体系,是当代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竞争力,适应当前体育文化发展建设需求。在现代教学体系中,体育是重要的学科,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载体与平台,通过优化教师培养模式与方法,可以实现高效教学目标,满足当前体育教学总体目标,进而做好体育文化发展工作。

2.3 丰富百姓体育文化活动

百姓体育活动也是体育文化的重要促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组织难度比较高。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适应百姓不断提升的体育需求和活动要求,对体育工作者也提出全新的要求和挑战。基于此,创新群众体育工作策略,对于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数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新时期,百姓对于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创新工作方式,可以满足群众不断提升的体育标准,充分践行群众路线,组织更多优秀的体育活动,并且将体育形式和内容及时教给社会大众,提升体育文化水平[7]。在开展群众体育工作中,要想提升工作总体效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作为体育活动组织人员和培训人员,要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来,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对体育活动的诉求,通过多种方式征求百姓的意见,让有相关经验的百姓参与到其中,提升体育文化发展综合水平。在组织开展体育活动过程中,要从百姓中选出优秀的代表,让代表参与到整个工作中来,提升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性,实现体育文化发展工作目标。

3. 创新发展体育文化的几点思考

在发展体育文化过程中,必须明确工作目标。在社会体育工作实践中,普遍存在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不注重体育文化的提炼总结,工作流程之间衔接的不好,并不明确体育文化建设对整个体育工作体系的价值。基于此,要想优化提升工作总体水平,必须明确工作目标,进而确定改进工作的方向,引导体育文化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真正让体育文化工作发挥作用,提升总体工作效能。

3.1 创新意识,让体育文化更“接地气”

要想实现体育文化发展效能的提升,不能忽视体育工作意识的优化,在开展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不注重思维创新和理念创新,工作思想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思维,对于提升总体工作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8]。创新工作理念和思维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通过强化落实责任等方式,让工作人员切实担负起工作职责,通过自身工作的优化提升,为整个体育文化体系的完善贡献力量。在工作开展与决策过程中,要注重讨论、集思广益,广泛征求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在进行工作改进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一线工作存在的问题。在开展体育文化发展建设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方式,不断丰富体育活动的文化内涵,让体育文化真正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当中,让体育运动在新时期发挥文化教育与锻炼身心的作用。通过给体育活动注入文化内涵,也更能提高百姓的参与度,体育活动也更容易被百姓所接受,在开展体育活动组织与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将体育活动与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进而可以让体育运动更具有生命力、更加“接地气”。基于此,发展社会体育文化,既要坚持践行群众路线,同时也要坚持文化标准,提升体育文化建设的综合水平。

3.2 有效组织,为体育文化发展提供平台

开展体育文化发展建设工作,必须有载体和依托,体育活动小组就是这样的平台,具有阵地性质的作用。在体育文化发展工作实践中,很多体育活动流于形式,社会公众缺乏归属感和依托感,基于此,导致体育文化发展工作整体效能不高。要想实现体育文化建设工作目标,必须充分依托体育活动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社会公众真正找到组织[9]。与传统体育工作模式相比,体育活动小组具有很多特点,小组机动灵活,由于人数比较少,开展组织生活和体育活动也更方便。在现代体育文化发展实践中,依托小组开展体育文化建设工作,是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由于人数众多,要想真正发挥体育活动的文化引领作用,必须拥有良好的载体与平台,利用体育活动小组开展活动,正契合现代体育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对提高体育文化建设效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体育活动中的探索,体育小组模式也能为我国社会文化建设提供更可靠的方案,为其他领域工作提供借鉴,进而为我国社会工作贡献力量。可以这样讲,探索发挥体育活动小组在体育文化工作中的阵地作用,是每个体育工作者的任务。开展好体育文化工作,是现代体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真正发挥作用的奠基石,扎实的体育文化发展工作,也是保障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坐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发展体育文化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社会体育文化发展体系仍存在诸多不足。作为体育管理者、社会体育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要共同发力,从不同侧面入手,为营造良好的社会体育发展环境贡献力量。在工作实践中,要不断创新体育文化发展理念,优化体育发展方式,提升体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共同建设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

猜你喜欢

体育活动建设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