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宋词蕴含的美学价值

2018-01-26乔蕾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宋词意向美学

乔蕾

摘 要:继唐诗过后,宋词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文学形式屹立于中华文学史上,并且取得与唐诗齐名的崇高地位。宋词以其含蓄的意境,淡雅的语言,圆润的韵律,美好的意象,成为我国文学阶段的一个高峰,蕴含了无穷无尽的美感,这种美,能够唤醒人的灵魂,引发人的思考,去追求与体味其中的美学。本文从宋词的美学意象入手,分析宋词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宋词 意向 美学

一、宋词美学概说

无论哪个朝代,文学都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战国时期有楚辞,唐代唐诗,宋代则有宋词。在笔者看来,比起其他文学形式,宋词更具有韵味和美学价值,这来源于宋代特定的环境。宋代的词人,无不经历了国家从兴而亡的过程,江河日下,大势已去,无论是才子还是佳人,笔下的词都摆脱不掉时代的烙印,无法洗去时间的尘埃。由此可见,“悲天悯国”是宋词的一大特征。宋词,少了唐诗的雄壮,多了一份红袖添香,少了楚辞的悲戚,多了一份报国热情。家国之爱,亡国之痛,爱恨情仇全都交织成一个情字,深深融入到词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意蕴与审美。[1]

二、宋词蕴含美学的意象

1.月意向

月的意象向来不是陌生的,历朝历代,写月的诗句数不胜数,然而宋词却能与之达到完美结合,步入更高的境界。宋词中有很多借月抒情的句子,经笔者整理分析,月的意象在宋词中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别。其一,整首词为月亮而作,把月亮当作吟诵的对象,其二,月的意象只占全词的一小部分,作为点缀。前者典型的例子是东坡的《水调歌头》,上片写对月饮酒,想象奇特,意境空灵,抒发了词人对人间的热爱。下片对月怀人,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后者的典型例子是柳永的《雨霖铃》,一句“杨柳岸晓风残月”,将整首词的美深化到高潮阶段。[2]

2.梧桐意象

梧桐向来备受宋代词人的青睐。在词人看来,梧桐是一种高大而安静的存在,它“专情”,却“孤寂”,总是受人“冷落”。因此,梧桐的出现,总是伴随着词人落寞与哀愁的情绪。把梧桐意象写至出神入化之境地的词人莫过于南唐后主李煜。一首《相见欢》,一句“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写碎了多少人的心。此诗为李煜亡国后所作,梧桐意象被赋予冷落凄清的色彩。西楼见残月,月影照梧桐,寂寞的不是树,而是人。此外,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一首《声声慢》,也把梧桐的孤寂意象表现的淋漓尽致。“梧桐更兼细雨”,通过残秋景物的衬托,描述了词人家破人亡、饱经战乱的忧伤和无奈,零落的景色更是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3. 黄昏意象

黄昏意象亦是宋代词人喜爱的意象之一。在词人心里,黄昏意味着生命和时间的终结,象征着离愁,意味着死亡,成为词人借景抒情的一种媒介物。人的哀愁和伤逝一旦进入黄昏时刻,仿佛更加增添了悲剧的色彩。每到日落时分,词人们对日而思,想到的是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流逝,一种“物哀”之情涌上心头。在众多词人眼中,落日是多情而无情的,这种意象与死亡和恐惧是分不开的。依旧是柳永的《雨霖铃》,一句“暮霭沉沉楚天阔”,以及《兰陵芳》中“斜阳冉冉春无极”,道出了夕阳依旧而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人去景存的惆怅和伤感。

三、宋词的美学价值

1.意境深远含蓄

宋词的一大美学价值在于它的意境。意境是词的灵魂。宋词在表达的情感和事物上,往往言浅情深,语轻意重。词人们青睐于用優美的意象,营造出含蓄而朦胧的意境。例如词人李清照《浣溪沙》中的“黄昏疏雨湿秋千”,写出了少女眼中秋千被黄昏吞没的孤寂感。《声声慢》一词,借酒、落花、晚风、梧桐等意象,把作者的孤独的意境表现到极致,柔肠尽断,凄厉愁惨。词人表达的不仅仅是简单的闺怨,更是自身的不幸遭遇与动荡的现实社会。再如苏轼的《卜算子》一词,人似鸿非鸿,以鸿拟人,寓意深刻,表现了诗人的高洁傲岸与遗世独立,整首词奠定了含蓄委婉的基调。

2.语言淡雅清疏

宋词的语言宛如小桥流水,淡雅清疏。词源于生活,来自民间,温婉又浅俗,抒情又达意,是词区别于诗的一大特点。社会在发展,文学在进步,词人的创作也在不断变化,为词注入了淡雅的美。由此,词不仅存续着通俗质朴的特点,亦增加了含蓄婉约的意蕴。如秦观的小令《鹊桥仙》,用朴质、婉转、流淌的语言表达浓厚、深沉的情感。《如梦令》中一句“沉醉不知归路”,把少女时代的李清照闲适的生活与青春的骚动表现的淋漓尽致。词是心灵之声的写照,词人的心灵总是受环境和命运带来的压力,这种压力反映在词作中,则是变化无常的世间万物,尤其是变化不定的自然景象。

3.音律圆润轻快

宋词的美学价值还体现在其音律上。宋词的音律圆润而轻快,如歌如梦。笔者认为,最能表现出宋词韵律和音律的一首词是李清照的《声声慢》。开篇十四个字,用连续的六组叠词组成,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又不像唐诗那样气势磅礴,细细品味,音律轻快而自然,带有一种天生的忧愁感。再如她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婉转动听,轻重相宜,令人回味无穷,道出了李清照的心声。海棠依旧绽放,却处于风雨飘摇之境地,这种描述,实则词人对自身处境的定位。

结语

宋词,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不败之花,以其朦胧的美,隽永的柔,向世人展现了语言的优美与文字的魅力。宋词的意象深刻而生动,意境幽深而含蓄,音律圆润而轻快,具有鲜明的审美特质,蕴含着不可估量的美学价值。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生,每每吟咏起宋词,无不被它独特的美质所吸引,一个个宁静而优美的文学场景涌上心头。词人笔下,皆是风景,宋词的美学价值,即使历经千年,也绽放出异彩。

参考文献

[1]敦煌曲子词中的“泪”意象[J]. 李娟.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03)

[2]此是有情痴:《世说新语》之“哭”[J]. 武卓斐.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宋词意向美学
宋词里的中秋月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半小时漫画宋词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半小时漫画宋词
品读宋词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纯白美学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