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重症脑卒中197例抢救治疗体会

2018-01-26董国富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6期
关键词:效果

董国富

【摘要】 目的:探讨抢救治疗197例急性重症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抢救治疗的197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197例患者的抢救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7例患者经过抢救共有179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0.86%;其中缺血性急性重癥脑卒中95.74%,出血性急性重症脑卒中7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脑卒中虽然通过临床抢救可获得较高的抢救成功率,但仍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尤其是出血性急性重症脑卒中),因此及早防范并迅速抢救对降低该病症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急性重症脑卒中; 抢救治疗; 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6.08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6-0167-02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in rescue of 197 cases with severe cerebral apoplexy.Method:From January 2014 to March 2014,in our hospital salvage treatment of 197 cases of acute severe cerebral apoplexy patients were cho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study the salvage treatment,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the evaluation index.Result:By rescue of a total of 197 patients,179 cases of successful rescue and salvage success rate was 90.86%;acute severe ischemic cerebral apoplexy was 95.74%,severe acute hemorrhagic cerebral apoplexy was 78.57%,the comparison of two kinds of condition value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Although severe cerebral apoplexy through clinical rescue can obtain a higher success rate of rescue,but still has a very high mortality rate(especially severe acute hemorrhagic stroke),so the early prevention and rescue quickly to reduce the disease mortalit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function.

【Key words】 Severe cerebral apoplexy; Salvage treatment;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Wenshan Peoples Hospital,Wenshan 663000,China

急性重症脑卒中通常指发生急性脑卒中患者脑组织损伤较为严重的一种症状,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临床主要表现为出血性和缺血性重症脑卒中,其引发机理是当患者出现由于患者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性脑卒中)或因血管阻塞(缺血性脑卒中)而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使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状态而受到损伤,进而影响到患者的神经、躯体等功能[2-4]。已有研究表明,脑部组织的长期性缺血会导致脑部组织的迅速死亡而造成患者死亡,缩短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时间能有效提升救治结果[5]。因此对急性重症脑卒中进行迅速有效抢救对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进行本文内容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抢救治疗的197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5例,女76例;年龄47~76岁,平均(59.4±3.7)岁;患者均排除抢救治疗用药禁忌特征及肝肾及传染性疾病等,并均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抢救治疗方法确定 根据患者的病情检查情况及患者的病情史迅速进行病情分型(缺血性和出血性);并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病症发作前症状、有无感染等;根据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症状评估其气道功能等。并以此确定抢救治疗的具体方法。

1.2.2 常规抢救处理内容 (1)对患者行24 h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的体征(心率、血压、血氧浓度等),以便早期发现阵发性心房纤颤或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2)呼吸支持:对气道功能严重障碍或低氧血症患者给予如气管插管或切开进行呼吸支持,保持氧饱和度在95%以上。(3)体温控制:对因感染引起的体温升高患者行相应抗生素治疗,对非感染因素引起的体温上升(≥38 ℃)采用物理降温如冰帽冰毯等方式。(4)降压处理:对出现血压较高的患者(>220/120 mm Hg,无颅内高压或其他严重并发)进行降压治疗,但要防止降压过快。(5)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可以采用等渗性溶液补充患者的钾、钠含量,对低钾血症患者可采用口服氯化钾方式使血钾含量维持在2.7~3.5 mmol/L,对低钠血症患者要限制水的摄入,对高钠血症患者通过限制钠摄入及补充水分来稳定血钠含量。(6)对出现低血糖患者行葡萄糖治疗,使血糖值控制在7.7~10 mmol/L;对血糖值>11 mmol/L的给予胰岛素治疗使血糖值控制在8.3 mmol/L以下。(7)降低颅内压和脑水肿:急性特别是大面积脑梗死时可出现脑水肿,是发病后1周内死亡的常见原因。应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肾功能异常者可用甘油果糖等。endprint

1.2.3 对症抢救治疗方法 (1)静脉溶栓治疗:对患者自发做到抢救时间在4 h内的可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及尿激酶原(我国自行研发的溶栓新药)进行溶栓抢救治疗,注意给药剂量和溶栓时的速度,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血压控制在180/100 mm Hg以下),在起初的2 h内应每15 min检查一次,并及时记录,在随后6 h内可改为每30 min一次,在随后24 h内可改为每小时一次;定期监测皮下出血、穿刺点出血、口腔牙龈出血、便血、泌尿系统出血等出血症状,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定期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进行检查评估,在溶栓的前1 h每15 min进行1次,在随后的2 h改为每30 min一次,在随后的24 h内改为1次/h;对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如头痛、高血压、恶心、呕吐及其他异常情况的立即停止溶栓给药。(2)PCI介入治疗:对不适合采用静脉溶栓的患者(如后循环大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卒中等)及抢救时间超过4 h以上的可行动脉溶栓治疗或采用经PCI扩张术及取栓术等:采用PCI抢救时应避免送入导管伤及病症部位的血管壁伤(尤其是缺血性患者),避免因血管破裂而造成出血,要注意对穿刺部位的保护,避免穿刺部位出现出血渗血等情况。(3)脑出血治疗:对如高血压脑出血引起的可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按照患者的出血情况和病症等可选择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其目的是在清除淤血的同时可对出血部位进行治疗,以降低再次出血的发生率。(4)并发症治疗:对因急性重症脑卒中常伴的各类并发症应进行对症治疗,如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可采用药物或采取手术方法减压;对梗死后出血患者谨慎使用抗栓药物(尤其是抗凝药物)或溶栓药物;对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在止血后及时补充血容量以防止休克,对症状严重患者可行手术方法治疗等。

