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仪的故障检修及体会
2018-01-27王恒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结核病防治所设备科天津300454
王恒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结核病防治所设备科 (天津 300454)
电子科学技术在医疗领域广泛应用,并且不断更新和发展,虽然给医学诊断带来便利,但对维护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以心电监护仪为例,根据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从其工作原理、常见故障维修及体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心电监护仪作为不可缺少的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到临床医学中,其自身具有集无创血压测量、心电、呼吸和血氧为一体,可以同时对患者的心电图、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参数进行监测,发挥计量的功能[1]。心电监护仪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提供急救条件,从而提高抢救效率[2]。然而我国目前使用心电监护仪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必须采用有效维护措施,减少仪器发生故障的概率,才能提高心电监护仪的工作性能。
1.心电监护仪的工作原理
心电监护仪主要由传感电路信号采集、信号处理系统、记录装置、控制系统、报警装置和显示输出电路等原件组成,能够准确测量人类的心电活动、呼吸、血压和脉搏等生命参数,为医护人员诊断、治疗、护理与抢救提供有效的依据[3]。其工作原理为在运行的过程中,心电活动经心电导联线传入处理器,血压经压力传感器变成电信号传入处理器,呼吸活动由呼气、吸气造成胸腔电阻的改变经心电导联及心电活动同时传入处理器,处理器将来自患者体内的电信号放大,借助系统内部的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形成一种波形或者数字信号,最后将经过处理后的信息输出[4]。
2.心电监护仪的常见故障及检修
故障一:监护仪无法开机或电源指示灯不亮
故障分析及处理:心电监护仪较为常见的故障问题便是开机故障,具体表现为电源指示灯不亮、显示屏无法显示与发出报警信号[5]。首先检查插座是否接触充分,电源线是否损坏,充电电池是否完好及其电量情况。如果电路连接没有问题,通常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电源内部局部元器件老化,引起过压、过流保护,电源受潮或灰尘较多也可导致短路,因此,需要及时做好除尘维护。如果用万用表检测是电源内部的大功率元器件损坏或电容漏液,就需要重新更换。
故障二:开机显示红屏、黑屏或白屏
故障分析及处理:显示波形,有数值,但屏幕发红。可以排除电源和控制板故障,干燥、除尘后,检查插座的接触情况良好,故障没有解决。检查屏幕与主板连接线接触良好。拆下高压板屏蔽罩,检查逆变器电源板上的输入端电压正常。考虑液晶显示器为了获得足够的亮度和对比度,都采用了背光照明,经检查发现上侧灯管损坏,因此发生红屏。出现黑屏现象,一般为两只灯管都损坏,更换即可。开机显示白屏,一般此故障在显示屏上,针对上述原因引起的白屏和花屏故障,维修人员应对显示屏进行维修或者重新更换,以免再次发生白屏、花屏问题。此外,医院也可与厂家及时联系,由厂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6]。
故障三:无创血压测量
故障分析及处理:血压无法测量,首先考虑袖带是否有问题,更换新袖带,故障没有解决。拔掉血压延长管,将袖带直接接在机器上,测量血压正常,说明问题出在延长管上,故障解决。无创血压监测需要气泵经常充气,电磁阀反复开关,因此较易出现故障。常见原因有气泵漏气或损坏;各个连接处脱落;电磁阀损坏;压力传感器或电路板故障等。因此,首先检供电电压是否正常,然后,根据发生的现象及监测数据显示,针对以上常发故障的元器件进行逐一排查。
故障四:血氧饱和度监测
故障分析及处理:常见故障有测量人体血氧饱和度时,血氧值时有时无;数值正常但波形异常。首先应避免监测时患者手臂没有乱动,否则会造成血氧值不连续。排除以上情况后,常见故障有血氧探头、连接线或血氧模块损坏。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血氧探头发光能力减弱,可以更换发光二极管或更换探头。血氧探头连接线如果折断,焊接好即可。如果血氧模块发生故障,需整体更换。
故障五:心电监护
故障分析及处理:常见故障有心电监测无显示、心电波形不规范或心率忽高忽低,时有时无。检查心电导联和胸导联连接是否正常,如果心电电缆故障排除,导致的原因可能是模块与ECG槽接触不良,或者是连接线、心电板、主控板发生故障。如果故障问题超出能力范围,可与厂家联系,由厂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心电监护仪进行维修[7]。造成波形杂乱的原因可能由于电极片与患者接触不良、心电导连线老化或心电极片失效导致,确保接触良好后,应更换相应配件即可。心率的测量是根据ECG(心电波)、PLETH(血氧容积描记波)来获取的。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心率无显示的情况,可能是由于ECG波形干扰大,QRS波波幅小,从而无法提取心率值。
3.体会
3.1 做好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做好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可以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有效减少故障率的发生,从而节省医院在设备维修方面开支。每个医疗设备配有登记手册,记录工作人员使用医疗设备的目的以及时间,并在使用过后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医疗设备配备的登记手册中[8]。设备科应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巡修,对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做好登记、记录和签名,发现医疗设备零部件损坏或其在使用过程中有任何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使用,在故障不确定或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应及时联系医疗设备维修机构进行维修。
3.2 加强医疗设备的防护工作
首先是对医疗设备的防护,随着医疗设备精密性的不断增加,对外部环境的要求也就更高,因此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同时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要注意防潮、防雨、防风、防火、防尘等,并注意散热、通风。其次是对维修人员自身要做好防护工作,医疗器械在为患者使用的过程中,有可能成为污染源,因此,在维修时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并且医疗设备中含有高电压、高辐射、放射性物质等危险因素,维修人员要加强自身的保护工作[9-13]。
3.3 完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建立医疗设备安装制度、科室使用制度、巡视检查制度、三级保养制度、维修制度、维修管理工作记录制度等,不断完善设备使用、维修标准化操作流程。设备维修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合理、有效的利用医院资金和设备资源,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实用功效,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大限度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满足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需要。做好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必须完善相关制度,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使用及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医疗仪器设备的临床作用,从而为患者、为临床服务。
4.结语
随着医疗设备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提高检修技术的同时,制定并落实制度,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发挥其最大效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医疗安全及医院的发展保驾护航。
[1]叶淑华,石鑫,郑艳珠,等.心电监护仪常见故障维修[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9):126-127.
[2]练国肖.迈瑞PM9000型心电监护仪的结构原理及常见故障[J].医疗装备,2016,29(15):49-50.
[3]王建国.心电监护仪的原理与维修[J].医疗装备,2017,30(20):41-42.
[4]冷冬升.心电监护仪工作原理及维修探讨[J].医疗装备,2014,27(10):87.
[5]周素素.心电监护仪故障维修几点体会[J].医疗装备,2013,26(9):90-91.
[6]宋强,李凯,王燕妮.PM-9000监护仪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措施探讨[J].2014,27(10):91-92.
[7]高婧颖,陆银春.监护仪心电、血氧、血压测量故障维修[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2):152-153.
[8]蒋忠伟,方梅华.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方案的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8):40-42.
[9]范振山.德国西门子Sequoia512彩超故障维修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7):607.
[10]朱葆燕.8014A胎儿监护仪维修2例[J].中国医疗设备,2004,19(2):84.
[11]庞晏庆,杨斌,张美.医疗仪器的计算机故障3例[J].中国医疗设备,2005,20(12):91.
[12]秦明艳,余辉,张力新.网络医学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1):11-12.
[13]卢晶.CT设备的故障分析及故障预防[D].第一军医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