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型肝炎肝硬化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8-01-26徐治国梁艳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6期
关键词:恩替卡韦乙型肝炎肝硬化

徐治国+梁艳

【摘要】 目的:观察应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笔者所在医院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V-DNA、HBV-DNA下降值、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HBV-DNA轉阴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Bil、ALT、AST指标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HBV-DNA阴转率与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有利于抑制患者的病毒复制,对肝功能的改善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恩替卡韦; 治疗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6.0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6-0181-02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在我国有着比较高的发病率,其发病对患者的肝功能有较大的影响[1-2]。恩替卡韦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治疗中运用比较广泛,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从而使病情不再进一步恶化,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3-4]。本文通过对临床实际病例进行分析,探究乙型肝炎肝硬化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具体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共收治15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从中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乙型肝炎肝硬化诊断标准,且均有乙型肝炎家族史;(2)无药物过敏史患者。排除标准:(1)单纯性乙型肝炎患者;(2)妊娠期妇女;(3)伴有恶性脏器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样本选择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26~68岁,平均(52.2±4.1)岁;观察组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28~69岁,平均(48.2±1.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基础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治疗、利尿治疗、血浆治疗、蛋白支持、合理饮食干预、保肝退黄等基础治疗方式。

对照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治疗,患者口服拉米夫定(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481),100 mg/次,1次/d,持续48周[5]。治疗过程中注意检测患者的血清HBV-DNA、白蛋白、血胆红素等,在治疗后期观察患者HBV-DNA转阴率及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病毒的耐药性等。

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患者口服恩替卡韦(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64),0.5 mg/次,1次/d,持续48周,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HBV-DNA阴转率、白蛋白、血胆红素等方面分析其具体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HBV-DNA、HBV-DNA下降值、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HBV-DNA转阴率等[5]。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后24、48周,两组TBil、ALT、AST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观察组患者HBV-DNA下降值、ALB、PTA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Bil、ALT、AST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周,观察组患者HBV-DNA下降值、PTA、ALT、AST高于对照组患者,TBiL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白蛋白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HBV-DNA转阴率

对照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HBV-DNA的复制是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发展的主要威胁所在[6]。在临床治疗当中,一般都会尽可能地抑制HBV-DNA病毒的发展,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都属于一种核苷类似物[7-8]。恩替卡韦在进入细胞之后,可以在细胞内转化为三磷酸盐,与体内的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竞争性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可以有效地避免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9-11]。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观察组患者HBV-DNA下降值、ALB、PTA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Bil、ALT、AST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周,观察组患者HBV-DNA下降值、PTA、ALT、AST高于对照组患者,TBil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白蛋白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曾阿娟等[12]研究中,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治疗后48周患者的HBV-DNA下降值、白蛋白值、PTA值均优异于治疗前(P<0.05),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endprint

综上所述,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有利于抑制患者的病毒复制,对肝功能的改善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严,王江滨,徐杰,等.恩替卡韦治疗10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6周的疗效观察[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2):109-112.

[2]罗红彬,胡中伟,郭家伟,等.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48周疗效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9,12(2):121-123.

[3]祝卫东,陈良云,陈俊飞,等.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J].肝脏,2010,15(2):87-89.

[4]宋春霞,张伯鹏,李炎,等.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0,39(13):1726-1727.

[5]夏建萍,应豪.复方丹参片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及肝纤维化标志物影响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3):122-124.

[6]崔敬荣,李秀丽,高风至,等.恩替卡韦治疗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8w后血清补体C3、C4的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4):3856-3857.

[7]张晓红,吴元凯,曹红,等.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周围神经病3例[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20(9):707-708.

[8]侯山平,周鑫,金成益,等.恩替卡韦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改善的作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2404-2405.

[9]杨兆辉,刘丽萍,于建武,等.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短期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0,44(6):583-586.

[10]李纯平,邓丽宁,侯宏波,等.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1,10(3):211-212.

[11]窦爱华,徐斌.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三种抗病毒方案长期随访疗效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4):4097-4100.

[12]曾阿娟,丁惠国,刘玉兰,等.核苷(酸)类似物初始治疗对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毒学及并发症的影响: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15,35(2):80-85.

(收稿日期:2017-08-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恩替卡韦乙型肝炎肝硬化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分析
安络化纤丸对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评价
注射用核糖核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30例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临床意义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