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动物园黑猩猩馆生态环境改造设计研究

2018-01-27龚修文武汉工程大学430205

大众文艺 2018年9期
关键词:动线黑猩猩动物园

邱 裕 龚修文 (武汉工程大学 430205)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城市中建立以场馆为主导的动物园发展至今,使得动物天天都重复着单一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会导致黑猩猩出现抑郁、胆怯等精神症状,使自身的繁殖能力下降,对动物园发展起到了消极作用,因此环境改造成为当前动物园迫切的需要。生态环境设计既要兼顾到黑猩猩自身的生长和生活的需求,又要达到黑猩猩原始的生态环境的需求。由于圈养的动物不能表现出与生俱来的天性,导致动物的行为过于呆板,对动物的健康造成危害。所以把动物生活环境往原生态上改变成为了一种有效的途径,找到动物与人类二者各自需求的相对平衡点。

二、现状分析

武汉动物园位于武汉市汉阳区墨水湖与马沧湖之间的半岛上,公园的前身是武汉中山公园动物园,陆地面积约42公顷,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武汉动物园的猩猩馆,占地面积约为546平方米,为不到10只的黑猩猩提供约200平方米是生活环境,场馆由室内笼舍和室外活动场地两个部分组成,针对其现状进行以下分析:

(一)黑猩猩馆的建筑外立面分析

黑猩猩馆建筑外观没特点是由于武汉动物园当时规划时对每一个场馆都进行的是统一的混凝土结构,用水泥石灰刷外墙,毫无设计感。建筑外立面直接影响到游客对场馆的兴趣,如果外观不能吸引游客的注意并且没有特点,就不能达到游客对场馆一目了然的效果。

(二)黑猩猩馆的景观植物配置分析

黑猩猩馆的室内外植物配置主要问题是没特点、没色调、无人打理这些问题,这个现象在武汉动物园所有场馆随处可见。而且由于植物配置的不当导致场馆被很多巨大的乔木给挡住,使景区的入口、出口、建筑均不明显,使游客不容易发现景区,游客进入景区后不容易离开景区,所以整个场馆植被的选择出现了严重的误区。

(三)黑猩猩馆的室内空间分析

黑猩猩馆内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空间利用率不足,动线不合理,黑猩猩的生活环境简陋这几点上,导致放置的交互设施全部关闭或者是年久失修变成了摆设而废弃。由于没有针对黑猩猩的原始生态环境及生活习性进行合理的设计,对于黑猩猩而言居住的环境过于僵硬、沉闷,导致了黑猩猩没有良好的活动空间和舒适的栖息场所,久而久之失去了野性,健康状况也是每况愈下,这样的方式是及其不正确的。场馆内部的问题还有空间利用率不足,动线不合理。在室内设计的时候对空间的动线没有考虑周全,对现今其他优秀的动物园场馆来说分区过于简单,导致了场馆内大部分地区都是空置、不利于,这样无疑是浪费了很多交互的可能,并且在动物的展览方式上,也要有更加合理并生态的方式,不能全部统一用铁笼式展览。

三、黑猩猩馆生态环境改造的设计构思

对于黑猩猩馆的生态环境改造中,应该做到分析猩猩的生态习性,科学技术的有效利用等方面。

(一)针对黑猩猩的生活习性进行生态环境改造

在生态环境改造的同时不仅要考虑黑猩猩的基本需求,更应该考虑的是黑猩猩的生活习性,要做到黑猩猩的生活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重现,让黑猩猩的生活环境达到舒适、安心、自然,使所设计的生态环境存在和谐相处的现象。

