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纪录片样本中儿童社会化的差异性

2018-01-27王普普山西传媒学院山西晋中030619

名作欣赏 2018年24期
关键词:社会化婴儿差异

⊙王普普[山西传媒学院, 山西 晋中 030619]

关于本文,笔者需要对纪录片样本的抽选做出说明。选取的样本必须同时具备以下要素:时间为21世纪第一个15年内、内容为儿童的成长过程、质量以获奖为保障、四个样本要涵盖儿童期0—13岁的不同阶段、分别以不同的“社会”单位,即国家、学校、家庭为侧重点。根据以上要求,笔者最终选出了四部纪录片为样本,分别是张以庆的《幼儿园》、 陈为军的《请为我投票》、托马斯·马尔梅斯的《阳光宝贝》、 尼可拉斯·菲利伯特的《是与有》。

儿童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在儿童阶段(0—14岁)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行为方式,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的过程。其实质,是社会教化与儿童自我内化的结果,是自然人转化为文化人和社会人的过程,是人生社会化的第一步。依据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儿童期的经历,决定了他以后的人生方向。因此,儿童社会化的研究备受关注,它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相互交叉,形成新的研究角度。本文便采取了将儿童社会化的内容与影视艺术的形式相结合的角度。儿童社会化中的“社会”一词,是一个抽象宽泛的概念。“社会”可以具体拆解为国家、学校、家庭、人际关系、大众传播媒介等“社会”单位,本文研究选择前三种作为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分析四部纪录片中儿童在这三种环境中的社会化内容及方式,即三种环境下社会化的差异性。本文选取的四部纪录片涵盖了所有儿童阶段,也涵盖了国家、学校、家庭三种社会环境。

一、影像文本中“国家环境”下的儿童社会化

儿童所在的国家环境背景,是形成社会化差异的原因之一。纪录片《阳光宝贝》主要采用观察式的拍摄方式,跟踪记录了四个婴儿从出生到1岁多的成长过程。他们分别来自非洲的纳米比亚、日本的东京、蒙古的巴彦钱德曼、美国的旧金山。以下是对该影像文本的具体分析。

(一) 不同国家之间环境背景的差异

1.经济环境差异

《阳光宝贝》对四个国家经济环境的再现,从宏观上看,体现在片子的两个主场景,即出生场景和生活场景。非洲、蒙古、美国、日本四国婴儿的出生场景分别为简易搭建的草棚、县级医院普通产房、大都市设备齐全的高级产房,日本婴儿未交代。生活场景依次为沙漠户外露天、草原简单木质平房、大都市高层舒适楼房;从微观看,经济环境的差异,也体现在细节处,如洗澡、服装、玩具、出行工具等。以洗澡的动作细节为例,非洲婴儿从不洗澡,蒙古婴儿坐在盆里,用水瓢浇一点水冲洗,美国婴儿在淋浴喷头下,享受温暖充沛的滋润。

2.文化环境差异

《阳光宝贝》中再现的文化环境差异,在片子中体现在两种互动关系中,分别是婴儿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婴儿与自然界小动物之间的互动。非洲婴儿的父亲出现过1次,大远景地呈现模糊轮廓;蒙古父亲出现过3次,只有动作行为抱与喂,无互动;美国父亲出现4次,互动生硬;日本父亲出现7次,亲密互动。此外,影片展现了婴儿们与狼狗、牛、猫、猩猩、老虎之间的互动关系,互动关系由强到弱到无依次为非洲、蒙古、日本、美国。

(二) 环境差异下的儿童社会化内容与方式

1.四国婴儿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化的实质是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的生理能力与习得的心理能力。因此,生理能力与心理能力是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首先,不同的国家经济背景下,婴儿的生理能力水平,高低不同。上文解读了代表各国经济背景实力的是片中的宏观场景和微观细节。在同等条件下,根据出生场景的优劣,婴儿生命的安全与健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美国、蒙古、非洲;根据生活场景的优劣及生活细节,婴儿对生活体验认知的舒适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美国、日本、蒙古、非洲;其次,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下,婴儿习得的心理能力水平高低不同。上文解读了代表各国文化背景状态的,是片中呈现的两种互动关系。婴儿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关系,影响到婴儿未来对家庭观念的理解,以及对亲情关系的处理方式:比如非洲婴儿的家庭缺失感、日本婴儿的家庭和谐感、美国婴儿的家庭疏离感、蒙古婴儿的家庭责任感。婴儿与小动物的互动关系,影响了婴儿未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比如非洲婴儿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观念、蒙古婴儿的征服自然的观念、日本婴儿的与自然若即若离的观念、美国婴儿与自然疏离的观念。

