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研究

2018-01-27仇周亮陈雨卉

运动 2018年13期
关键词:运动队高水平普通高校

仇周亮,陈雨卉

(1.上海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上海 200093;2.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实验小学,上海 200093)

学校体育作为中国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受到原国家教委和体委的高度重视。1987年,原国家教委、体委联合颁布《关于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在2005年教育部又颁发了《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评估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标志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步入制度化道路,无疑为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契机。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伍的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运动队数量、运动员人数及项目种类上都有较大提高,同时也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大学生竞技体育人才。虽然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辉煌的成绩,但也面临着多方面制约发展的问题。

1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中的现存问题

1.1 对建队本质认识不足,建设初衷难实现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不仅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完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的参赛任务,更是要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然而,从目前形势看,国内最高水平的运动员完全由体工队培养,而高校培养的高水平运动员只能参加一些级别较低的大学生联赛,竞技水平也达不到参加国际大赛的水准,而具有高校学籍的国家队运动员则一般是以挂靠为主,这样既可以满足学校参加高水平比赛的需要,又能减少运动员培养周期和成本。因此,把高校作为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大学生人才的建设初衷很难实现。

1.2 经费保障不足,器材设施不完善

普通高校高水平队伍的主要经费一般来源于学校拨款,但学校有限的拨款远不能满足2010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细则中要求:高水平运动队年度预算要稳定人均经费每年达1.5万元。然而多数普通高校还在采用传统式的训练方法和康复手段,缺乏专门的医疗康复团队和科研小组,无法紧追国内乃至国际上更为先进的科学化训练方法。受经费、专项设施、后勤保障、医疗团队和科研团队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科学化训练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均受到一定的影响,直接影响了训练水平的提高。

1.3 学训矛盾突出,毕业就业困难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立以来,运动员的学训矛盾和就业去向一直备受关注。首先,高水平运动员是通过高考优惠政策进入高校,文化课水平相比于普通大学生肯定存在一定差距,文化基础薄弱增加了学习专业文化课的难度,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其次,高校为高水平运动员安排文化课的教学计划之外还要制订运动专项的训练课,高水平运动员高强度训练之后还要加紧学业学习。最后,有些专业队现役的运动员学籍挂靠在高校,但是大多数时间都在体工队或外出集训比赛,无法参加学习文化课,高水平运动员的专业文化课水平普遍差于相同专业的普通大学生,从而使其毕业后找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

1.4 教练员缺乏大赛历练,科研团队缺乏

首先,大部分普通高校高水平队伍的教练员主要由本校体育教师兼任,而大部分高校教师缺乏国内外高水平比赛的历练,训练经验不足和训练方法较单一,再加上在职称评定、待遇等方面没有明显优势,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队伍业务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其次,大多数普通高校都没有设立专门的高水平运动队科研团队,使高水平运动队无法与国际先进的科学化训练接轨,从而造成了后勤保障不足和训练方法滞后的现象。

1.5 竞赛管理不完善,比赛数量不足

竞赛成绩是检验高校高水平训练成果最有效的途径,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训练、管理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依照竞赛制度来开展的。目前,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可参加的赛事较少,长期缺乏实战,训练强度很难提高,这与欧美高水平运动员以赛代练的模式无法比拟。同时,许多大学生运动会竞赛制度不够完善,资格审查存在漏洞,出现普通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与国家队队员同场竞技的现象,从而导致比赛缺乏公平性,并影响普通高校培养训练的积极性。

2 对策与建议

2.1 完善保障体系,明确建队目标

为从基础上保障和促进高校高水平运动的建设,首先,要建立科学、健全的管理机制,做好高水平运动员与国家竞技体育人才选拔相衔接的工作;其次,创造全方位的条件保障,加大经费投入,成立专门的场地、科研、医疗、运动训练膳食营养管理等团队,对高水平运动队实施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管理。明确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目标就是为国家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充分发挥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因人而异制订训练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高校要为高水平运动队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和训练的环境,不仅培养出优秀的高水平竞技运动员,同时也为国家输送更多自信、坚强、有责任心的高素质大学生人才。

