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学的隐喻探视学校体育教学的本质

2018-01-27程正义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隐喻体育教师体育

程正义

1. 教学的隐喻探析

教学隐喻是指人们在表达“教学观念”时,所使用的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借喻等)、类比、象征等。教学隐喻不仅能够使教师认清教学实质,因而采用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且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学会学习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已有的教学隐喻的研究成果从教学范式的视角把教学隐喻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授受、导学、互助和对话教学范式,本研究将采用钟启泉在《教学方法:概念的诠释》中提到的十种教学的隐喻,更为详细、完整的对教学隐喻进行分析,并从中探视学校体育教学的本质。

2. 教学的隐喻分类

2.1 教学即道路

教学即道路指学生按照教学目标,集体或个人行走在大体笔直的道路上。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体育课的一系列教学目标,既包括近期目标也包括长远目标,然后,教师要使每个学生明确各个教学目标,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或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方式学习体育课程内容,并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进行小学、中学、大学以及终身体育的学习。教学即道路强调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漫无目的的教学易使学生在求学道路上迷失方向,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认真制定、贯彻和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2.2 教学即阶梯

教学即阶梯指学生沿着阶梯攀登,教师争取让每个学生都不掉队,同时使学生在每个阶梯获得相应的收获。教学即阶梯体现了教学的递进性,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体育教学内容难度与深度的递进,这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的有效衔接。目前,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衔接障碍,以排球项目为例,排球在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课堂开展状况良好,但很多学生在大学毕业后仍然由于技术不佳无法投入到排球比赛中去,小学学习排球传垫球,中学甚至大学也从传垫球开始学习,这一现状表现出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各个阶段的教学重复、低效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系统安排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做好有效的课程衔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在各个水平阶段取得相应的学习成果,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注体育差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每个阶段都能够得到收获。

2.3 教学即植物

教学即植物指教学作为教养过程,将学生比喻成逐步使其自身得到发展的植物。植物在不断汲取养分中发展起来,体育教学应重视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步得到发展,这里所说的发展应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进行对应,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身体的发展体现在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健康水平提升,拥有优美的身姿与强健的体魄,从而提高适应恶劣环境、抵抗疾病的能力。学生心理的发展所包含的内容更为丰富,通过学校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果敢、坚强、团结、协作、拼搏、坚持不懈的优秀心理品质,而且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习得一定的规范与准则,懂得“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培养出积极、健全的心智。现有的体育教学教师过分关注学生身体的发展,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关注度还有待提升。

2.4 教学即套娃

教学即套娃指使学生在今后更高级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熟练应用前阶段所习得的能力。教学即套娃一方面反映了教学即阶梯中所论述的体育教学有效衔接的问题,另一方面体现了体育教学的系统性。套娃象征着通过不断嵌入使学生的知识形成一个层级体系,这就需要不同阶段的体育教师要拥有一套对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统一的标准,通过不同阶段的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最终通过一层层的知识嵌入使学生掌握一套系统、完整的体育学科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要重视学生各阶段的学习,每名体育教师所教授的内容都是最终大套娃中的一部分,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保障学生在日后难度更高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知识。

2.5 教学即支架

教学即支架指学生专注于某一学习对象,进行熟悉并运用,从这样的支架出发,犹如飞一样的到达下一个支架。教学即支架强调体育教学的迁移,即已有的知识体系、技术、技能对学习新的运动项目所产生的影响,迁移的基础是具有完善的知识体系与过硬的运动技术、技能,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自身水平较高,并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授给学生知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创新性的思考。例如,田径教学中的投掷类项目教学,教师在教授铅球技术要领的时候需要讲解超越器械的动作,在进行讲解、示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可以让学生进行安全的尝试,使学生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然后通过问答等方式对动作技术进行讲解并配合标准示范,使学生深入掌握超越器械动作要领,那么在接下来标枪教学中,更容易使学生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迁移,促进学生更好、更快的学习。

2.6 教学即专心和致思

教学即专心和致思指教学过程是借助学生引发专心的阶段与达到致思的阶段来解释的。专心与致思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起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首先需要体育教师拥有专业的知识,在讲解、示范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另外,体育教师要理解教学方法的使用,通过生动、有趣、专业的讲解使学生明白体育的内涵,最后,教师要关注学生个性特点,通过不同的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不断获得新知识与新能量。

2.7 教学即螺旋

教学即螺旋指教学是一个螺旋上升的状态,包括问题意识、丰富直觉与增加难度的内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培养学生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丰富的直觉体现在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思维的敏感性,结合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思考,并在学习过程不断纠正自我,逐步完善; 最后一个阶段即 增加难度,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从易到难,在学习简单动作的基础上逐步 增加新的技术动作,形成难度更大的动作。螺旋式的教学需要体育教师 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稳定的基础上寻求突破。

2.8 教学即储蓄

教学即储蓄指把教育比喻成储蓄,一方面批判了学生只是知识被动接受者的观点,另一方面暗含学校教学如何均等的将文化资本输入每个学生的账号。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教育的解读更加深刻,无论是学校体育教学还是其他科目教学,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这里所说的“使学生获得均等的文化资本”并非指使每个学生获得一样的知识,由于学生天赋与努力程度的差异所获得的学习效果必然不同,这里强调的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并通过有效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获提升。

2.9 教学即戏剧

教学即戏剧指教师通过演绎剧本,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或教师作为导演,指导学生成为主演。前者主要说明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自身知识与适宜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参加有关教师教学的学习与培训,关注教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真正践行“活到老,学到老”,做好学生的榜样;教师作为导演,让学生成为主演,说明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职责在于通过教学使每个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开发出来,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乐于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势,指导学生发挥出优势。

2.10 教学即旅游

教学即旅游指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旅程,即教学是不断探索与前进的过程。西方教育观点认为上帝给了每个孩子一块金子,教师的作用便是去发现并开发出来,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探索不同的、未知的运动项目与技术、技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善于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即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好奇心,然后教师通过教授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进而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索,使学生逐步了解未知世界。

3. 结语

教学的隐喻的研究有效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教学,如何进行教学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教学的隐喻视角探讨学校体育教学的本质一方面为认识体育教学的本质提供了多个维度,有利于研究者发现学校体育教学的概念线索,另一方面,旨在启发、纠正和完善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新发展。

猜你喜欢

隐喻体育教师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我们的“体育梦”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