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库全书》对于《永乐大典》的继承与纂修
——以《听雪斋志》为例

2018-01-27朱迪江苏师范大学泉山校区江苏徐州221100

名作欣赏 2018年24期
关键词:四库全书听者永乐

⊙朱迪[江苏师范大学(泉山校区), 江苏 徐州 221100]

《永乐大典》是于明朝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1403—1424)编纂而成,是由姚广孝以及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代历史上收录范围最广泛、内容最为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共22937卷,约3.7亿字。其中保存了大量的我国14世纪以前的文学、艺术、史地、哲学、宗教和应用科学等方面的丰富资料,收录了许多奇书异书,文献保存价值斐然。编成时仅有正本、抄本、副本三套,但现在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于长陵外,永乐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仅存四百多册且散落于世界二十多个国家。

清代初年,随着考据、辑佚风气的逐渐盛行,《永乐大典》保存了丰富的典籍,它的文献价值逐渐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盛世修文,历来是传统。“择其醇备者付梓流传,余亦录存汇辑,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统按经史子集编定目录,命为《四库全书》,俾古今图籍荟萃无遗,永昭艺林盛轨。”而且《永乐大典》是《四库全书》底本的重要来源。四库馆臣对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佚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被认为是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库全书》。应刻之书被认为是最好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抄入《四库全书》,而且还应另行刻印,以广流传。应存之书被认为是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库全书》,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仅存其名,列入存目。因此,在编纂的同时也是在进行再创作。《永乐大典》残卷之二千五百三十八《清江具廷臣集》有《听雪斋志》:

九物之声通乎耳,而天声之可听者,莫过于雷电之激薄,风雨之回合,使人通夕不寐。雪也者,微而不可听者也。于其不可听者而听之,比其善听者乎?故当一气凝而为雪,聊翩飞洒,徘徊委积,固不解以为声。或着物而有声,簌簌然如饲春蚕以为有而莫可寻,以为无而若可察,苟非心极其清耳。从而清者,恶能听其声于无声也哉!是时也,天晦无月,夜坐一榻上,类冻蝇之待日。及其既旦,则连林俱缟,大地尽白,不啻海涛涌而云气合,坎者既夷,突者既卑,万象毕入鸿蒙中而反太素之天。渔人樵子弗辩往来,莫不动色相顾以为异。而君子听之,欣然以为大快于己。虽张钧天广乐于洞庭之野,奏宾云于幔亭之峰,又何以逾其乐耶?夫众人非不可听也。富贵者,聋于五声而不及听;穷约者,虽听而不知其为乐,惟君子会其声之潜于空寂者,亦犹大羹玄酒得其味于无味欤?得其味于无味为善嗜,得其声于无声为善听,君子所以异于众人也。钱唐戴良佐,由吴门徒家殳山之西,谢客读书。适大雪夜降,殆有得于倾耳之时,遂以听雪名其室,而求予为之记。因书其说,他日雪夜操舟相过,尚能为君赋白雪之歌,以状声之妙,已是为志。《题听雪齐诗》:霆轰急雨泻,石斗冲波荡。百族巧鸣春,络纬催秋纺。讵知空山夜,听雪乃真赏。病骨僵如蝇,残灯掩虚幌。积玉呈幻质,潜韶泄微响。一气变鸿蒙,五音归惚恍。神清已无梦,理悟宁有象。苦寒不可禁,更被王恭氅。

