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超长混凝土施工管理重点

2018-01-26王守宇

卷宗 2018年36期
关键词:注意事项施工管理

王守宇

摘 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大力发展,超长混凝土的使用呈现了较大的应用市场,其质量和安全性能更是大大的加速了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超长混凝土的施工管理为研究对象,浅析工程概况及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进而促进了超长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升和整个建筑市场的施工管理提升,推动建筑行业长远、稳定发展。

关键词:超长混凝土;施工管理;注意事项

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改变的直接体现,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带给人类的物质条件,大跨度、超长混凝土结构受到了人类的青睐。但是,在超长混凝土的发展与施工中,因各种外界条件的改变致使其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了一定的问题,同时,超长混凝土施工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重点施工工艺,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质量稳定性和建设安全性。因此,针对整个建筑的超长混凝土施工工艺,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与管理措施,以保障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展。

1 超长混凝土的基本概况

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推动了城市建筑的不断发展,进而出现了大量的综合性建设项目,超大面积、超长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业越来越多。但是,在超长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是相关单位及人员都关注的重点问题。

超长混凝土结构是一种超长的预应力的混凝土结构,其作为混凝土结构体系中的一员,同样需要受到各种静、动力荷载的影响。但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结构的平面尺度过大,极易导致混凝土发生热膨胀、收缩和徐变等效应,极大程度的影响了结构的受力形态和使用性能,主要表现有建筑工程中的建筑物的桥、梁、板等盖体结构等因温度差异、收缩性能等而发生的非荷载作用的受拉开裂现象,继而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通过在超长结构中加入预应力作用,不仅有助于改善结构在竖向荷载下的使用性能,有效提高构件的抗裂能力;同时还能将混凝土结构形成的桥、梁、板等结构中建立一定的预压力,进而有效抵抗因温度变化、收缩变化及徐变作用等引起的拉力变化,有效保护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价值。

2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山东潍坊市境内,是有利于人们健康的医疗安全健康中心,包含了一定数量的门诊、病房和实验室。在该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其地下部分主要采用整体连接不设永久缝技术,采用超长混凝土结构,分别从设计、材料、施工及养护等各方面分别采取适当的裂缝控制措施,在相关规定及技术标准的要求下,充分考虑和设计了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抗裂能力,成功体现了超长混凝土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

3 超长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的重要性

3.1 环境卫生方面的重要性

本工程作为一项医疗卫生工程,必须得到足够的环境卫生保证。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却出现了严重的环境卫生问题,主要有为超长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因配料、搅拌、转移及浇筑的过程中,因操作的失误或不规范引发了超长混凝土不同程度的浪费,破坏了施工现场环境,增加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受到外界温度和搅拌温度等的影响,超长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收缩和徐变效应,影响了超长混凝土的质量;在浇筑的过程中,由于土体表面的水分的影响,超长混凝土极易发生变化,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建筑安全[1]。

3.2 工程质量方面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当中,质量需求是放在重要位置的,良好的建筑质量是推动建筑行业继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质量保证是整个建筑的关键指标。超长混凝土的使用,有效的提升了建筑质量,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对超长混凝土的有效管理,则有可能造成施工现场的混乱,严重的将影响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

3.3 施工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本工程是一项服务性的工程,涉及到的施工人员、服务人员和社会人员相对较多,其安全性能则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同时,只要是工程,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安全隱患,只有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才有可能将安全风险降低或消除,才有可能减少安全隐患的存在几率,才有可能降低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条件、天气变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大大增加了超长混凝土的使用安全问题的发生几率。因此,必须采取适宜的有效的管理措施,利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促使超长混凝土现场施工得到成功管理,进而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2]。

4 建议采取的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4.1 建立和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随着各项建筑工程的逐步开展,建立和完善一套适宜自身发展的施工管理制度是建筑企业的必经之路。因此,在超长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必须针对施工图纸进行相应的材料选择、施工方案和施工步骤的确定;必须针对材料的属性进行科学的配比,以发挥该材料的特有价值;必须针对材料的施工工艺进行合理的操作安排,以降低该材料的成本[3]。因此,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是提升建筑质量的基本保障,是完善建筑行业规定的重要基础。

4.2 重视现场施工环境管理,保障材料安全

针对建筑现场的施工环境的复杂情况可以知道,全方位的环境管理是保障建设施工安全的基础。因此,针对施工环境,采取适宜的措施进行环境控制是一项重要管理措施。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环境卫生管理指标,促进现场施工环境得到保证,尤其是超长混凝土施工的相关环境;2)结合信息化技术,实现环境卫生的相互监管,提升现场施工管理的综合水平,确保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3)落实施工材料安全,重视材料的入场、施工和出场,保证材料质量安全;4)重视施工工艺,关注超长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包括配比、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和养护;5)建立安全管理与环境卫生制度,加强参与,推动建设,消除隐患。

4.3 加强施工工艺管理,提升施工质量

在超长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主要包括了配比、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和养护等几个关键步骤,因此针对以上步骤建立严格的工艺管理是保障施工安全的基础。建议采取的施工管理措施如下:1)配比。针对配比材料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自身属性和融合属性,避免配料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2)搅拌。在施工材料的搅拌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缓慢匀速,避免受力不均引发超长混凝土的材质变化和属性破坏;3)运输。本工程中主要是地下室的建设,可采用手推车,运输时需保持匀速,避免改变超长混凝土的均匀性、流动性,避免引发超长混凝土出现砂浆流失和离析现象;4)浇筑。在浇筑前,应检查后浇带和膨胀带,浇筑时应连续、匀速,并及时清除多余水分,特殊气候应进行覆盖保护;同时温度应控制在50℃,浇筑温差不大于25℃,降温不大于2℃/天,与大气温差不大于20℃;5)振捣。在振捣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快插慢拔,插点位置均匀,避免漏插,减少气泡、下沉、泛浆,促使发挥超长混凝土的最大密实度和均匀度;6)养护。养护工作是超长混凝土施工中的重点工作,浇筑完成后应覆盖加湿养护,养护时长不少于14天,板式构件可常温施工,配合麻袋覆盖和晒水保湿等养护措施。

5 结束语

在该建筑工程中,超长混凝土的使用提升了建筑的整体质量,同时配合一定的施工管理措施,更是大大提升了工程进度与施工安全。超长混凝土在本工程中的使用,大大提升了材料的抗裂性能,实现了材料的经济价值,推动了建材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琦,张洪轩,黄丹.环境卫生现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探讨[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8,17(03):478-480.

[2]王正好.浅析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施工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39):178-179.

[3]马丽霞.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2):201-202.

猜你喜欢

注意事项施工管理
夏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练肌肉的注意事项
回到学校的注意事项
请四大名著的作者吃饭,有哪些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