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疆焉耆县对“花儿”传承保护工作的调查

2018-01-26张弫贾娜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传承保护调查花儿

张弫+贾娜

摘 要:新疆焉耆县是“花儿”的故乡,“花儿”文化源远流长。多年来,焉耆县认真开展新疆“花儿”的傳承保护工作,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花儿”这种具有浓郁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被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和传唱,已经成为具有焉耆特色的文化名片。在本文中,笔者力图对焉耆县关于“花儿”传承和保护工作状况作一个客观的梳理。

关键词:焉耆县 花儿 传承保护 调查

焉耆回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焉耆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下辖自治县。焉耆县是一个以农为主、农林牧并举的农业县。全县行政总面积2570.88平方公里,辖4乡4镇3个国营农牧场,45个行政村,215个村民小组。县域总人口17万人(截至2016年统计数据),有回、汉、维、蒙等29个民族。焉耆县是一个多元民族文化交汇、碰撞和交融的地方,它具有多民族、多文化的独特文化特质。焉耆回族在与兄弟民族长期相处的过程中,由于相互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在共同推进中华文化艺术发展的同时,也保持和发展了本民族独具特色的焉耆“花儿”文化,丰富了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在本文中,笔者通过调研,力图对焉耆县关于“花儿”传承和保护工作状况作一个客观的梳理。[1]

一、保护规划工作实施现状

焉耆是回族自治县,焉耆县的回族“花儿”文化源远流长。自2007年“花儿”被自治区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来,焉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隶属于焉耆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认真开展了新疆“花儿”的传承保护工作,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花儿”这具有浓郁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被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和传唱,已经成为具有焉耆特色的文化名片。[2]

1.领导重视、群众参与、资金到位

新疆回族“花儿”在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焉耆县积极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花儿”的传承人、曲库及传唱的方式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更加高度重视保护传承回族“花儿”工作,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花儿”传承中心,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实施方案》、《传承人管理办法》,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参与、密切配合传承保护中心,开展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各项活动。县委、县人民政府对保护和传承“新疆花儿”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对普查经费、活动经费、传承经费、培训经费等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3]

“新疆花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焉耆县制定了“花儿”传承保护发展的办法,截至2017年10月,焉耆县聘请了11名传承人,其中自治区级传承人1名,县级传承人11名,自治区级传承人享受3600元/年的传承经费,县级传承人享受2000元/年的传承经费,县级传承人的传承经费由焉耆县地方财政承担。

2.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

截至2017年10月,焉耆县已成功举办了十届“花儿”艺术节;八届“花儿”演唱会;连续举办了九年“花儿”大舞台活动,年演出场次近150场;成功举办了五次“花儿”培训班。这些活动让焉耆县“花儿”传承人、“花儿”曲库、“花儿”传唱方式都有了丰富和发展,为“花儿”传承人搭建了展示才华和传承“花儿”的平台。

(1)成功举办了十届“花儿”艺术节

焉耆县“花儿”艺术节每两年举办一次,各乡镇党委在广场上围绕“花儿”的主题举办一场晚会,一届演出20场次,14年间共举办140场专题晚会。在第九届(2014年)和第十届(2016年)艺术节上,焉耆县将艺术节的外延进行了拓展——用10天左右时间对本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民间手工艺品、民间艺人书画作品进行展示,活动期间每天的人流量达到上万人。“花儿”艺术节不仅给当地百姓提供了文化盛宴,同时是对本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有效尝试。

(2)成功举办了八届“花儿”演唱会

为使焉耆县“花儿”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同时为了调动民间艺人传唱“花儿”的积极性,使“花儿”歌手的演唱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发现和培养更多的“花儿”传承人,焉耆县每年都举办“花儿”演唱会。参赛选手从第一届的12名增加到第八届的50余名,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高涨,会唱“花儿”的人越来越多,焉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参赛选手中聘请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选手作为本县的“花儿”传承人,并颁发传承人证书。[4]

