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陶渊明的守心与守拙
——以陶渊明的诗歌意象为例

2018-01-27徐梦婷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名作欣赏 2018年24期
关键词:田园生活归隐仕途

⊙徐梦婷[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一、仕隐之间

隐逸在中国早已有之,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家的盛行,催生了古代的隐逸文化,也影响了历代文人。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玄学一度盛行,其与中国传统的隐逸文化相结合,便形成了独特的魏晋隐逸文化,而陶渊明就是其中最著名的隐逸文人。钟嵘在《诗品》中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说他“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尽管陶渊明在世人眼中是一个隐者形象,并以隐逸诗人而名世,但实际上陶渊明在一生中曾五次踏入仕途,最后又选择离开仕途,归隐田园,如此反复的仕隐经历,表明仕与隐之间的矛盾一直缠绕在他的心中。

陶渊明在青少年时代以读书闲居生活为主,《晋书·陶渊明传》中说他“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而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对自己的描述也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由此看来,少年时代的陶渊明还只是一个“罕人事”“好读书”的读书郎。然而年少的陶渊明怎么会甘愿就这样一直过着平淡的村居生活呢?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他早已孕育出“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之五)的远大抱负。他的一生大致有五次出仕的经历。

大约在公元396年,二十八岁的陶渊明初仕江州祭酒。初涉官场的陶渊明在仕途上并不顺利,他的个性和还未褪去的书斋气,难与官场的环境相融合,因此出仕不久便辞归。

公元399年,东晋王朝的统治陷入危机之中,地方军事统领倚仗兵权,相互攻伐,争夺势力。东晋王朝命桓玄出任荆江总督来稳定局势。一时之间桓玄声名大噪,吸引了众多士人投靠在他的门下,陶渊明也选择投靠桓玄,出任幕僚。然而在桓玄门下他并没有得到重用,反而一直接受差遣在外奔波。在出使金陵的途中,诗人感叹:“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豪情似乎已经消解,倒是因为行役之苦,增添了许多怨悔之情,并且“静念园林好”,萌生了归隐之心。终于在公元401年,他辞去桓玄的幕僚,返回故乡。

公元404年,陶渊明又出来做刘裕的镇军参军。桓玄废晋自立为皇帝后便大失民心,刘裕便顺应时势,兴兵讨伐桓玄。风云突变,激起了陶渊明心中济世救民的抱负,然而这种热情并没有维持多久,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中,陶渊明写道:“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诗人感慨自己缺乏改变现实的力量,心灰意冷,只好回归平静的田园生活,于是陶渊明辞去了刘裕的参军之职。

陶渊明离开刘裕的幕府之后,又去建威将军刘敬宣麾下做了参军。然而在这里他依然没有施展自己的机会,置身官场的他,常常得听候他人差遣,受人牵制。当难以忍受现实和思想上的双重压力时,他便又开始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以此来摆脱现实的困苦。于是在公元405年底,随着刘敬宣的离职,陶渊明也辞去了军职,又一次返回故乡。

至此,陶渊明在仕途上已经经历了四次出仕与四次隐退,在此期间他并没有建成功业,诗人为此深感无奈与自责。故乡的田园生活简单而平静,然而这种平静是非常短暂的。仕途中积攒下来的苦闷经过田园生活的冲刷后,回归仕途的热情又被重新点燃。“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如果未能“及时当勉励”,那么在自己年迈之时,即使有再多的抱负,也力不从心,难以称愿了。因此陶渊明再一次选择出仕,出任彭泽县令。然而现实官场的黑暗将他的美好夙愿完全打碎,在无情的现实面前,他节节败退,对于仕途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于是在彭泽令任上仅仅八十余天的时间就归隐田园。

陶渊明曾毫不犹豫地选择仕途的道路,因为需要解决“口腹问题”,加之受到祖辈父辈的影响,深受儒家传统教育的陶渊明早已立下“大济苍生”的崇高理想,他五次出仕就是最好的证明。然而在最后一次仕途经历之后,他选择了真正地归隐田园,是什么让陶渊明做出如此坚定的选择呢?