黑猩猩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向西分布到几内亚,主要栖息地为低地和山区的热带雨林,那里拥有广阔的树林,雨林内除了腐殖土层和落叶外基本是纯土壤层,林下有充足的空间方便黑猩猩们活动。以往非洲赤道区都可看到它们的身影,数量大概有一百万到两百万只,由于近年来人类的影响,栖息地日渐缩小,它们的数量正以惊人的数量减少,现在全球仅存十万只左右,被列入了濒临灭绝的动物。黑猩猩喜欢攀爬、跳跃,并且乐于生活环境不断的改变,场馆的宽阔性正好能满足它们的需求。在黑猩猩馆改造时,要根据黑猩猩的生活习性和原产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改善黑猩猩馆内馆和黑猩猩室外活动区的绿化环境,最大程度的还原黑猩猩的原始生活状态是至关重要的。黑猩猩晚上睡觉时用树叶做窝,而且每天晚上都要做新窝,所以在为猩猩们提供休息场所的时候,应选择接近树叶的材料,让它们提高对环境的归属感,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在黑猩猩场馆里的生态环境,如果采用传统的混凝土地面,方便清洁但无法为动物提供愉快地触摸认知的机会,而且外观看起来很工业化,所以采用生态地面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能提供舒适、可变的生活环境。由于猩猩是白日活动的森林动物,一天中很多的时间是花在寻找食物中,所以应该尽可能地种植它们喜爱的庄稼、树木、野芹、水果及蓟类植物,使它们在生活环境中不停地走动、觅食,这样既能对其觅食难度进行了提高,又尽可能的表现出它们自然的生活行为。

(二)利用科学技术进行生态环境改造设计

1.节能设计

在为黑猩猩馆改造的同时要兼顾其建筑节能型建筑,主体建筑材料应采用多孔砖、空心砖等节能型材料。为使整个建筑拥有更好的自然采光与通风,主楼南面则划分为黑猩猩的户外活动场地,这样不仅为黑猩猩提供了娱乐的空间,并能很好的为整个室内空间提供遮荫和保温。设计时大多数窗户选择能开关的,这样能调节室内温度及通风。

在室外景观照明中,为避免光污染,照明的亮度不宜过高。室内照明主要以仿日光灯设备进行照明,根据室内环境的绿化内容来布灯, 让灯光的照射融于自然环境中,创造出生态节能的动物园场馆环境,使之成为较强的自然生态氛围。

2.环境保护

首先,对黑猩猩馆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按照动物园动物垃圾相应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其次,在靠近黑猩猩馆的附近设计一处小型的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对周边动物产生的污水预处理, 之后再排入动物园污水集中处理池进行消毒、排放。最后,利用雨水收集系统为黑猩猩室外活动区进行优化设计,同时要注意地面径流的雨水与污水管分流,以免污染水体。

3.暖通设计

由于黑猩猩的原始生活环境的温度达到 25℃~28℃,考虑到武汉地区夏季高温、冬季寒冷为了黑猩猩的生存需要, 馆内必须四季恒温,所以必须利用隐秘式的中央空调进行控温。通风方式采用自然排风, 同时在黑猩猩场馆的游客区和黑猩猩居住区安装排气扇, 保持空气流通,并且定时开放室内的窗户为室内通风。

4.智能化设施和新材料

黑猩猩馆室内展示区和室外展示区必须设置监控设备, 有利于满足对黑猩猩日常的科学调研,并且能为黑猩猩的安全及逃逸做出防备。黑猩猩馆展示区中设置了雨水收集循环系统,并安置了定时音乐播放系统, 黑猩猩可以一边在池边玩耍一边享受着舒适的音乐。在黑猩猩的生活区内种植了黑猩猩喜爱的食物使其进行自主觅食,以加强黑猩猩主动意识行为。另外,在黑猩猩的活动区中安装了动物玩具,如树桩、吊索等,这些玩具可以丰富黑猩猩的日常活动并提供了改善黑猩猩心情的方式。

黑猩猩馆设计中,在室内外展示区必须使用的双层钢化玻璃为参观玻璃,它的优点是强度高,视线好,为游客的安全得到保障。室内展示区地面利用树脂材料进行铺装,视觉感受好,容易清洁,并且地面温度也不会太低。

(三)黑猩猩馆的空间布局

在遵循原有建筑布局的同时,要让建筑变得更加有主题性和分辨性,建筑整体的布局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空间布局上,要分为室内空间布局和室外空间布局,在室内的布局上,首先要注意的是把游客动线、饲养员动线及黑猩猩区的动线。在景观布局上,要考虑的不仅是游客的动线也要考虑黑猩猩的运输通道。

在室内布局的时候,要让游客的动线符合参观的路线及安全通道路线。而饲养员的动线主要考虑在照顾黑猩猩的流线上。在到达主楼前,游客会先穿过有丛林风格的木牌标示入口,进入一个开敞式的以黑猩猩为主题的科普区,以趣味图片和游客互动性传授知识方式,寓教于乐。游客在大体了解黑猩猩的基本情况后,再到达场馆的主楼的入口。