( 3)“花儿”大舞台已成为焉耆县文化名片

为了让“花儿”家喻户晓,焉耆县在文化广场开辟了 “花儿”一角,目前已经成功的举办了九年,每年演出近150场,培养了很多本土优秀的“花儿”民间艺人和传承人,由于舞台效应和观众的要求,将“花儿”一角已升级为“花儿”大舞台。

“花儿”大舞台将焉耆县的“花儿”传承人与“花儿”爱好者集中在一起,通过“花儿”歌唱、对唱、组合、舞蹈、群众参与等形式,吸引了许多群众观看,“花儿”大舞台的演员主要是本县的“花儿”传承人。为了提高传承人的技艺,焉耆县分别组织传承人参加伊犁州的“花儿”歌会,宁夏举办的全国西部民歌(花儿)会、青海的六六“花儿”会,捧回了金奖、银奖、铜奖的好成绩。

“花儿”大舞台一方面丰富和活跃了焉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为“花儿”的保护和传承搭建了平台。“花儿”大舞台的常规演出形成了广场文化靓丽的风景,也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好去处,为当地进一步丰富广场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出版发行《开都河流韵——新疆焉耆回族花儿精选》

《开都河流韵》经过广大文艺工作者近10年的辛勤耕耘,共收录了114首“花儿”歌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两种元素,激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充分发挥了“花儿”文化的教育、凝聚、鼓舞和引领作用。endprint

这部著作通过收集整理82首民间“花儿”歌曲和32首“花儿”风格创作歌曲,展示了焉耆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讴歌焉耆改革開放的丰硕成果。尤其是近年来创作的具有“花儿”元素的新歌曲,歌颂家乡、赞美家乡、反映家乡的新气象、新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焉耆美》、《请到焉耆来做客》、《焉耆是祖国的好地方》、《焉耆情》、《漫一曲花儿心里甜》等。《开都河流韵》的出版发行进一步丰富了焉耆县“花儿”曲库。

(5)对外文化交流活跃,艺术赛事成果丰硕

近几年,焉耆县特别注重“花儿”文化对外交流活动,该县已连续十年参加中国西部“花儿”歌会,西部五省“花儿”会等活动,“花儿”歌手们都能以良好的参赛状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如,2010年该县组团赴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等国进行交流演出,反响强烈。2011年4月在自治州举办的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该县组织参赛的“花儿”演唱取得了优秀组织奖与2个优秀节目奖。2014年9月,“首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在焉耆县举行,来自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的歌手共27人参加了此次盛会,此次活动为该县“花儿”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2015年5月,该县举办了“花儿——流淌在西北人民心里的歌”专题讲座,由青海省文化馆馆长颜宗成、青海作曲家六月荷花、青海歌手杨全绪讲课,参加人数130余人。同年焉耆县投入10余万资金,制作“花儿”音乐、服装、道具,花儿艺术团创编新颖的花儿舞蹈,分别两次赴青海文艺演出10场,在青海受到高度的赞誉。2015年6月-7月分别组织花儿歌手两次赴青海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2016年7月,该县选派2名歌手参加青海丝路花儿艺术节·第十三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2017年10月)中,该县选派参赛的5名歌手全部获奖,一举囊括比赛的所有奖项。

(6)抓培训、促提高,形成了一支业余的专业团队

近年来,焉耆县还经常组织“花儿”传承人到青海、宁夏、甘肃以及疆内各地进行“花儿”交流观摩学习,以提高传承人的综合素质。同时聘请国家舞协副主席李毓珊、甘肃省“花儿王”何庆祥等人到该县指导传承人,并和他们同台演出。为了更好的做好传承工作,焉耆县不定期的开展“花儿”演唱培训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等各类培训活动,提高了传承人的综合素质以及大众对“花儿”的兴趣。[5]

3.投入资金设立传承场所,培育“花儿”新人

焉耆县在人民广场搭建“花儿”大舞台,聘请“花儿”传承人演出,每年演出不少于150余场。为了更好地能培育和传承“花儿”,该县投入20余万元资金建立了“花儿”传承基地,“花儿”传承人经常性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花儿传承基地每天对外免费开放,游客们可以一边品焉耆小吃一边听动听的花儿歌曲,基地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文化。