2.四国婴儿社会化的方式

片中呈现的非洲纳米比亚,荒芜、辽阔、贫穷、神秘、强悍、孤独。这样的地理环境,意味着婴儿的社会化方式只有两种:自我摸索与口耳相承。整体的社会化进程缓慢、同一、重复。相反,美国旧金山经济发达,具备多种社会化方式,但片子画面中到处充斥着的道具、用具、工具,象征美国人“擅假于物,安于物”的概念:如婴儿身上密密麻麻的医疗监测设备、出行安全的各类安全防护用具,摆放及随身携带的电子产品等画面。他们更多通过借助中介物,拓展延伸身体机能,实现表达交流,增强安全自信感,完成社会化。而日本东京更重视通过教育的方式,实现婴儿的社会化:如翻看绘本图书、专业培训机构的教育等画面。蒙古婴儿的社会化方式最为特殊。在坐玩、爬行、站立时,能克制几乎一切外在的干扰,长时间始终坚持自己。他的社会化更多来源于自己内在基因属性的自然释放,即蒙古草原人的自我探索、大胆尝试、自我内化。

二、影像文本中“学校环境”下的儿童社会化

学校可视为一种简单的微型社会,以人际关系为主要特征。《幼儿园》采用客观的观察式拍摄,以较为主观性的视听表达方式,再现了3—7岁的儿童在幼儿园环境下的成长过程。纪录片《是与有》纯客观式地记录了3—12岁的儿童在学校的成长。两部片子共同之处在于,儿童完成社会化的主要场景都在学校,不同之处在于中西文化下学校的差异。

(一)学校环境的中西差异

学校环境有物理硬环境与人文软环境之分。回顾两部片子,软硬环境均呈现明显差异。

第一,物理硬环境包括外部位置与内在陈设,暗合着学校的气质、功能与培养目标。《幼儿园》中的学校位于繁华之地,闹中取静,是一所寄宿制学校。配备澡堂、理发室、医疗室,以保证孩子生活的完善整洁。教室内大面积深红色的地板、桌椅,一米高的绿色墙体,白色百叶窗,摆有钢琴、电视,整体感受为淡淡的忧伤。红绿色彩为主色调的教室,呈现出学校既有活力又压抑的气质特征。配备齐全的生活设施,实现照顾服务孩子生活的功能。随钢琴节奏的坐立排练,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同一性、规范性。《是与有》中的学校位于自然安静的清爽之地,是一所走读制学校。教室中心摆有黄色桌椅,周围是摆放整齐的书柜,书籍种类繁多、分门别类,角落放有打印机,墙体上在适当的高度贴着字母表、画、小黑板。整体感受是繁杂而有序,学校呈现出安静又饱满的气质。学校的功能是激发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目标是培养自由独立的学生。第二,人文软环境包括教师的形象及学生相互间的关系状态。教师是学生社会化的桥梁,也是模仿的方向。教师阅历的差异、修养的差异,甚至性别的差异,均会影响到孩子社会化结果的差异。《幼儿园》中的老师为女性,25岁左右。她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是语言,表面温和,却语气强硬,偶有威胁,性情略显急躁。《是与有》的老师为男性,五十来岁,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是交谈、表情、手势、动作的相辅相成,脾气温和,循循善诱、耐心十足。

此外,根据著名的“镜像理论”,学校不同年龄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孩子的社会化,起到自我修正与补充的作用。《幼儿园》大中小三个班之间,没有产生任何互动,各自自成一体。而《是与有》中的低中高年级学生,共处一室,常自发式交流互动。这种不同年龄阶段之间的交流互动,是一种更有成效的自省式社会化方式。

(二) 学校环境下社会化内容及方式的中西差异

儿童经过社会化的过程获得的知识与能力,整体而言,可以分为知识、观念、情感三种类型,也即是社会化内容的三种类型。由于中西文化历史的差异性,学校教育在内容与方式上也形成了差异。差异性在两部纪录片中的具体分析如下。

1. 《幼儿园》中儿童社会化的内容及方式

《幼儿园》的记录对象是中国武汉一所寄宿制学校。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实质,更多是一种规范、束缚、约束、适应。这种教育实质,引导学生习惯性主动向内收敛,从而形成含蓄、稳定的人格特征。片子记录的儿童社会化内容及方式,具体解读如下。首先,着重关注孩子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片中相关的镜头画面有:纠正孩子吃饭时的坐姿、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洗澡理发时的抗拒等。自理能力习得的方式是老师的帮助与示范。其次,教育孩子产生纪律感、集体感、统一感。相关的镜头画面有:吃饭时排队盛饭、伴随钢琴节奏起立坐下等。纪律感习得的方式是老师的强制性重复练习。第三,培养孩子对工业社会的适应感,安排户外郊游活动,选择去可口可乐公司参观,体验工业化的大规模、批量复制、机械化。适应感的习得的方式是老师带孩子们体验实践。第四,侧重建立学生之间相互关心帮助的情感关系。相关镜头画面有:小女孩细心地剥掉鸡蛋皮,将鸡蛋送给身旁的小男孩、两个男孩在画面背景处打架,另一个小男孩跑过去帮助被欺负的那一位。情感关系的学习方式是老师的口头教育与鼓励表扬。