首先是政治的黑暗与官场的腐败。东晋王朝是一个动乱的王朝,八王之乱,少数民族入侵,桓温专权,后又有司马父子与孝武帝的暗斗。当时人才的选拔,并不以品行与才能的高低作为依据,而是以门第的高低和财产的多寡为标准。像陶渊明那样,不是出身士族门阀的人,是难以受到朝廷的重视的。在几次出仕的过程中,陶渊明逐渐意识到了那个黑暗腐朽的社会与他是格格不入的,在官场他连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都没有,加上长期受命奔波在外,疲惫的陶渊明就向往隐逸生活所带来的平静与安逸。他在《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说:“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最后,他还是遵从内心的向往,决然地选择了归隐。

其次,对独立人格的追求。陶渊明年轻时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性本爱丘山”的他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在田园中,他可以读书、作诗、饮酒、养花,自由自在,风流儒雅。但是,当诗人置身官场时,却身不由己,时时听候差遣,处处受人牵制,地位低微,奔波劳碌,又得不到重用。面对官场的黑暗腐败,他不愿同流合污。两种生活的强烈对比下,陶渊明自然“遇乱世不为苟存,不如避之以洁吾行”。因此,为追求独立的人格,坚持高尚的情操,陶渊明只好选择远离官场,放弃仕途,归隐田园了。

二、守拙与守心

守拙,指的是封建士大夫自诩清高,不做官,清贫自守。语出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曾为了解决“口腹问题”选择出仕,在经历了官场的浮沉之后,他毅然选择归隐田园,他的清贫自守是对守拙最好的注解。

守心,指的是坚守节操之心。《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戊之为人也,远不亡君,近不逼同,居利思义,在约思纯,有守心而无淫行。”陶渊明在归隐田园之后,一直坚守内心的信念,他辞官彭泽后再不踏入官场就是坚守节操之心的最好佐证。

归隐后他过着躬耕陇亩的平凡而又艰辛的生活。悠然的南山、东篱的黄花、庭院中的青松、夕阳下的飞鸟,都在与诗人进行着无言而又有默契的交流。他的诗歌流传下来的不多,大约有一百多首,却给后人创造了纯净而自然的精神家园。旅途的奔波、躬耕的艰难、生活的拮据、闲居的适意、饮酒读书的乐趣,都可以引发出他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时事、对个人出处的感慨。他笔下的田园充满生气,惹人喜爱,虽然只是山水之间随处可寻的事物,但在诗人笔下,这些事物仿佛带着灵魂在与人对话,诗人带着对躬耕生活的深切体验而创造了许多意象,这些意象在诗人的田园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不但陪伴诗人度过日复一日的田园生活,更在心灵上给诗人带来慰藉,让诗人更加坚定地选择守拙与守心的生活。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十三年的仕途使诗人彻底看透了社会和官场的腐朽,走了一条独善其身的归乡路:“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晚年的陶渊明生活艰辛窘迫:“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尽管现实的生活很艰难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鸟儿还是留恋旧时的森林,鱼儿还是思念原来的池塘,这正像诗人一样,开荒在南野,守拙在田园,不会因为生活的困顿而选择逃离。走出田园,走向仕途可以带来名与利,可以不再担心“口腹问题”,但诗人宁愿选择在田园中艰难而自由地生活,也不愿走进黑暗的官场,这是诗人的守拙。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陶渊明爱菊花,菊花也与他有着许多相似的品格。菊花傲立风雪,不与他人争奇斗艳的特性同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相契合。“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是诗人在离世前不久写的诗歌,表达了面对死亡的豁达与释然。

诗人像菊花一样与世无争,像山一样有着坚毅的品质,尽管有无限的孤独与痛苦,但仍然坚持下去。无论在归隐生活中遇到多少饥饿与贫穷、孤独与衰老的问题,他依然选择站在田园中,看远山如黛,看遍地菊花,这是诗人的守心。

陶渊明在归隐田园后年复一年地饱尝着劳动与生活的艰辛不易,他晚年生活日益贫困,甚至落到了乞食的地步,他自己也在诗中不止一次地写到因为生活的窘迫而唏嘘感慨。即便是这样为生活所困,陶渊明还是坚定地选择归隐。归隐后的陶渊明也曾被别人劝说放弃隐居之志,但是他心如磐石,不为所动,不受馈赠。无论是贫困的煎熬、他人的异议,还是新朝的诱惑,都未能改变他的隐居之志。中国历史上有过无数隐士,但是像陶渊明这样长期躬耕,坚持己志而终老的隐士,是绝无仅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坚持守心与守拙,才造就了独一无二的陶渊明,也成就了他的不朽诗篇。

猜你喜欢

田园生活归隐仕途
草 原
我向往的田园生活
天宫院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山林石屋,北京城边的田园生活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的归隐之路
更正与致歉
仕途劫
仕途恐惧症
亚历山大·蒲柏的田园思想与辛弃疾的田园思想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