《听雪斋志》为明贝琼撰。琼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崇德人。元末领乡荐,遭乱退居殳山。明初征修《元史》,除国子监助教,事迹附见《明史·宋讷传》。考程庆《珫声文会选》以贝阙、贝琼为二人。《两浙名贤录》载琼集二十卷,明万历中所刻乃止三卷。此本凡诗集十卷,文集分《海昌集》一卷、《云间集》七卷、《两峰集》三卷、《金陵集》十卷、《中都稿》九卷、《归田稿》一卷,仅有抄本流传。康熙丁亥,桐乡金檀购得之,始为刊版。琼学诗于杨维桢,然其论文,称立言不在崭绝刻峭,而平衍为可观;不在荒唐险怪,而丰腴为可乐。盖虽出于维桢之门,而学其所长,不学其所短,宗旨颇不相袭。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谓其诗“爽豁类汪广洋,整丽似刘基,圆秀胜林鸿,清空近袁凯,风华亚高启,朗净过张羽,繁缛愈孙蕡,足以领袖一时”。乡曲之言,未免过实。然其诗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虽不能兼有诸人之胜,而驰骤于诸人之间,实固无所多让。其文亦冲融和雅,有一唱三叹之音。史称宋濂为司业,建议立四学,并祀舜、禹、汤、文为先圣。琼作《释奠解》驳之,识者多是琼议。则其考证古礼,尤有依据,不但词采之工矣。

从内容上看,作者想要表达“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之意。“而雪有形而无声,于草木之相遭,则其为声又希以微,澹以幽,非若金石丝竹之鸣于乐者,铿锵动汤,足以释发志意也。故,雪之有声于所遭也。”常人如流连俗世繁华之人、被衣食乱心之人、戾气深重之人皆无“听雪”之情志。“听雪”之“听”也不单单在于听觉上的感受,而是体味“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妙趣,也是君子异于众人之处。常人或囿于困顿,或贪恋年华、美色;但是君子之为,有所为,有所不为,虽也不必超然物外,但也至少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心境。作者以此喻听雪之静趣,也以此明听雪斋主人之志趣。《礼记·聘礼》:“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这里说君子温润如玉,以比君子那种无偏执激狂、不露锋芒、不事张扬的成熟圆润。雪与玉虽然质地有千差万别,但是在品性上却有相通之处,皆凛于内而非形于外,晶莹剔透、光泽柔和,使人倍感亲切,也是作者想要赞美的拥有内在的气质风度与修养内涵的君子之道。

《听雪斋志》在《永乐大典》残卷和《四库全书》中均有收录,以下将二者较为明显的相异之处进行比较:1.《永乐大典》中有“九物之声通乎耳”句,《四库全书》中无;2.《永乐大典》中为“比其善听者乎?”,《四库全书》中为“此其善听者乎?”;3.《永乐大典》中为“突者既卑”,《四库全书》中为“卑者既突”;4.《永乐大典》中为“渔人樵子弗辩往来”,《四库全书》中为“渔人樵子弗辨往来之蹊”;5.《永乐大典》中为“欣然以为大快于己”,《四库全书》中为“欣然以为大快于心”;6.《永乐大典》中有《题听雪齐诗》,《四库全书》中无。可见,二者在整体内容上并无改变,仅在细节上有差异,不影响全文旨意。最大的差别在于《四库全书》缺失了《题听雪齐诗》整首诗的内容。

《四库全书》的底本来源除了《永乐大典》以外,还包括政府藏书;清初至乾隆时奉旨编纂的书,包括帝王的著作、各省采进征集图书、藏书家私人进献的书。《四库全书》中收录的《清江诗集》中存有《题映雪斋》,并无收录《题听雪齐诗》。李鸣校点的《贝琼集》中有《题听雪斋 拟孟郊一首》,内容和《永乐大典》残卷的《题听雪齐诗》内容一致。由此可见,《四库全书》对于《永乐大典》的纂修是不容忽视的现象。

《永乐大典》的遗佚,使得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就此遗失,但是根据现存残卷与《四库全书》中所收录的相对比还是可以从中发掘出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值得学者进行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四库全书听者永乐
彩色笔动起来
经史子集——《四库全书》
劳工(外二首)
口译语体的顺应性研究
岭南园林声景美研究
藏书楼
三人成虎
中国书籍史上最大疑案:《永乐大典》流失何方
寻找《永乐大典》
贵阳乌当罗吏目村发现永乐公主旧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