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迂儒形象探析
2018-01-27李岩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李岩[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一、《儒林外史》中的迂儒风貌
由于清代士子追求“仕进”的狂热风气,造就了很多在这方面钻营不倦的读书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然成为社会浊流中的一部分。这些封建礼教和科举的卫道者常常自命不凡,全然没有意识到读书人的责任是铁肩担道义。这些群像构成了一幅清代士子画卷,每一个小人物都在其中尽己所能的表演,尽情地展现那个时代人心浮躁、世风日下的状态。
(一)知识匮乏,精神贫困作为读书人,又是清代官僚体制中的成员,范进、周进之流理应是学贯古今、满腹经纶的大学者,但事实相反,他们因为死读书而完全变得麻木僵化,本应具备的知识储备大打折扣。范进在任山东学道时,应周司业之要求,准备提拔荀玫,在查找考卷时说:“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就罢了。这荀玫是老师要提拔的人,查不着,不好意思的。”①一个学道竟不知苏轼为何人,既然不识苏轼其人,想必也一定没有读过苏轼的文章。作为读书人,连苏轼的文章都不读,那他将精力和时间都用到哪里去了?只因整日钻研八股文章罢了。被称作“文章山斗”的马纯上只知批评墨卷且全无新意,竟不知大名鼎鼎的李清照、朱淑珍、苏若兰。还有娄三娄四公子乃是书香门第出身,却也把元人的诗当作了今人的创作。这些人的知识欠缺不是因为不学无术,而是误入了歧途。在他们看来,举业不需要的知识不利于升官发财,学之无用,知识匮乏也就是想当然的事了。顺治二年,浙江总督张存仁建议朝廷“速遣提学,开科取士,则读书者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念自息”②。可见,科举乃是统治者笼络广大知识分子的手段,许多读书人为了功名从而在精神层面受制于人,失去了自我。梅玖说自己梦到天上的日头压到自己头上,自己便进了学;王惠说自己高中的文章非己之作,而是考场中的鬼神之作。这些人虽以学儒经为己业,却远远背离了儒家的精神真谛。此外还有严贡生为了争夺财产,置礼义于不顾;严监生为了节省灯油而不肯死去……他们只关注外在的物质和名誉,已经无视内在精神是否富足,读来使人顿生悲悯之心。
(二)心理扭曲,丧失人性八股举业任意玩弄士子的荣辱、贵贱,它有一种令人恐惧麻木而又使人痴迷兴奋乃至走火入魔的力量。一旦读书人走入这样一个精神世界中,便一心只想升官发财,甚至是鬼迷心窍,心理表现得极不正常。对于应试者而言,科举高中就意味着身份地位的瞬间转变。范进在未高中之前,连自己的岳父都看不起自己,连自家的妻子老母都养活不了。可是一旦考中,连平日素未谋面的大乡绅都来巴结自己,平日里对自己冷嘲热讽的岳父也开始夸赞自己。这种前后的对比,鲜明地表现出科举荣身的魔力。范进应试二十余次,就是一心想做到这种改变,可从未实现。如今如愿,自然是兴奋过度,难以平静,高兴到发疯的地步。考中了的心理扭曲,考不中的更是如此。若考不中,则是失去了翻身的机会,也就是一辈子都要做下等人,受人欺凌,会对应考者产生更大的心理打击。所以连考不中的周进想到自己一辈子都要坐馆授徒,无法飞黄腾达之后一头撞向号板。这二人实属同一类人,将科举当作翻身的命根子。无论是考中还是考不中,都承受巨大压力,从而心理变得扭曲。秀才王玉辉执着于修编“礼书、字书、乡约书”,却连全家的吃食都置于不顾。为了追求所谓的名节,竟能舍弃亲情,鼓励女儿殉节。这是一种反人性的举动。封建礼教思想已经使他摒弃了人性,已经开始变得冷漠麻木。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他的外在行为表现,情感取向决定了他的社会价值观。生活在腐朽僵化的文化氛围中的读书人,换取扬眉吐气的代价就是逐步舍弃自己的灵魂,能跳出此圈之外的人寥寥无几。
(三)附庸风雅,迂而不恶历代读书人对于知识的追求都是永无止境的,但凡是个真儒,一定要有真才实学、高雅志趣,要经得住考验。而迂儒之迂就在于没有志趣和学识却附庸风雅。身为穷人家的孩子,牛浦偶然之间得了牛布衣的诗稿,便也胡作非为,结交官员。虽然读了些许诗词雅句,但难掩落俗之心。和牛浦的行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蘧公孙。这位名门望族之后,得了难得一见的《高青丘集诗话》后,便也萌发了以此赚取名声的勾当,亦是为名所累者。此外还有杨执中,作为生意人,却不肯用心经营,每日只管垂帘看书,结交朋友如权勿用之流,却是十足的伪名士。更有甚者娄三娄四公子,为求虚名,广交名士,实则一群庸才。仅看他们大宴莺脰湖的客人就可明白,绝非真有雅趣,相比苏子泛舟,真是相形见绌。这些迂儒附庸风雅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将学问当作纯粹的垫脚石,以此飞黄腾达。