主楼室内布局分为两层。一层主要以游客区、黑猩猩内场馆和饲养员工作区为主,二楼则主要是以观赏在树间的黑猩猩提供观赏位置,以免黑猩猩栖息的过高导致一楼的游客看不到。

进门处的游客区,是以木为主要设计元素,内设有咖啡区、信息咨询台和观察区等,整个场馆都通过电子设备向人们传达猴类的知识,并在墙上挂有海报供游客阅读。中间区域是黑猩猩的室内馆,紧密连接室外馆,游客在参观区直接透过玻璃观察到室外的样子,而且用玻璃来隔开游客与黑猩猩,让游客不喂食一些不健康的食物给黑猩猩,导致黑猩猩的健康出现问题。而且整个黑猩猩活动区的植物都是采用有果实的植物,这样让黑猩猩可以像在自然环境中寻找食物一样。

(四)黑猩猩馆的设计细节

由于黑猩猩是属于哺乳动物,并且其原始的生活环境是在树木上与陆地上亮着相互穿插进行。在为黑猩猩馆设计时,首先要扩大黑猩猩在场馆内的生活区域。由于考察了整个黑猩猩馆的原始区域,黑猩猩们自然生活的区域仅仅是在铁笼内部,面积大约80平方米,而且内部大约5米的高度,这样的面积对于黑猩猩这种好动、活泼的动物实在是过于狭小,所以要把黑猩猩的自然生活区域由原来的约80平方米方形铁笼,扩展到150平方米且有高低落差的生态展区。其次要把整个内部环境设计成丛林的感觉,让黑猩猩内部感到舒适和安逸。另外配备有流水池,使黑猩猩能在其中休息、娱乐,夏日还能起到降温的作用。

在内部的铺装上,地面采用的是室外景观石材,墙面的装饰采用的是最简单的木条进行竖条铺装,其木条选用的是木龙骨,这种材料在样貌与修整过后的木材不一样,表面粗糙,为了防止挂上游客,在表面缠绕一圈涂上了绿色染料的麻绳,这样能让森林的样子最大限度的还原并且不会伤害游客。在顶面的设计同样使用的是木龙骨,不过并不会缠绕麻绳作为装饰,而是运用仿真的攀爬植物进行装饰,重现原有的森林样式。最后室内硬装效果会达到头顶是树,身边是木,地上是石的效果。

四、生态黑猩猩馆的创新点

以“动物的动物园”为原则,把环境放入优先原则,引入“生态动物园”的概念,满足动物、游客、管理员之间的各种功能需求。

在为黑猩猩馆设计时要满足黑猩猩、饲养员、游客、环境的相互融合。对于黑猩猩,务必提供一个最大限度还原的生活环境并且不单是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的室内外场馆。设计时要有多层次的空间和互动性强的日常生活设施来满足黑猩猩的自然习性。对于饲养员,要做到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使饲养员能更好的饲养黑猩猩、照料黑猩猩,引导游客和为游客传授各类相关知识。对于游客,不仅让他们对黑猩猩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有所了解,还要让他们以游玩的方式去学习这些,了解这些。对于环境,设计中必须考虑到节能、环保、低污染的材料,更加有效的使用自然资源,并放置互动类设施。

五、总结

黑猩猩馆的生态环境设计不单单的只是做展馆的建筑、景观、公共设施、室内设计等,而是要进一步建设更加智能和交互的全新动物场馆。与此同时,也会让游客与工作管理人员进行互动,使场馆的环境得到更加长久的使用。对于武汉动物园其他场馆而言,同样也需要这样的全面的生态环境改造,使其生态环境得以全面的升级。

参考文献:

[1]唐乐.长沙生态动物园环境提质改造设计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2]周璐.城市动物园生态展示区设计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9.

[3]甘卫华. 城市动物园的生态设计[J].科技视界,2012,12:267-268.

[4]唐乐,周舟,甘德欣. 生态动物园设计的核心理念与发展方向[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S2:79-82.

[5]陆海根. 杭州动物园改造规划与建设研究[D].浙江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动线黑猩猩动物园
被隔离的黑猩猩
住在动物园里的“闪电”
摆摊后,一个喷嚏两个亿
你的新年flag是什么?
你的动线在哪里?
动线思想下的商业导视系统设计研究
商业客流定位数据的动线提取方法
黑猩猩拥抱救命恩人
倭黑猩猩也会出现老花眼
我家的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