2. 《是与有》中儿童社会化的内容及方式

《是与有》的拍摄记录对象是法国奥弗涅地区的一所学校。受法国文化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实质更多是一种熏陶、浸染、探索、独立。这样的教育实质,容易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向外扩展,从而形成自由、个性的人格特征。片子记录的社会化内容及方式,具体解读如下。首先,着重文化知识的教育。影片中,教室课桌上散放的书本,书柜里陈列的大量光碟与书籍,恍如置身一片知识的海洋,外出时选择带学生参观感受浓厚的大学的氛围。学生文化知识习得的方式是老师营造氛围,学生沉浸感受,自觉加入学习。其次,培养学生大胆尝试,独立自由的观念。影片中孩子们打鸡蛋、翻饼子的、脚踩小凳子使用复印机的镜头画面,栩栩如生,印象深刻。学生习得这种观念的方式是老师口头指导、鼓励,学生独立动手实践。第三,教学生享受自然,感受身心的愉悦。镜头画面中孩子们滑雪摔倒时开心的笑容,在风浪吹拂的大片黄灿灿的麦田里捉迷藏。这种愉悦感的培养方式是老师先尽情投入,学生主动模仿感受。第四,鼓励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平等互动交流。教室围成圆形的桌椅,课堂学生间的窃窃私语,甚至不同年级之间的相互走动,老师采取默许的形式。

三、影像文本中“家庭环境”下的儿童社会化

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社会化最持久的原因,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为主要特征。《请为我投票》记录了武汉三年级的三位学生通过“民主”形式,准备竞选班长的过程。竞选虽在学校,但准备过程实则是三个家庭的竞争过程。上文的《是与有》中也包含有对家庭环境部分的拍摄记录。以下是对两部影片中家庭环境差异及儿童社会化差异性的分析。

(一) 家庭环境的中西差异

一般而言,健全的家庭环境是由物质环境、情感环境、精神环境三个元素共同构成。三个元素各自比例的不同,形成差异化的家庭。物质环境的衡量标准是收入及消费水平;情感环境的衡量标准是爱和归属感的强弱;精神环境的衡量标准是个性品质、精神追求及格调品味层次的高低。父母是家庭环境的创设者、被模仿者,同时也是应答者。以《请为我投票》为代表的中国家庭环境中,父母更重视精神环境的创设,以《是与有》为代表的西方家庭环境中,父母更重视情感环境的创设。《请为我投票》中,在物质环境方面,由高到低依次为成成家、罗雷家、许晓菲家,整体相差不大。在情感环境方面,三家父母都介于宽容型与溺爱型之间。晓菲是单亲家庭,爱和归属感相对弱一些。差异最大的在精神环境方面,精神环境的差异,是最终胜利与失败的差异性根源。晓菲妈妈个性清廉、追求公正。成成妈妈个性张扬又清高、崇尚文化。罗雷爸爸以追求技巧性取胜,注重结果。《是与有》中的三个家庭在物质环境、情感环境、精神环境方面更具同一性。根据家里陈设、着装与工作推测,物质环境方面均属自给自足型。根据父母的言谈举止推测,精神环境方面均属一般层次。唯有情感环境是这三个家庭最具质感的感动,分别演绎了爱的朴素真谛:爱是陪伴、爱是自立、爱是成全。

(二) 家庭环境下社会化内容及方式的中西差异

1.《请为我投票》中儿童社会化的内容及方式

《请为我投票》中的父母教会孩子竞争技巧,追求胜利结果的荣誉感。其实质是一种对较高精神层次的追求。父母采取的教育方式是言传,是直接灌输、复制自己的想法给孩子。影片中老师侧重学生对“民主”的理解,学生及家长却侧重竞选的结果。因此,如何竞争成为家庭教育的内容。成成妈妈教他找出对手弱点,用辩论的形式、摆道理讲事实,靠理性取胜;罗雷爸爸则教他用乘坐地铁、发贺卡的形式,贿赂、感动同学们,靠情感取胜。

2.《是与有》中儿童社会化的内容及方式

《是与有》中的妈妈们采用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爱的理解,爱是陪伴、是自立、是成全。其实质是一种对情感层次的追求。在家庭环境所包含的物质、情感、精神三要素中,物质可以贫乏,精神可以低俗,但情感必须有。片中作为家境普通、学识一般的父母,他们的教育方式没有言传,只有身教。他们的教育内容很单一,却很深刻,即什么是爱。那些爱的画面,熟悉、温馨、动人:孩子写作业,妈妈从头到尾坐在身边指导;男孩单独做薯条给妹妹,到农场牛棚里铲草;与老师沟通交流后,妈妈回家克服困难,让孩子继续升入初中。

猜你喜欢

社会化婴儿差异
艺术家婴儿推车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婴儿为何会发笑?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婴儿的救赎
第三方高考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