1.2.4 抢救护理 (1)密切监测患者心电图,并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血压控制在180/100 mm Hg以下),严密观察留置胃管、导尿管及动脉内测压管等的变化情况;对溶栓期间最可能出现的出血并发症应严格关注,如胃肠道、泌尿生殖道、腹膜后或颅内的出血等,以及心血管系统可能出现的异常如心律失常、血管再闭塞等需经常性检查。(2)患者发病的7 d内绝对需要卧床休息,严禁搬动,将脑出血患者的床头抬高15°;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急性期有脑水肿及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受累,严重缺血缺氧,即便对患者进行很轻微的搬动(如翻身也会增加机体耗氧量),都会加重缺氧,并对患者各系统造成损害,特别是呼吸循环系统,会导致心跳、呼吸骤停而引发死亡,所以患者发病的7 d内,应绝对卧床,不得搬动。7 d后可以开始翻身,根据患者的病情慢慢增加每天翻身的次数。(3)对其他如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骨骼/肌系统、过敏反应等加以观察,如发现病情加重或颅内压出现增高情况时应立即进行头颅CT检查。(4)对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肠道黏膜屏障有保护作用,严防细菌易位感染。对于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消耗相当大,单纯使用肠内营养,不会满足患者机體代谢的需要,所以需要运用肠内营养支持为主,肠外营养支持为辅的方法,提高患者机体抗感染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5)在患者病情控制稳定后即进行相应的心理和健康护理,保持患者平稳和积极配合治疗的心态等。

1.3 评价指标

将抢救成功率作为评价指标内容。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97例患者经过抢救共有179例进入后期康复治疗,总抢救成功率为90.86%。其中缺血性脑卒中为95.74%,出血性脑卒中为7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重症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6]。现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已成为我国中老年患者的重要死亡病因,也是患者残疾的首要原因[7]。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对急性重症脑卒中的抢救关键在于快速恢复向患者脑部组织正常供血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8]。目前对前者可采取如溶栓治疗或介入治疗的方法,但要获得理想的效果关键是尽早启动溶栓(尤其是静脉溶栓),缩短入院至用药时间,严格掌握溶栓适应证及禁忌证,及时应对并发症,但由于溶栓时间窗的限制,制约了溶栓率的提高,使许多患者失去最佳的抢救治疗时间[9-11]。在并发症的防治上要注意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急性重症脑卒中形成的并发症如脑水肿、脑卒中后出血等,另一方面是治疗时形成的并发症如因溶栓而使用的抗凝剂等形成新的出血症状等,需要在抢救时予以充分重视。

通过本研究得出,出血性急性重症脑卒中具有极高的死亡率,比缺血性危害更大,认为主要是由于患者脑部血管发生破裂后不但引起脑组织的损伤,同时可显著提高患者的颅内压,并可伤及神经系统等,从而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具有更高的死亡率[12]。

综上所述,通过对197例急性重症脑卒中的抢救,体会到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在抢救治疗时应迅速诊断以获得有效抢救时间,对症治疗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早预防以降低该疾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万雄,林琳.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7):59-61.

[2]曹娟岩.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0):309-310.

[3]李云婷.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3):135-136.

[4]谢晓川,饶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16,31(9):116-118.

[5]李云.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6,56(32):99-100.

[6]徐雅杰.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体会[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9):173-174.

[7]李宏.急性出血性脑卒中35例院前急救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0):112-114.

[8]蒋丽萍.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脑卒中急性期2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5,47(12):35-37.

[9]陈灵,任一兵.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体会[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3,28(4):339-341.

[10]于海波.急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压增高的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3):32-33.

[11]柴转英.急性脑卒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8):65-66.

[12]钟娥.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2):88-89.

(收稿日期:2017-08-09)endprint

猜你喜欢

效果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当上课忘了带笔……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小画匠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慢跑是有成果的
巧手DIY家用吊灯
事关裸体