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探析

2018-01-26杜彩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生石灰新课标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在教学中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以教材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要想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课堂教学必定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课堂教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

教学方式的转变首先要具有明确的方向,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做到: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让学生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讓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老舍的《养花》一文时,可以抓住老舍先生养花所付出的劳动这一段落,着力渗透“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一富有人文内涵的思想内容。课上引导学生夸夸班上热爱劳动的同学,并倡导组织学生进行公益劳动,家务劳动,自己也学养花等实践活动。这样也就使学生懂得了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道理,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又如:教学古诗《石灰吟》,课前准备好几块生石灰和盛有清水的脸盆,让学生在课堂上把生石灰放进脸盆,亲眼目睹生石灰的变化过程。学生对坚硬的生石灰在水中沸腾,翻滚,最终踪影皆无,只留下清白一片的变化过程惊叹不已。可想而知,此时教师不用讲解,学生也已深入感悟到石灰不怕牺牲的品格,清清白白的形象,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并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2.善于发掘学生的自悟能力

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曾经尝试运用过“小组互动探究四步法”,也就是:1.读——读喜爱的语段;2.说——说探究的内容;3.问——问不懂的问题;4.帮——帮助解决疑难。此外,对于一些趣味性的课文,比如本册语文教材中的剧本《半截蜡烛》,相声《打电话》等,我都是让学生自学。然后全班交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把课文内容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并在班上分别展示,评选出学生们认可的最佳表演小组。学生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体会到了作品要教给他们的东西。从中也体会到了小组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自豪感。

二、注重课堂展示的精当

课堂展示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进行自学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在课堂中,只有通过“点”“导”的技巧与艺术,才能体现出高效课堂的理念及价值。但展示时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三、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发现的学习方法,使我们的教学逐步与新课程的要求相吻合。

作者简介

杜彩红,女,1979年3月6日。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石灰新课标教学方式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生石灰调理土壤需慎重
消毒巧用生石灰
生石灰在水产养殖中的科学使用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巧用生石灰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