通过几年的传承,“花儿”在焉耆县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比起以往有了很大的转变和提高。相关组织部门先后在焉耆县“花儿”文化之乡永宁镇举办了一次百人参加的“花儿”培训班,在焉耆县文体局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三期)、“花儿”演唱培训班(四期)、少儿“花儿”演唱培训班(两期)。

目前“花儿”已经走进了校园,进入到学校音乐教育范畴。如成立了“花儿”幼儿园;在县二小、县三中等5所学校举办了“花儿”演唱培训班,任课教师是该县优秀的“花儿”传承人,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在该县举办的“花儿”演唱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此外焉耆县将传承人传帮带的成绩作为传承人考评的重要依据,按照他们的实际培养学生的数量和质量,评选优秀传承人,并发放奖金。这些考核办法的激励,使该县“花儿”传唱有了更多的年轻的继承人。

二、个人的一点儿想法

焉耆县在“花儿”传承保护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是存在有不足之处,如:“花儿”传承过程中传承渠道和传承范围相对单一;“花儿”传承保护工作既没有专职的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也没有专门的独立的传承中心;传唱“花儿”的年轻传承人少等问题。当原生态的传承方式在现代遭遇了变迁的时候,如何在变迁中更加珍惜和保护“花儿”这一文化遗产,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重视并做好以下方面:

1.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

(1)增强“花儿”在旅游资源中的开发,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焉耆“花儿”。

(2)加大资金力度,建立“花儿”传承人的管理办法,对传承人要给予政策的支持,使这些传承人能够保证一定的生活来源,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花儿的传承与创作。

(3)对愿意了解和研究花儿的人们给予更大的空间,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保留和分析。利用奖励机制激励研究者的研究和考察。

(4)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探索对“花儿”进行生产性的保护,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不破坏“花儿”原生态感觉的前提下,带动旅游、餐饮和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也是为焉耆县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加大、加强教育传承的保护

在现代教育的前提下,要想保护和传承“花儿”这一文化遗产,就必须借助学校音乐教育来实现。

(1)将花儿说唱教学有计划的纳入学校音乐教学工作当中。让花儿传承人当作客座老师,经常进入课堂给学生教唱花儿。

(2)开设校本课程,把焉耆的文化、焉耆花儿的发展历史、特色教授给学生。[6]

(3)编写“花儿”乡土教材或校本教材,加强音乐教师关于民间传统音乐的培训,并完善监督机制。

(4)学校应为学生尽量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并进行鼓励措施,激励学生学习“花儿”的热情。

结语

笔者相信,焉耆“花儿”根植于民众土壤之中,直接反映焉耆人民的心声,表露焉耆人民的真情,它不会像某些流行歌曲那样稍纵即逝。焉耆“花儿”的传承在国家重视文化发展的今天是乐观的,因为民间传统音乐的传承是生命传承,民间传统音乐的生命是顽强的。通过采取一系列对焉耆“花儿”的保护、传承、发展的措施和办法,焉耆“花儿”这个在焉耆县最具典型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通过歌舞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来丰富和陶冶人们道德情操,反映出焉耆人民的精神风貌,成为新疆多元文化中一个极富特色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焉耆回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焉耆回族自治县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

[2]朱华.关于新疆焉耆花儿的调查报告[J].华章,2009,(1).

[3]马书海.开都河流韵[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1.

[4]剡自勉.试论花儿的生命传承——以新疆焉耆花儿为例[J].克拉玛依学刊,2012,(6).

[5]剡自勉.民族文化视域中的新疆花儿略论——以焉耆花儿为例[J].实事求是,2013,(3).

[6]马巧梅.新疆焉耆回族花儿的传承现状[J].才智,2013,(10).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承保护调查花儿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性及传承发展探析
民间组织在粤剧传承保护中的作用分析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古村镇调查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
春天的花儿
把“花儿”留下
《花儿与少年》的搞笑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