然而他们只是一些小人物,纵观其行为,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迂儒迂而不恶,有些时候,鉴于自己的悲惨际遇还愿意帮助他人。周进和范进二人了解久试不第的痛苦,在手握学子生杀大权时,主动帮助与自己经历相似的人。马纯上虽中科举之毒甚深,但他心地善良朴实,当看到蘧公孙未举业,便真情实意地为他分析举业的重要性。在公孙遇难受到威胁时,倾其所有帮助朋友度过一劫。后遇到落难在外的匡超人,又劝其上进,教其作文。虽然其思想在如今看来是迂,行为却值得肯定,大有仁者风范。严监生虽吝啬至极,但对待亲人的感情却也真挚。可见,迂儒也有人之常情,在某些时刻也能表现出善良的一面。
二、迂儒形象的深刻意蕴
由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来源于现实,又反映现实,那么书中的迂儒形象就不仅仅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而是对清代现实的一种影射。读者透过作品中的每一个迂儒身上的特点,加以整合,就能够在主观意识里塑造出众多迂儒的集合体,这是作者对封建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命运进行思考和探索的实质体现,书中的思想主旨、深刻意蕴在这里得到物化,变得具体可观。
(一)揭示了八股举业对读书人的毒害一朝之读书人理应勤于攻读,经世致用,才能担当起兴国安邦的大任。但凡是一位读书人,都曾会有“修齐治平”的理想,后来之所以变得迂化,究其缘由还在科举。
科举制在刚刚推行的唐朝就已经弊端丛生,王士禛曾云:“唐时知贡举,皆预定,亲知权要,皆得荐其私人。”③扬州刺史赵匡在《举选议》中列举其十项弊端,逐一驳斥。到了明清之际,顾炎武也曾予以斥责,说一些读书人“一举于乡,即以营求关说为治生之计,于是在州里则无人非势豪,适四方则无地非游客”④。科举之病由此可见一斑。以此选官制度加于士子,自然会培养出一批无德无才、见钱眼开、迂腐顽劣之徒,这就是培养机制出现的问题。读书人对功名趋之若鹜的心理即源于此。
明清之际的科举制度以八股文为样式,俗话说“楚王好细腰,朝中多饿人”,天子重八股,则世人眼中,学八股即是正道。故而“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廿一史废”⑤,即使有“一二好学者欲通旁经而涉古书,则父师交相谯呵,以为不得颛业于帖括,而将为坎坷不利之人”⑥。由此可见,读书人变迂,实乃不得已,是由外在体制强压而致,所说迂儒是科举受害者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二)指导了当代人的学习生活作者著书,塑造了一群受文化糟粕和不科学体制摧残的士子,在以此为凭据抨击封建科举,讽刺当朝士风的目的达成后,这些人物形象在后世的今天仍然大放光彩,其讽刺意义之外还有着启发教育功能。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人会愿意自己变得像这些迂儒一样,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怎样吸收传统的文化?怎样看待仕途?要树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这些人物形象身上都可以找到现成的答案。
面对现代社会风气恶化,人们受外来文化影响较深,思想道德在一定程度上腐化,我们应该有效继承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但是,《儒林外史》中王玉辉赞同女儿殉节的荒谬做法应被剔除。孔孟之道就提倡要尊重人性,和现代提出的人权大有相通之处,只是到了宋代,被曲解为“存天理,灭人欲”。所以,当代人读书学儒,须结合时代精神,去伪存真。此外,无论是做官、经商、做学问,还是耕地务农,读书是一件要贯彻始终的事情,不学无术,投机倒把终究没有好下场。读书人也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懂得经世致用的道理。从书中求学问才是第一要务,不应带着某种功利性的目的去读书。
①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② 《清世祖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9卷。
③ 〔清〕王士祯:《香祖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50页。
④⑤⑥ 〔清〕顾炎武:《日知录》,见黄汝成:《日知录集释》,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940页,第936页,第9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