2.2 构建人才体系,优化生源质量

鼓励高校积极主动与普通高中、青训机构、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等培训基地合作,形成培训基地提供生源和场地保障,高校提供升学和科研支持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用夏令营、冬令营的形式,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新型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国家队、省市体工队一线队员扩大择校的视野,让更多的普通高校高水平队伍可以引进更高水准的运动员,同时普通高校也要在招生政策和福利待遇方面,制订更优惠的政策,从而吸引这些更高水准的运动员前来,不仅能带动普通高校运动队训练的氛围,还可以提高学校知名度。

2.3 经费多元化投入,树立社会体育精神

在国家对竞技体育如此重视的大环境下,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要把握时机,积极争取政府和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充分利用自身体育设施齐全、体育理论完善、体育人才丰富等优势向社会开放,并成立相应的体育俱乐部,使运动队逐步市场化、产业化、职业化,发挥高校竞技体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同时,高校应该整合社会资源,正确吸入社会资金,接受企业赞助,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并且要建立完善的经费管理监管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氛围。多元化的经费来源,不仅能解决高校运动队经费紧张的问题,还能帮助企业宣传企业品牌,并向社会树立积极、乐观、勇敢、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

2.4 解决学训矛盾,促进运动员就业

普通高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以人为本”培养和管理高水平运动员,提高其竞技成绩的同时,还要使其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让大学生运动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特殊贡献。首先,高校可以针对高水平运动员制订特殊的培养计划和科学的训练规划。教务部门可采用改进教学计划、单独开班、减少学分、竞技成绩作为考试加分、缩短课时等方法减少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业压力。同时,运用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使运动员保持高强度的训练水平。其次,普通高校可以根据高水运动员的自身特点,配置专业的辅导员,辅助高水平教练员,对其在生活、学习、心理、就业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高水平运动员树立刻苦训练、团结拼搏、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最后,鉴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大学生的特殊性,学校应在现有就业部门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的高水平运动员就业服务机构,积极联系有体育需求的就业单位,为高水平运动员们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向社会输送优秀的体育人才。此外,高校可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自主设定报送免试研究生的条件,酌情降低高水平运动员保研标准,不仅能提高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还可以让优秀的运动员代表学校继续参加比赛争夺更多的荣誉。

2.5 改善教练队伍条件,建立专业科研团队

普通高校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水平运动队教练的专业水平,可以鼓励和支持教练员外出参加培训,学习更先进的训练方法,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了使教练员将更多精力投入运动队训练和建设中,高校可减少教练员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课时要求,并将教练员的运动训练计入教学工作量,让教练员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参与训练。另外,把竞技成绩作为职称评定的标准条件之一,减少教练员的科研论文数量,以激励教练员训练的积极性。为制订和实施更高效专业的训练计划,应督促普通高校体育部门成立高水平运动队科研团队,科研团队是以实现整体绩效为出发点,把具备专项技能的科研人员和医务人员组合在一起,整合各方面科研力量,开展多学科、合作性科研攻关,使高水平运动队实现训练和管理过程的科学化,取得更优异的比赛成绩,促进高水平运动队更快、更好地发展。

2.6 完善竞赛制度,增加比赛数量

比赛是竞技体育的灵魂,健全的竞赛管理制度是检验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成效的重要方式。竞赛组织方应设置严格的参赛资格审查制度,比赛按专业队和普通高校高水平进行严格区分,保证比赛公平性,以促进高校高水平竞赛的良性发展。大体协可以分层次、分类型举办更多不同的赛事,如把拥有国家队或者省体工队一线队员的高校组织起来,进行更高水准的赛事;师范类、体育类的院校之间的对抗赛;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间的比赛;普通院校的阳光组比赛;专科、高职院校之间的比赛等。多样、多量化的赛事,有助于挖掘更多不同级别的优秀运动员,提高培养优秀运动员成材率,为国家竞技体育培养优秀青少年后备人才。

3 结 语

如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也要重视当前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和瓶颈,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保证高水平运动队的长足发展。未来,高校应同社会各界携手勇于创新、克服困难,力争探索出一条公平的、健康的、全新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运动队高水平普通高校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高职院校运动队建设问题与对策探究
合理确定文化课成绩最低要求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一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二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今年停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