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办好“(博物馆)馆际交流”,走好“联姻之路”

2018-01-27唐山博物馆063000

大众文艺 2018年9期
关键词:受众博物馆交流

周 男 (唐山博物馆 063000)

世界各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及档案馆兴起于上世纪末期,它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到目前为止,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如何使各个馆之间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还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我国于2015年颁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倡要以文化共享为原则,将全面统筹、各司其职、责任明确、优化配置资源作为指导思想,重视人才的作用,从而提高博物馆的总体效益。这就为各个博物馆的互动交流指明了方向。

一、博物馆馆际交流的重要性

(一)博物馆间的交流合作有助于全面构建文化服务体系

博物馆是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很好的彰显社会主义的文化底蕴,各个馆之间只有不断增加互动交流,才能够搭建起全面互通的文化网络,建立起市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体系,有助于全面落实公共文化建设,促进公共文化的协调发展,为社会创造出适宜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二)博物馆间的交流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博物馆的蓬勃发展,也是文化体制改革不能忽略的环节

我国目前博物馆的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不能忽略的。突出表现在不能为受众提供完善的服务,导致了博物馆的知名度普遍不高,也缺乏应有的专业性。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各个博物馆必须实现联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整个博物馆的整体水平。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够突破各馆文化的限制,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可忽视的话题。

(三)博物馆间的交流合作能满足受众提升精神文化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受众对公共文化的效能和形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普遍注重公共文化的内容、质量、主题和形式,那些能够引领时尚、反应现实生活、新颖的、健康的、能够凸显地域特征的优秀文化作品才能够捕获他们的眼球,对传承文化的公共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更青睐于设施优良、交通便捷、空间开阔的公共文化场所,期待着文化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指导意义,从而激发受众的创造热情,满足群众的需求,使公共文化实现繁荣昌盛的良好局面。

二、如何实现各个博物馆的交流互动

(一)健全各种制度法规,从而指导各个博物馆之间的互动交流

这就要充分调动政府的职能,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出台的步伐,除此之外,必须有专门的制度保障博物馆之间的健康交流,用详细的条例规范为博物馆的团结协作提供保障。

(二)积极构建博物馆间交流互动的平台

以现在的电子网络为依托,为各个博物馆的交流互动提供一个平台系统,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建立健全公共数字文化系统,建立分散的资源库群,积极调动各个地方的力量整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开发出独具特色的电子文化产品,并对数字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机会与优势,做好数据的采集、分析和保存工作,在智能社区为受众提供全面的服务。可以建立全国文化信息共享资源框架,与相应的网站进行连接,并与成熟的网络系统进行合作,从而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检索、下载和学习功能,促进受众之间、受众与媒体之间的互通,用网络搭建起博物馆之间交流的桥梁,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博物馆的利用率,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各个博物馆的功能,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博物馆之间还可以扬长避短,互通有无。

通过文化交流网站的设立,可以实现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的文化资源整合,可以将行业联盟作为主要形式,在博物馆间加强合作,推动公共文化的融汇贯通,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的文化体验,增加公共文化巡演的机会,促进各种文化的交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采取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合作宗旨,充分利用发达地区的文化服务网络,建立起本区域的文化共同体,为博物馆的交流合作开辟新的路径。可以将文化遗产保护、公共设施整合、数字化网络建设作为博物馆合作的突破口,将各个博物馆的特色进行提炼,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圈。也可以每个博物馆各拿出有特色的团队、作品等进行演出,努力做好这方面的推广工作,江苏吴江的区域文化联动是这方面成功的案例。

除此之外,还必须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建立起相应的平台系统,陕西省文化厅搭建的十二间展馆,很好的展现了全省各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台湾也举行了博物馆之间的联谊活动,向游客及本地居民展示了本土文化。所以有必要将这种活动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上全面铺开,对进一步保护文化遗产、推广文化艺术、展示文化风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都是有重要意义的,习近平总书记也说,必须充分发挥出禁宫中的文化、大地上的遗产和古籍中文化的力量。

(三)建立健全博物馆间合作的长效机制,使馆间的合作有序开展

为了使博物馆能够实现有序的合作,必须建立健全人员培训和流动机制,为人才提供交流沟通的机会,可以定期举办技能大赛和征文活动,分享借鉴有益的资源和经验,各馆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借调、采访等。

博物馆间可以加强对话,让各个博物馆的精英人士就博物馆的发展进行研究讨论,注重实效,各馆之间畅所欲言,共同交流。

博物馆间还必须加强团结协作,走公共创新的发展之路,将受众的需求放在首位,互相取长补短,从而创建出新的公共文化的运行机制、管理机制和改革机制。

三、结语

博物馆的发展已经进入到蓬勃兴起的时期,博物馆间的团结协作是公共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博物馆人必须有精益求精、团结协作、锐意开拓、不断进取的精神,不断进行开拓、创新,才能够为受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后人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博物馆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天沛. 博物馆展览交流迎来运行新模式[N].中国文物报,2015-05-15(003).

[2]范胜丽. 浅谈信息传播技术在博物馆交流展览工作中的运用[A]..耕耘录:吉林省博物院学术文集2012-2013[C],2014:3.

[3]刘广堂. 大连现代博物馆:交流展览助推业务建设[N]. 中国文物报,2013-04-17(008).

[4]范胜丽.浅谈信息化技术在博物馆交流展览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01):237.

[5]王舒羽. 博物馆交流展中文物点交的规范化刍议[A].耕耘录:吉林省博物院学术文集2010-2011[C],2012:3.

[6]欧艳.博物馆与学校的交流沟通[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81-84.

猜你喜欢

受众博物馆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博物馆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露天博物馆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